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头痛,阴虚头痛加生地30克、元参20克、薄荷15克,减去羌独活;前额痛加葛根15克,升麻6克,两侧痛加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后头痛及头顶痛者加酒军、麦冬各10克;气血两虚头痛加入参15克(党参亦可)、白芍10克;眉棱骨痛加白芷15克。共治40例患者,服8剂而愈者17例,服12剂而愈者13例;服21剂而愈者6例;服30剂配合理疗、针灸治愈者2例,随访一年,均未复发。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羌活胜湿汤加减确有养血祛风、平肝通络、升清降浊之功用。临床随症加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14岁~64岁,平均35岁;病程<1年者12例,1年~5年者29例,5年以上~19年者15例。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一侧头痛,可伴有血管搏动感,头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时痛时止,发病时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眼球胀痛等症。常因过度劳累、烦躁、焦虑、用脑过度、失眠、饮酒、月经期或月经前后等诱发。2 治疗方法 自拟祛风通络汤药物组成:全蝎10g,白僵蚕10g,蜈蚣2条~3条(研冲),赤芍15g,川芎10g,白芷15g,白芍20g,甘草5g。辨属风寒者加细辛、吴茱萸;痰湿者加半夏、陈皮;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肝阳上亢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用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药物治疗痄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治疗方法   基本方用:银花、连翘、马勃、柴胡、荆芥、僵蚕、秦艽各10g,蒲公英、夏枯草、玄参、板蓝根各15g,全蝎、炮穿山甲、生甘草各5g.用冷水浸泡1h,煎沸15min后温服,每日1剂,症状较轻者服2剂,症状较重者服4剂.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们应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腰椎增生性关节病18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9例中,男120例,女69例;年龄39~50岁26例,51~60岁110例,60~81岁53例.有外伤史者30例,有慢性劳损者118例,不明原因者41例.189例均有腰部疼痛、压痛,19例单侧下肢放射痛,3例双下肢放射痛,110例脊柱功能受限,30例腰椎后凸畸形. 2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用红花、鸡血藤、牛膝、桑寄生各15g,炮山甲、香附各12g,炙元胡、续断、杜仲、五加皮、当归、川芎各10g.因外伤而诱发者加桃仁、赤芍各12g;病程长者加全虫10g;遇风寒阴雨加重者加秦艽1 2g,防风15g;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各5g;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日1剂,早晚分服,12剂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 1 982年 2月以来 ,用凉血消风饮治疗银屑病效果较好 ,现将其中有详细病历记载的 1 82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82例中男性 1 0 2例 ,女性 80例 ;年龄 1 5~ 68岁 ;病程3个月~ 4 5年 ;寻常型 1 54例 ,红皮型 3例 ,关节炎型 1 0例 ,掌跖脓疱型 1 5例。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生地、栀子、丹皮、当归、红花、白蒺藜、荆芥 ,急性期加水牛角凉血解毒 ;慢性期皮损较厚者加乌梢蛇、茜草祛风活血 ;心烦失眠加珍珠母 (先煎 )、炒枣仁平肝安神养血 ;关节痛加秦艽、威灵仙祛风通络 ;血瘀明显加丹参、鸡血藤活血去瘀。上药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1 0剂…  相似文献   

6.
活血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71—1994年采用自拟活血通络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中男54例、女13例.18—30岁6例、31—40岁8例、41—50岁17例、51—60岁24例、61岁以上12例、病程6个月以内39例、7—12个月23例、1年以上5例。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细辛10g、丹参、王不留各30g、路通20g、白芍50g、延胡索、地龙、土鳖虫、全蝎、丝瓜络、甘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加减法:头面部加白芷15g;颈胸部加紫环、颈背部加葛根15g;腰以下加川牛膝10g、夜交藤30g;刺痛难忍加制乳没各10g;兼胀痛者加郁金、青皮各15g;有明显瘀血象征者加丹参30g、川芎15g;因病痛影响睡眠者加酸枣仁20g、磁石15g。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见性疾病。笔者采用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4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最长者22年,最短半年。本病多因疲劳,情绪波动、眠差、月经期、气候变化、饮酒等诱因下发病,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剧烈跳痛、胀痛、钝痛或刺痛,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间隔数天或数月不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目昏眩等症。理化检查异常不在本组病例之列。2治疗方法治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药用当归25g,熟地25g,白芍15g,丹…  相似文献   

