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治咳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虽有多种,然无不关乎肺病。《素问·咳论》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之间、脏腑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生理固然,病理亦然。咳嗽虽然是肺系的病变,但其他脏腑在疾病过程中,都有可能影响到肺而致咳嗽,肺之咳...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肺系疾病中常见的病证,《素问·咳论篇》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肺者亦可致咳,咳嗽不止局限于肺,也不离乎肺。  相似文献   

3.
黄新 《河北中医》2002,24(11):854-855
中医整体护理是以现代观为指导 ,以中医护理程序为框架 ,针对不同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的需求 ,而提供的不同的最佳的个性化的护理。1 整体观与整体护理理论一致中医学“整体观”是开展中医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核心之一。它主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联系皮、肉、筋、骨、五官、九窍 ,共同完成人体的机能活动。病变时 ,脏腑功能失调 ,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 ,体表有病也会影响所属脏腑。心理上强调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与疾病健康的关系。社会上…  相似文献   

4.
《素问·咳论》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既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慢性咳嗽与气机失调有关,是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肃所致,故临床治咳不离治肺.然而,人体是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咳嗽虽由肺失宣肃所致,却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因此治咳重在治肺而不止于肺,必须审证求因,调理各相关脏腑,才能收到最佳疗效.夏以琳老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儿科临床与教学工作近40载,尤擅长治疗小儿肺系和脾系疾病,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抄方,现撷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常用药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丽丽 《河北中医》2008,30(3):264-265
小儿咳喘是儿科肺系疾病常见证候。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肺乃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皮毛,一旦感受外邪,则肺先受病。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及肺,引起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而致咳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63-66
《素问·咳论篇》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确了咳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肺癌患者虽病位在肺,但病邪久居不去,缠绵难愈,因此传变他脏,致使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而各脏气血逆乱,易可病传于肺,发为咳嗽,对后世医家治疗咳嗽有指导及启发意义。肺癌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咳嗽为肺癌的常见症状,其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较难控制的特点。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肺癌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于肺。治疗时,肺癌咳嗽不止局限于肺,应辨明肺癌咳嗽的病因病机,辨清肺癌咳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全面考虑,以骥从速治愈。  相似文献   

7.
人之疾病皆源于人体自身内在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这是刘完素病机观点的核心内容。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学说以"五运主病""六气主病"为纲领,但并不局限于运气学说五运六气的内涵,其中"五运"是五脏,"六气"不仅指一般的外感六淫,同时也是对内在脏腑之气的特点以及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症状特征概括。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学说虽然沿用了五运六气学说中天人相应观点,强调五脏六腑与天地相应,当脏腑发生虚实改变,可出现类似风、寒、湿、火、燥、热等属性的病证;但同时更强调人体脏腑自身之气变化的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脏腑自身之气各有其不同寒热之性,当脏腑自身之气盛衰变化时,也可出现清、温、燥、湿、热、寒等性质病证。脏腑本气的兴衰除了引起本脏的病变之外,还可以通过脏腑六气之间的相乘关系影响他脏而产生病变。  相似文献   

8.
试论咳嗽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咳嗽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从外因看,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都可以引起咳嗽;从内因看,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也都可以引起咳嗽.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与其他脏腑相关.但是六淫之中以风寒为多,也即张景岳所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脏腑功能失调之中虽以肺病为多,但也正如<素问·咳论>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中医临床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虽然病位在肺,但与全身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联系,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曾指出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失调都能引发咳嗽。如《素问·咳论》中有论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脾胃咳为内伤咳嗽中较为典型的疾病之一。《素问·举痛论》中又指出:"百病生于气也。"而脾胃咳就是众多气机失调所导致疾病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所以"脾胃咳"的治疗重在"调理气机"。故通过对脾胃咳病因病机的梳理,探讨其致病与脾胃以及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临床医案从"百病皆生于气"的角度对"脾胃咳"的证候分类、疾病转归、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对其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肺外治咳     
咳嗽 ,是肺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为肺气上逆所致。从肺治咳 ,是为常法 ,然而人体乃一有机整体 ,五脏六腑无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有密切联系 ,因此 ,其他脏腑的病变 ,也可影响到肺 ,使肺气上逆而化生咳嗽 ,不独肺脏的疾病而已。《素问·咳论篇》谓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为临证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肺外治咳之法 ,归纳如下。1 利咽止痒法临证所见 ,咳嗽之发作 ,常因气逆喉痒 ,喉痒则咳 ,察其咽喉常见红肿或干红 ,咽后壁滤泡增生 ,咽喉不利 ,红肿痒痛 ,每每诱发咳嗽。祖国医学认为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 ,外邪初受。非独外感 ,…  相似文献   

