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级联合弹性评分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08间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268例乳腺肿块(318个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超声BI-RADS分级联合弹性评分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318个肿块的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127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7个、浸润性小叶癌16个、腺癌9个、乳头状癌10个、导管内癌5个。良性结节191个,其中乳腺增生89个、纤维腺瘤66个、乳管内乳头状瘤25个、脂肪瘤11个。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术前依据超声BI-RADS分级联合弹性评分诊断恶性结节123个,良性结节187个,与病理学结果不符合8个。超声BI-RADS分级联合弹性评分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2.13%,特异性为97.91%,准确率为96.86%。阳性预测值为96.80%,阴性预测值为96.89%。结论超声BI-RADS分级联合弹性评分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剪切波速度的变异系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09个乳腺肿块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测量肿块内最高、最低、中等剪切波速度,根据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并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变异系数的差异。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剪切波速度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块(0.302±0.093vs 0.167±0.057;t=9.361,P0.001)。以剪切波速度的变异系数=0.225为界值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5.00%(34/40),特异度为89.86%(62/69),阳性预测值为82.93%(34/41),阴性预测值为91.18%(62/68)。结论乳腺剪切波速度变异系数能反映乳腺肿块的离散度,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67个甲状腺结节的CEUS表现。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CEUS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边界不清,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根据不均匀强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6.84%,特异度为44.83%,阳性预测值为67.35%,阴性预测值为72.22%;边界不清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1.58%,特异度65.52%,阳性预测值75.61%,阴性预测值73.08%;环状强化诊断良性结节的敏感度41.38%,特异度97.37%,阳性预测值92.31%,阴性预测值68.52%。结论 CEUS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94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1015个乳腺病灶进行改良BI-RADS-US分级及原BI-RADS-US分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BI-RADS-U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7%(463/486)、78.83%(417/529)、80.52%(463/575)、94.77%(417/440);原BI-RADS-US分级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1%(470/486)、71.27%(377/529)、75.56%(470/622)、95.93%(377/393)。改良BI-RADS-US分级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原BI-RADS-US分级(P均〈0.05),而两者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乳腺BI-RADS-US分级可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BRAFV600E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BSRTC)分类为Ⅲ类结节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且结果为BSRTC Ⅲ, 共199个结节, 以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TI-RADS、BRAFV600E及两者联合对BSRTC Ⅲ类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199个Ⅲ类结节, 术后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77个, 良性结节122个。TI-RADS分类为4b、4c或5类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0.9%、74.5%、69.3%、92.9%、80.9%。BRAFV600E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9.6%、98.4%、97.2%、93.8%、95.0%。TIRADS 4b、4c、5类或BRAFV600E阳性为BSRTC Ⅲ类结节恶性的诊断标准, 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8.7%、73.8%、7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ABVS(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良恶性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ABVS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乳腺肿块中呈恶性者81例,良性者119例。81例乳房恶性肿块中,64例为浸润性乳腺癌,14例为导管原位癌,3例为黏液癌;119例乳房良性肿块中,58例为纤维腺瘤,32例为纤维囊性乳腺病,19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为硬化性腺病,6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为叶状肿瘤,1例为脂肪坏死结节。乳房肿块ABVS检出率大于X线钼靶检查(χ~2=70439,P0.05),超声ABVS检查中,良恶性肿块汇聚征出现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31,P0.05)。超声ABVS检查的敏感度为86.42%,特异性为80.67%,准确率为83.0%,阳性预测值为75.26%,阴性预测值为82.05%;X线钼靶检查敏感度为64.20%,特异性为71.43%,准确率为68.50%,阳性预测值为60.47%,阴性预测值为74.56%,超声ABVS检查各项指标均优于X线钼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ABVS检查在乳腺肿块检出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优势较X线钼靶更为明显,而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准确率及敏感度,适合临床治疗人员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单纯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53.13%、62.69%;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56.25%、73.13%;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93.75%、91.04%。结论BI-RADS分类联合CEUS可以提高乳腺可疑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规范化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9例,共131个甲状腺结节,均行灰阶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良、恶性结节超声特征。结果 131个结节中良性结节72个,恶性结节59个,良性结节以滤泡增生结节(83.33%)为主,恶性结节以乳头状癌(88.14%)为主。