8.
1一股资料本组54例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8岁;首次发作者18例,复发2次以上者36例;病程15天~5年。所有病例均有突发双侧或单侧头痛,呈搏动位跳痛,且常伴有恶心呕吐或心烦不安.脑血流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部分脑电图异常.但排除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川苇30~40g,川牛膝15~20g,葛根30g,龙胆草6g,白芝、菊花各12g,红花15g,天麻10~159。水煎服,1剂川。疼痛剧烈者加全蝎、细辛各109;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生姜各109;伴头晕者加制首乌159,构把子309。3治疗结果痊愈(头痛消失,…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8~1992年以来,用自拟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8岁至65岁。其中40岁以上39例,39岁至20岁10例,20岁以下7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丹参20g、丹皮20g、生地35g、连翘20g、防风15g、知母15g、蝉蜕15g、白藓皮30g、苦参15g、地肤子15g、首乌20g、通草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二次,疗程二周。  相似文献   

10.
清营汤加减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治疗 6 0例为门诊病人 ,男 2 2例 ,女 38例 ,年龄 14~ 49岁 ,病程 2个月~ 2 0年。其中寻常型 5 9例 ,脓疱型 1例。进展期 48例 ,静止期 12例。治疗方法 采用清营透热、滋阴润燥为主 ,兼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痒的治则。方药组成 :生地黄 2 0 g,金银花 15 g,连翘 10 g,丹参 15 g,土茯苓 15 g,菝葜 15 g,虎杖 12 g,板蓝根30 g,当归 12 g,鸡血藤 15 g,乌梅 12 g,玉竹 15 g,沙参 15 g,珍珠母 30 g,蜂房 15 g,地龙 10 g,炙甘草 10 g。水煎服 ,日 1剂。加减 :血热盛者加紫草、生槐花、黄芩 ,夹有湿邪加茵陈、黄柏、薏苡仁 ,血瘀重加赤芍…  相似文献   

11.
根据祖国医学的“腰为肾之府”“不通则痛”等理论,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壮肾舒络汤治疗慢性腰痛5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6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3年。病种:腰肌纤维炎者18例,脊柱韧带劳损者15例,腰部扭伤者17例。 [治疗方法]壮肾舒络汤:炒杜仲、鸡血藤、金狗脊、桑寄生各15g,穿山甲、甘杞、淮山、白芍各12g。加减:挟风寒湿者加白芷、防风各10g;湿热盛者加黄柏9g,苡仁30g。上药加入800ml清水,煎取500ml,分早、晚2次服完,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盂肾炎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肾脏病学术会所规定的诊断指标.其中女性56例,男性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其中21岁~30岁19例,31岁~40岁21例,41岁~50岁14例,51岁以上8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8年.2治疗方法中药:急性发作期用加味儿正散:车前子、茯苓、扁蓄、瞿麦、滑石、石苇各15g,炒栀子、生地各10g,白花蛇舌草、茅根各30g,陈皮12g,木通、甘草各6g。大便于者加生大黄6~9g;恶寒发热加柴胡、黄羊各10~159。每日1~2剂,水煎,日服4次.发作控制后改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裁等、山药、泽泻、车前、杜仲、续断、丹…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用自拟芎蝎汤治疗血管性头痛,自1973年以来治疗178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144例;年龄12岁~30岁46例,31岁~50岁104例,51~83岁27例;全部病例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9月第7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川芎30g,蔓荆子20g,全蝎10g,红花15g,葛根30g,龙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可日服1剂半或2剂,或加蜈蚣9g;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生姜10g;伴头昏头晕者加制首乌15g,枸杞子30g。5天为1疗  相似文献   

