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白芍主产于毫州近郊。最多时生产面积曾达16万亩,占全国面积的70%以上。这决定了毫州白芍市场行情晴雨表的地位。白芍行情最高时曾达18元(公斤价,下同)的高位;最低时,也曾坠入2元左右的低谷。如今,白芍生产已大幅缩减,在地面积应在3万亩左右。而其生产周期为四年。今后四年每年的平均产新面积在5000亩左右。市场将进入库存消耗期。因此,市场行情已开始逆转: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白芍的价格已经过了四个周期,在低价时期曾有过把白芍当柴烧的惨痛历史,白芍紧缺时,也曾有把白芍当货币的高价辉煌。而本公司记录的从1989年以来,白芍的价格又经历了从低谷到辉煌,并再次进入低谷的过程,生产的盲目扩大到生产的严重萎缩而形成低价走向高价再进入低价的变化,已成为了白芍的不变规律。这对于经营者来说,也带来了诸多商机。  相似文献   

3.
库存薄弱需求强劲香附价将上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近期记在调查行情时发现,用途广泛的香附目前库存极为薄弱,需求较为强劲,业内人士感言,香附将成为药市中的下一个黑马。香附原名莎草、香附子、三棱草等,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作用,为中医常用中药材,又是香精提取原料,出口数量很大,据有关资料介绍,香附年需求量大药在500-600万千克左右。香附目前尚无家种,商品全系野生,资源分布全国除黑龙江、内蒙古、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笔在亳白芍主产区十九里镇,地产药材专业市场看到,很多药商积极收购白芍囤积待利。来自河南禹州的药商侃侃而谈,说羊年白芍遭水灾产量减少,春季白芍走势转快,价格有上升的迹象。药都的药农也说:羊年白芍种植面积减少,猴年白芍价格仍有上  相似文献   

5.
“白芍价格能涨吗?”在药市和乡村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亳州白芍又称亳芍,是四大亳药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全市白芍种植面积在十二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白芍总面积的80%。据有关资料介绍,白芍全国年用量大约在一万吨左右。白芍虽需求强大,但近年来,盲目大面积的发展使白芍货量严重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6.
王春瑛 《海峡药学》1996,8(3):98-98
对生白芍、硫戴白芍,蒸白芍进行定性、定量试验。定性结果表明3种白芍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定量结果表明疏熏白芍、蒸白芍所含的芍药花甙,氧化芍药花依的含量基本一致。现报道于下。实验部分1.仪器与材料:紫外订、微量毛细管、薄层硅胶(青岛海洋化学试剂工厂出品10~40pm)。2.药材: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的根。生品:水浸泡切片、研末、过40目筛。硫熏白芍:水浸泡硫熏切片、研末、过40目筛。蒸白芍:水浸泡蒸软切片、研末,过40目筛。3.制备样品:准确称取生白芍,硫戴白芍蒸白芍的粗份各209,每种4份,每份sg,分别用分…  相似文献   

7.
不同白芍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富华  黄海燕 《中国药事》2007,21(7):509-510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干燥根,炮制加工品有酒白芍、土炒白芍、炒黄白芍、焦白芍等,供中医临床辩证选用。白芍含有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多种蒎烷单萜苦味苷成分。其中,芍药苷为主要成分,具有镇痛、解痉、抗炎、抗溃疡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考察不同白芍炮制品中主要成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时下,正是中药材秋冬种植的最佳季节,有些品种已种植结束,像白芷、夏枯球、百合等;有些品种接近种植尾声,像果实种子类药材葫芦巴、王不留行等;有些药材正在种植或即将种植,像白芍、牡丹、柴胡、桔梗、薄荷等等。总之,由于今年受部分药材高价影响,药材种植应该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高峰期。笔根据药材市场现状,中药材种植趋势以及前几年低价对当前药材行情的影响等。就2006年秋冬中药材种植走势分析如下,供广大读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半枝莲:目前已有部分产区开始产新,新货不久将要陆续上市。据了解,由于前几年该品价格持续低迷,药农种植失去信心,纷纷弃种和改种,半枝莲在地面积一年少于一年,2006年在地面积较2002年减少了80%左右,但由于该品需求量也在不断减少,从而造成该品价格近几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业内人士分析说,半支莲库存目前已降至近几年最低谷,后市行情价格将呈稳步攀升态势,经营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时、适量谨慎购进和抛出。  相似文献   