11.
周勇 《四川中医》2008,26(3):29-30
<素问·咳论篇>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肺系受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并以脏腑命名,分为五脏咳.临证治疗咳嗽,必须明辨脏腑,不能仅见咳止咳,见咳治肺.本文从肝咳辨治,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咳嗽是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的一种症状,多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之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故《素问.咳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记载,亦有《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之说。  相似文献   

13.
《素问·咳嗽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它揭示了古代医家对咳嗽一证的经典论述。由于脏腑之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各脏腑之病变均可累及肺脏使肺的宣肃、呼吸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对后世医家咳嗽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肺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祖国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14.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分外感、内伤两类,病位在肺,基本病机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同时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内干于肺,均可引发咳嗽.<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临床多年,确实发现咳嗽之证与肺及肝、脾、心、肾都有密切关系,因而辨证求因论治,取得满意效果.现就五脏咳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咳治验2则     
沈涛 《江苏中医药》2008,40(9):46-47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亦可累及肺,而出现咳嗽.<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多喉痒而咳,顽固难治者,在临床中用调肝之法其效甚佳,现将验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聚于胃,关于肺"论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39-440
咳嗽一证 ,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多种原因引起肺失宣肃致肺气上逆均可致咳。早在《素问·咳论篇》中即有对咳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症有详述 ,其概括性地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即咳虽为肺之本病 ,然究其源 ,非肺一脏之因 ,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 ,发展到一定阶段 ,均可影响肺之宣肃功能而作咳。《素问·咳论篇》在论述咳证之五脏六腑的分证及各自症状后 ,总结性提出“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之说 ,针对性地提出内伤咳嗽虽与其它脏腑相关 ,但终与肺胃关系密切 ,为后世在咳嗽一证的辨证、治疗上澄清了本源 ,理明了思路。咳嗽之…  相似文献   

17.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疾病观是针对咳嗽的总体阐论,体现了中医整体与局部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以五脏咳之肾咳为例,在梳理归纳总结古今文献基础上,阐发其历史沿革中的3种不同内涵,同时从肾令肺咳之机制和针药辨治两方面对“肾咳”进行深度剖析,认为除了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失调之外,经筋失养亦为肾咳重要病理基础;治疗上以针灸调整筋脉、调节经络之气,以药物促进精微物质生成和敷布,二者将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体现了《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疾病观念对疾病诊疗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德方 《河南中医》2001,21(3):30-3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生理功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脏腑功能逐渐衰退 ,正气日虚。此时 ,极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 ,气机逆乱而作喘。笔者受《素问·咳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的启发 ,结合临床实践 ,感悟到 :五脏六腑 ,皆能致喘 ,非独肺肾。现将五脏虚在老年虚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略述如下。1 五脏虚与喘1.1 肺虚  肺主气 ,司呼吸 ,宗气的生成与肺密切相关 ,宗气有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功。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人体通过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呼出体内的浊气 ,吐故纳新 ,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此即…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见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素问·咳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医学三字经》解释云:“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即是说肺脏本身有病,或其他脏腑有病累及于肺时,都可能发生咳嗽.  相似文献   

20.
试从《素问·咳论》谈临床治疗咳嗽的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咳论》篇为论咳嗽一病的最早记载,其内容阐述了咳嗽并非在肺一脏五脏六腑变皆能致咳,原文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列举了五脏六腑咳症的临床表现,实质上不外用脏腑分载咳嗽见症的差异,作为证候分类之方法是建筑在脏腑经络相互关联基础之上的,其特点既体现了祖国医学在咳嗽一病的辨证分类又反映了祖国医学从宏观角度认识脏腑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特色,是祖国医学学术体系的内涵。所以自《内经》以后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但其中一点值得探讨的是原文一面指出五脏六腑皆能致咳最后又归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