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卒中面积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1]根据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型癫痫(卒中后2周内发作);迟发性癫痫(卒中后2周后发作),分析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2]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梗死面积分为<一侧半球的1/4,1/4~1/2和>1/2;按脑出血量分为小于20 mL,20~40 mL和大于40mL.分析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3]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复诊形式进行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个月.[4]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早发性癫痫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数明显多于迟发性癫痫患者(10,2例;4,0例,P<0.05),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3,36例,P<0.05).[2]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26,17,9例,P<0.05);脑出血20~40和>40 mL患者明显多于<20 mL者(4,9,1例,P<0.05).[3]癫痫发作的预后21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患者2周内未再发作.47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18例1年后完全控制;23例癫痫控制良好;6例发作较频繁.结论[1]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2]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3]早发性癫痫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57例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做头颅CT或(和)MRI检查,总结其脑电图表现。结果脑电图正常4例,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33例,重度异常3例,大部分为中度异常,多表现为二半球θδ活动数量明显增多,部分患者α频带减慢至7~8 Hz,部分患者一侧半球或某区域局限性θδ活动增多,以额颞区明显,伴尖波、尖慢波发放。结论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多以全身性发作为主,缺血性卒中出现癫痫发作高于出血性卒中,额叶和颞叶为多发部位,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检测对病情的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7%~14%[1],尤其多见于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把卒中后癫痫发作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一般以卒中后2周作为早期和迟发性癫痫的分界点[2].国内外研究[2-3]表明,早发性癫痫发作占卒中后癫痫的60%~75%,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隙出血易引起早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4.
2002~2005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部分发作的患者76例,脑卒中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癫痫诊断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发作分类及1989年国际癫痛和癫痫合征分类方案;癫痫发作频率≥2次/年,卒中发生前无癫痫病史;男39例,女37例;年龄44~85岁,平均65.62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5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附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云  陈伟奇 《新医学》1999,30(6):329-329,356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3.6%(33/916)。其中70%(23/33)发生在脑梗死后半年内,而大发作者占52%(17例)。部分性发作表现多样。抗癫痫治疗82%(27例)有效。结论: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多发生在脑梗死后半年内,临床表现多样,无抽搐病例易误诊,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性癫痫和晚发性癫痫首次发作后再次发作的差异及其与梗死灶部位、大小的关系。方法:选择神经内科2006年9月—2010年1月首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408例,随访时间1年。其中继发癫痫42例,分为早发性癫痫组(18例)和晚发性癫痫组(24例)。分析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晚期首次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差异及其与梗死灶部位、大小的关系。结果:早发性癫痫和晚发性癫痫首次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质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梗死灶直径≥4 cm与〈4 cm分别发生早发性癫痫和晚发性癫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晚发性癫痫更容易反复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与影像学检查显示的梗死灶部位相关(累及皮质的梗死),与影像学检查显示的梗死灶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其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后癫痫占5.66%;脑梗死后癫痫占6.42%;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癫痫发生率最高占21.05%(4/19)。卒中后2周内发作占多数,为68%。发病后4周内死亡率为12%,明显高于非癫痫组的3.52%,P〈0.01。另外,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的重要原因,且卒中并发癫痫较非癫痫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4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汉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86-118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3例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4.7%(43/930),其中72%(30/43)发生在脑卒中后半年内,而大发作者占59%,部分性发作表现多样,抗癫痫治疗80%有效。结论: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多发生在脑卒中半年内,临床表现多样,无抽搐病例易误诊,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了解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特点,分析其临床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至2008年脑卒中后继友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拳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抵多在卒中早期(2个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笋,脑梗死病灶直径2cm以上及脑出血量10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类型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口服癫痫药,继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