10.
白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HPLC-DAD方法,研究白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测定了28批白芍药材样品,并应用LC-MS,MS/MS技术指认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共有峰的归属。结果表明,28批白芍样品得到的色谱指纹图谱有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9个峰,分别为(+)-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I和苯甲酰芍药苷。可见,白芍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白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白芍炮制工艺方法和研究现状,综述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证明,白芍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有变化,药理作用显著增强,充分体现了白芍炮制的必要性。但研究发现,各炮制品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不尽统一,炮制原理尚不明确,不利于白芍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因此,有必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用药目的,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制定统一的炮制品质量标准,以探索实现白芍炮制工艺规范化,饮片质量可控化。  相似文献   

12.
白芍中白芍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白芍中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白芍总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白芍总苷提取的优选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结论采用优选提取工艺,白芍总苷提取效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3.
白芍总甙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芍总甙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张鸿炼,吴文蔚(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白芍总甙是由中药白芍中提取的,新近的研究表明,白芍总甙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老年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略论白芍的炮制及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蓉 《中国药业》2007,16(16):56-56
白芍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因产地和炮制不同而功效各异。白芍可生用,也可文火炒制,还可用土、酒、醋等炒制。因此,熟悉白芍的炮制及其功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笔有幸拜读了吴章金先生《只有悲惨没有辉煌的白芍》一后,感触颇多,该虽然谈了白芍三十多年的漫长历史和市场价格的几次起落情况,但尚有不实之处,特别是对其观点不敢苟同。吴先生在亳州炒白芍闻名全国中药界,自然是有发言权的,笔虽资历浅薄,但自幼生活在亳州主产区,家人亦种植加工、经营白  相似文献   

16.
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10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而著称,而白芍又占亳州药材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即28万亩,白芍作为四十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年需求量在1000万千克左右。因此白芍价格的升降沉浮不仅影响到基地种植面积多少,药农收益如何,同时也影响到中药生产厂家及药材市场囤积商户的切身利益,时下正值白芍产新季节,有关白芍的话题不绝于耳,现将白芍的种植情况、在地面积、库存情况、生产现状及今后走势综合起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毫州市中药材市场正在紧张的改造中,对未来市场药商们充满信心。本期市场上热点仍不断,而且多数品种呈上升态势,整体市场较为热闹,一改往年淡季局面。云木香价升至(千克价,下同)9.5元,议论商较多,受高价刺激市场有部分来货补充。白芍开始零星采挖,但量比较小,现在集市上大货不易组织,各规格市价均有所上涨,三四级货6.5元;尾芍4.5元,坚挺,关注者较多。甘肃首阳产区党参走畅,行情有商关注,各规格价升0.5元,市场反映暂时不大。  相似文献   

18.
白芍,又称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芍药既是药用植物又是观赏植物,药用其根,观赏其花,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碱水解法将白芍总苷水解为苯甲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测定苯甲酸含量,从而计算出白芍总苷含量。结果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良好,苯甲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016~500.4ng,回归方程为Y=5.29613X-1.06420,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0.95%(n=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下半年,薄荷油市场行情止跌回升,价格由(千克价,下同)70元逐渐上升到112元。很多人都认为有可能突破120元大关。但实际情况事如愿违,却在达到112元之后,发生逆转,出现回跌现象,最终在90元的价位上稳定下来。2005年6月,薄荷油临近产新行情又起,有90元起步升至116元,眼看要达到120元大关,但行情却再次逆转,回跌至106元之后转稳。2005年末,薄荷油行情再度涨起,在短短的1个月内由106元升至120元,人们普遍认为这次涨价其行情有可能突破120元,直达150元。但市场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刚突破120元不久,随着春节的到来而结束,行情又跌了下来。这不禁让人感叹:120元,成了薄荷油行情难过的一道坎1120元,成了囤积者预期的防线;120元,也将经营者心理的信心击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