14.
1 凉血消斑饮 组 成:水牛角25?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赤芍10?g,黄柏6?g,川牛膝10?g,紫草15?g,大青叶15?g,青风藤15?g,地肤子15?g(包煎),甘草3?g. 功 效: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通络. 主 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血热妄行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黄柏、川牛膝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紫草、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青风藤祛风通络;地肤子祛湿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调肝活血汤治疗经期头痛疗效甚佳,现将资料完整的24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7~47岁;经前头痛者13例,经后头痛者6例,经行期间头痛者5例;伴见症状:兼眩晕者17例,头眩昏沉者2例,恶心呕吐者14例,胁胀、胸闷、乳房胀痛者20例,睡眠不宁、梦多者16例。 2 治疗方法调肝活血汤:柴胡10g,白芍12~15g,川芎6~30g,当归10g,生地15g,桃仁10g,天麻10g,白芷10g,丹参12g,香附10g,地龙10g,全蝎10g,龙骨15~30g,牡蛎15~30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5天开始服用,一般服药5~10剂为1个疗程。加减:经前头痛者,重用川芎30g,加益母草15g、怀牛膝15g;经后头痛者,加熟地15g、黄芪15g、党参15g;经期头痛者,加红花10g、益母草  相似文献   

16.
补肾壮骨通络汤治疗 老年跟痛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自拟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主 ,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为辅的药物组成补肾壮骨通络汤 ,治疗老年跟痛症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50~ 80岁 ;病程 2 0天~ 2年 ;左侧跟痛 1 2例 ,右侧跟痛 1 8例 ,双侧跟痛 6例。X线检查有跟骨骨刺形成者 5例 ,未见明显异常者 31例。 36例均以站立或行走时足跟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补肾壮骨通络汤 :熟地、枸杞子各 30 g,鸡血藤、桑椹子各 2 5g,骨碎补、菟丝子、当归、杜仲、怀牛膝、木瓜各 2 0 g,白芷、茯苓各 1 5g,路路通、独活…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散痛逐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21~50岁;病程6个月~10年。均除外器质性病变所致头痛。治疗方法当归15g、川芎20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黄15g、川牛膝10g、葛根15g、白芷15g、细辛5g、僵蚕10g、全虫10g、蜈蚣2条、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气虚神疲者加黄芪、党参;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头胀目赤者加钩藤、夏枯草、石决明;挟痰加胆南星、天竺黄;恶心寒性呕吐加姜半夏、吴茱萸;热性呕吐加竹茹、代赭石;风寒偏盛者加桂枝;前额…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 川芎40g,当归、云苓各15g,陈皮、柴胡各12g,全蝎10g,蜈蚣1条,白芍30g,党参20g。 上方浓煎400ml,早、晚分服,日1剂,阴虚阳亢者加生地、钩藤;前额痛加白芷;巅顶痛加藁本。一般服上方3-6剂头痛症状即可缓解,然后将上药研成末,每次6g,每日2次,冲服,10dl个疗程,一般服2-4个疗程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脐周腹痛是儿科常见病 ,笔者采用匀气散加减治疗 56例小儿脐周腹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 1 4岁 ,其中 1~ 8岁者 36例 ,9~ 1 2岁者 1 4例 ,1 3~1 4岁者 6例 ;病程 1天~ 1个月。临床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 ,遇寒加重 ,时伴小腹痛 ,舌淡 ,苔薄白 ,脉弦。治疗方法匀气散 :陈皮 1 2 g,桔梗 1 0 g,炮姜 1 0 g,木香9g,白芍 1 2 g,炙甘草 9g,砂仁 1 2 g,鸡内金 1 0 g。痛剧者加细辛 3g;小腹疼痛加乌药 1 2 g,艾叶 6g,蝉衣 6g;脾虚者加党参 1 2 g,白术 1 0 g。上药每日 1剂 ,共服 5~ 1 0剂…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均为 1995年 7月~ 1999年 12月间的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8岁~ 6 7岁 ,平均 38.7岁 ;平均病程 3.5 6年 ;胃溃疡者 5例 (伴出血 2例 ) ,十二脂肠溃疡者 2 5例 (伴出血 6例 )。2 治疗方法基础方 :当归、生地、牛膝各 15g ,桃仁、丹参各 2 0g ,红花、枳壳、赤芍、甘草各 10g,柴胡、桔梗、川芎各 5g。加减 :脘腹坠胀者加木香、槟榔 ;纳食腹胀者加鸡内金 ;嗳气频作者加沉香、旋覆花 ;脘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乌药 ;便秘者加大黄 ;有黑便者加三七、仙鹤草。每日 1剂 ,水煎分 3次服。 4周为 1个疗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