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三年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首诊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三年后仍维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进行逐个随访面谈,对其目前情况进行BPRS量表评分,如BPRS量表评分≤35分,且病人近亲属认为近三个月病情稳定,计为病情稳定组,不能同时满足两项条件的病人计入病情不稳定组,检索两组病人的病历资料,对其基本情况八项及干预治疗四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在婚、家族史、病前性格、不良嗜好、复诊次数、住院治疗、用药品种及坚持服药对疾病转归有重大影响。结论: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干预治疗措施的到位,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病人随着病情的恢复 ,其内心活动是复杂而矛盾的。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 ,现对 1 2 0例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护理方法。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病例为我院 1 999年 8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符合CCMD - 2 -R诊断标准[1 ] ,经系统治疗 ,选择临床疗效为痊愈和显著进步、自知力大部分恢复的病人 1 2 0例为调查对象。疗效和自知力判断按沈渔主编《精神病学》[2 ] 。其中男 60例 ,女 60例 ;1 6~ 30岁 64例 ,31~ 65岁 56例 ;文盲 1 0例 ,小学 2 6例 ,初中 58例 ,…  相似文献   

3.
黄瑾 《右江医学》2000,28(5):419-419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药。传统而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等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服用 ,而这类药物除了对肝脏和造血系统有损害外 ,对神经系统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副反应就是锥体外系反应。现将我院 1997年至 1999年住院的 5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出现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7例病人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CCMD - 2 -R) ,其中男 4 2例 ,女 15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年龄 32 .1岁。病程 1~ 2 8年 ,平均 3.8年。出现锥体外系时间 9~ 90天 ,平均 2 1…  相似文献   

4.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发生在青春期前,年龄在14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1]。这类病人由于年龄小,在住院过程中常因医院环境因素影响及想家而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异常临床表现,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2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与家庭、社会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病人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症。男11例,女9例;年龄7~14岁,平均为10.9岁;病程4个月~5年;住院时间9~62天,平均为35天。痊愈13例,显进6例,进步1例。1.2 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复发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 ,该病病情迁延 ,进展缓慢 ,复发率很高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控制复发。有报告未能支持服药者复发率高达 80 .3%,坚持服药又能随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者复发率仅为 16 %[1] 。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遵守、服从情况[2 ] ,而服药依从性差则包括拒绝服药、中断服药和不规则服药。笔者对 2 0 0 1年 1~ 12月在本院治疗的 6 0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作初步分析 ,并制定护理对策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复发入院病人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而出现的抑郁症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23例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富马酸喹硫平合并定量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降低或减少其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6~50岁按ICD-10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采用"布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VC)"评定具有中度以上暴力行为病人共22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110例,对照组111例,两组均按病情需要使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自入院起即定量加服丙戊酸镁缓释片0.25g,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使用喹硫平剂量无差异,观察组在1周内发生攻击行为8起,住院期间共12起:对照组分别为15、21起,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3±4.5)天,对照组为(34.1±5.9)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药物副作用7例,对照组为6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定量丙戊酸镁缓释片可以减少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期间的暴力和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8.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 3 2例实施康复训练 ,并与 3 3例病情相同的病人做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一)用生物法测定了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30例共他精神病病人及58例健康人血中5-HT 的含量。(二)精神分裂症病人血中5-HT 的平均含量(53±4毫微克/毫升),较健康人(68±3毫微克/毫升)及其他精神病病人(70±4毫微克/毫升)显著为低。(三)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凡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兴奋以及对治疗反应较好的病人,血中5-HT 的含量较低;相反则较高。(四)血中5-HT 的含量与临床症状之间有动态的平行关系。在病情好转过程中,血中5-HT 含量有上升趋势。当病情缓解后,血中5-HT 的含量达到与健康人相一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蒙恩赏  展松龄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17-919
关于精神分裂症慢性期 (以下简称慢性期 )精神症状的研究 ,国内报道尚少。本文对住院的 4 6 0例慢性期病人精神症状进行分析 ,以进一步探讨慢性期精神病人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特点、性别特征。1 临床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诊断明确 ,病程 2年以上 ,病情持续或反复发作 2次以上的住院病人。男 2 6 0例 ,女2 0 0例。最小的 1 8岁 ,最大者为 6 5岁 ,平均 35 5岁± 9 5岁。病程最短的 2年 ,最长的 30年 ,平均1 5 5年± 4 5年。3位医师组成评定小组 ,基于对精神症状的分类 ,按 2 0 0个精神症状 (含 1 9个综合征 )选出的 4 6 0例慢性期病人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稳定和提高陪护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治疗痊愈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53例分为研究组(127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病人进行每3个月1次的家庭随访,为期1年;对照组采用家庭干预和自我调适的方法.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采用SCL - 90量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以及病人服药依从性量表,分别对病人和家庭陪护者入组时3、6个月,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SCL - 90量表,PSP量表、SDSS量表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后,研究组SCL- 90和PSP、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稳定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提高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能力、降低复发率,改善家庭陪护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对病人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瑞 《大家健康》2013,(21):135
目的:将单独运用维思通与中医辨证运用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文中将我科于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6个月的治疗以后,使用ADL、PANSS、SDSS量表来比较两组的生活品质。结果:两组病人在3个月的治疗以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6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评价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辨证合并维思通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维思通。  相似文献   

