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量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近3年多来处理16例电切术后膀胱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均处理成功.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腔内的方法处理,前列腺术后出血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赵富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41-1942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量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多来处理19例电切术后膀胱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均处理成功。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腔内处理和开放性手术的方法处理,前列腺术后出血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 1 985年以来诊治的 2 1例前列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术后出血原因除外病人凝血机制异常等 ,前列腺供血动脉位置深在及手术操作不当是其主要原因。经全身支持、处理血块、髂内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等治疗 ,均康复出院。结论 前列腺术后大出血病人 ,在处理血块的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治疗 ,是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 ,术中正确处理也是预防术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原因,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9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15例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方面因素,15例患者经加大冲洗速度、牵引力度及膀胱镜下再次止血等处理后,止血效果理想.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及时准确处理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应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6.3±1.6)d、术中出血量为(118±28)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3.6±1.5)d,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为(98±2.3)%。术后并发症为1.7%,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血,1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痊愈。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并进行诊治观察,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20例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因素,20例患者经加大冲洗速度、牵引力度及膀胱镜下再次止血等处理后,止血效果理想。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及时准确处理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其术后效果.方法 对47例肾功能不全的BPH患者,经留置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尿液引流,在肾功能改善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本组持续尿液引流后,肾功能均有显著的恢复.所有病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及术后顺利.术后随访6月~2年,42例排尿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尿液引流为首选处理手段,肾功能恢复是手术的必要条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可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其术后效果.方法 对47例肾功能不全的BPH患者,经留置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尿液引流,在肾功能改善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本组持续尿液引流后,肾功能均有显著的恢复.所有病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及术后顺利.术后随访6月~2年,42例排尿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尿液引流为首选处理手段,肾功能恢复是手术的必要条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可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52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41例术后痊愈,1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1.1%),均经处理而恢复.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心、肺、肝、肾疾病或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时,开放手术危险性大,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术是理想的选择,值得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六年来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14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重点讨论了激素治疗,前列腺中叶增生,前列腺增生伴出血的诊断,前列腺纤维硬化型的处理,以及术后并发尿失禁、尿道闭锁、尿道狭窄的原因、预防、处理。对不适合行前列腺切除的患者,推荐行睾丸白膜下实质剥除术、或前列腺瓣膜分离术,对纤维硬化型施行锐性次全切除术,对术后并发尿失禁者,可施行Hauri氏手术。  相似文献   

11.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手术仍为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术中出血已减少,但术后由于频繁膀胱痉挛导致继发性膀胱出血仍有待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对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41例出现膀胱痉挛,其中12例为顽固性膀胱痉挛,经处理后,膀胱痉挛均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困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3年来于我院就诊的63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处理。结果全部患者疗效满意,排尿障碍完全消失,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得到明显改善,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肯定,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给予正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对照组1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5%,观察组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组间比较如下:观察组:术中大量出血2例,1例经放置三腔单囊尿管,持续止血药物治疗,术后排尿通畅,未发生再出血;尿滞留1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治愈;对照组:尿失禁3例,行膀胱造萎术,术后治愈;尿潴留4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排尿通畅;尿道狭窄3例,定期尿道扩张2个月,排尿通畅。结论尿失禁﹑尿潴留﹑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认真止血,及时有效处理可以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前列腺患者手术后发生出血的原因和相关的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泌尿科200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术后出血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有58例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9例患者经过电切镜下处理成功止血,1例经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结论:术前严格把握适应症范围,准确判断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预防前列腺术后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插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34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插管困难,采用新方法置管技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为II度、III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多以中叶增生为主,采用新方法置管简单、方便、出血少,术后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插管困难,采用新的插管方法首选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特殊简易的导尿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术是为病人解除尿潴留,术前准备,术后预防感染等需要留置导尿以及促使昏迷、尿失禁者膀胱功能恢复、正确记录尿标本及尿比重等为主要目的.本导尿术是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的、特殊的导尿,或疾病引起的排尿困难,例如,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肥大性病人的导尿处置.我院于1996~1997年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5人,前列腺肥大患者4人,年龄51~68岁,其中前列腺增生2人,前列腺肥大1例,3人因用常规导尿而失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掌握此种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同期腔镜治疗措施,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共有30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对这些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通气钬激光碎石治疗,记录这些患者一期处理和分期处理的数量,并对比一期处理和分期处理的平均用时、切除前列腺质量以及术后拔除导管用时。结果分期处理每次用时、切除前列腺质量以及术后拔除导管用时均异于一期,且分期出现的并发症多于一期处理,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可以采取同期腔镜治疗,其具有显著效果,且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分期处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策略.方法将收治的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策略.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65.5±15.4)min,术后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减少至(7.5±1.6)分.术后继发性出血12例,排尿困难16例,冲洗液外渗8例,射精障碍27例,阳痿5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分别对各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处理之后,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文章  李伟 《吉林医学》2014,(5):1023-1024
目的:调查前列腺电切术后易患附睾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60例,都给予前列腺电切术,对预后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附睾炎的发病率为2.5%,对症处理后都痊愈出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电切术后易患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与伴随糖尿病基础疾病(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附睾炎的几率比较高,需要积极调查危险因素后加强对症处理与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合理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9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患者均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依据术后出血程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出血较少,研究组60例患者术后出血较严重,对两组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年龄≥50岁,手术时间过长,术前合并明显尿路感染,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有便秘,膀胱不稳定及导尿管引流不通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仅研究组aPTT、TT较术前显著升高,Fbg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中的处理组术后缓解出血总有效率86.67%较未处理组60.00%显著高(P0.05)。结论引发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有自身身体情况、手术因素、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便秘因素、不稳定膀胱因素及导尿管因素;且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亦是导致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围术期给予合理处理对出血现象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