13.
许多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性兴奋色彩,这类病人是否有其特点,未见有关研究,本文收集了相关资料,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一、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科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共有1086例,其中男性467例,女性619例,年龄17~41岁,平均(25.11±7.17)岁,凡经CCMD-2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且伴有裸体、追逐异性、强迫搂抱等性兴奋言行的病人,均入选研究,共78例,本文着重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收集。二、结果1.发生率:入选78例伴有性兴奋色彩病人,占同期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7.18%(78/1086)。2.性兴奋色彩与年龄比较(见表1)表1 …  相似文献   

14.
<正> 嫁接性精神分裂症是指在精神发育不全的基础上出现的精神分裂症。国内文献报告不多,我院自1973年至1984年共收治了30余例此类病人,现将资材完整,经住院确诊为嫁接性精神分裂症的30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分别为15岁1例,16~20岁15例,21~25岁6例,26~30岁4例,31~35岁3例,38岁1例。一次住院者22例,2次或2次以上住院者8例。发病较急者9例,缓慢起病者21例。历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者达10年,平均2年零1个月。已婚4例,离婚1例,再婚1例,未婚23例。病前智  相似文献   

15.
陆雁 《医学文选》2005,24(3):381-381
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时,其麻醉管理较为困难,尤其在发病期,做好术中麻醉管理是保证病人安全和预防术中精神病发作,术后病情加重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因患精神分裂症在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笑等6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饮酒史。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月经失调等而停用氯氮平6月,病情再发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能控制病情(剂量为5mg/d)。治疗第6周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病人缓解期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预后 ,并增加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率。近年来 ,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用选择性 5 -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氟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 ,观察其疗效。1 对象与方法对象  13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均为 1996~1999年本院住院病人 ,平均年龄为 (2 8± 16 .4)岁。 136例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 6 3例 ,男 40例 ,女 2 3例。对照组 73例 ,男 48例 ,女 2 5例。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按精神分裂症缓解期进行抗精神病的巩固治疗 ,氟西汀组加用选择性 5 -羟色胺回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药物有效剂量之间关系。方法:对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根据病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研究。结果:男性剂量高于女性剂量,男病人25岁以下年龄组有效剂量最大,女性则是46~55岁组剂量最高,而55岁以上男女病人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药物有效剂量可能与激素及躯体机能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药物有效剂量之间关系. 方法对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根据病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研究.结果男性剂量高于女性剂量,男病人25岁以下年龄组有效剂量最大,女性则是46~55岁组剂量最高,而55岁以上男女病人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药物有效剂量可能与激素及躯体机能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个别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和个别家庭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病情稳定后出院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外,给予为期二年,每月一次,每次约50分钟左右个别家庭治疗,两年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二年后,甲组的复发率为18%,乙组为38%。结论:个别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