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后方衰减和钙化特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29、19.240、20.520、52.479,均P0.01),而在内部回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结节在环状血流、穿支血流、分支情况、走形情况、阻力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3、13.384、15.782、15.728、8.285,均P0.01),而在血流丰富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灰阶超声判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67.80%,特异度为73.61%,阳性预测值为67.80%,阴性预测值为73.61%;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3.47%,特异度为73.61%,阳性预测值为65.45%,阴性预测值为80.30%;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4.58%,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3.02%,阴性预测值为80.77%。结论超声规范化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8个常规超声评价为TI-RADs 4类的甲状腺结节行VTQ检查。比较VTQ与T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 88个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56个,恶性结节32个。以TI-RADs 4b类和4c类诊断为恶性结节,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63%(29/32)、57.14%(32/56)、54.72%(29/53)、91.43%(32/35)及69.32%(61/88)。甲状腺恶性结节VTQ值[(3.26±0.94)m/s]明显高于良性结节VTQ值[(2.03±0.61)m/s,t=7.082,P0.001]。VTQ的最佳诊断界值为2.795m/s,其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8.13%(25/32)、91.07%(51/56)、83.33%(25/30)、87.93%(51/58)及86.36%(76/88)。VTQ值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I-RADs分类(P均0.05)。结论 VTQ技术有助于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B)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870例患者共1 024个常规超声筛选高度可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行UG-FNAB,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 024个可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中,UG-FNAB检查结果阳性结节902个,阴性结节122个。手术病理结果示恶性结节918个,良性结节106个。UG-FNAB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3,P=0.261)。UG-FNA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7.71%(897/918)、特异度为95.28%(101/106)、阳性预测值为99.45%(897/902)、阴性预测值为82.79%(101/122)、准确率为97.46%(998/1 024)。870例UG-FNAB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UG-FNAB对于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合理诊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因可触及乳腺肿块而进行手术的患者1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3例患者中单侧乳腺肿块117例,双侧乳腺肿块16例。其中良性肿块101例,占总数的77.55%。良性肿块中又以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症为多。乳腺恶性肿块32例,浸润性导管癌23例,黏液癌4例,其他共6例。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性肿块诊断的灵敏度81.90%,特异度为84.85%;恶性肿块的灵敏度84.85%、特异度96.49%。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对于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84.85%。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所显示的生物学特征将乳腺恶性肿块进一步分型,其中Luminal A型(ER+/PR+/C-erB-2-)最多,共13例,Basal-like基底样型(ER-/PR-/CerB2-,三阴乳腺癌)为5例。结论高频彩超对可触及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率,术中快速病理确诊,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但仍有一定的误差率。最终诊断以术后常规病理学结果为标准,经免疫组化获得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个性化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疑似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均获得术后病理结果,其中12例经手术切除淋巴结或淋巴结穿刺活检对18枚淋巴结获得病理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PET/CT对胆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34例中,31例为恶性病变,3例为良性病变。PET/CT诊断胆道恶性肿瘤原发灶的灵敏度100%(31/31),特异度66.67%(2/3),阳性预测值96.88%(31/32),阴性预测值100%(2/2),准确率97.06%(33/34)。胆道恶性病变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为8.42±4.27;3例胆道良性疾病SUV_(max)分别为12.90、2.00及1.90。共18枚淋巴结获得病理结果,包括转移性淋巴结13枚,良性增生5枚。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76.92%(10/13),特异度60.00%(3/5),阳性预测值83.33%(10/12),阴性预测值50.00%(3/6),准确率72.22%(13/18)。结论 PET/CT对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医院确诊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患者纳入130例,其中恶性结节59个,良性93个。对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慢出、高增强为主;恶性结节以慢进快出、低增强为主。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为92.37%、灵敏度91.16%、阴性预测值93.39%、阳性预测值91.16%、符合率91.86%;超声弹性成像分别为:90.20%、89.69%、92.20%、87.12%、90.00%;两种超声方法联合诊断率分别为:95.63%、94.10%、95.63%、94.10%、95.00%,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72.83%、57.35%、69.79%、60.94%、65.63%(P0.05);超声造影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显著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术诊断鉴别良恶性结节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两种方法结合诊断鉴别可提高准确性和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乳腺动态增强MRI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5 6例患者接受了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其中37例、4 5个实性病灶经病理证实。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乳腺MRI的临床价值。结果 除1例为双乳多发囊性肿块外,其余4 5个实性肿块中,良性17个,恶性2 8个。MRI显示了所有肿块,包括2例多发乳腺癌隐性癌灶、1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残留、2例导管内癌,其中肿块最小直径为4mm。MRI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 0 %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92 %、92 %、90 %。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MRI,对发现肿瘤病灶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并且能较为准确的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BI-RADS分级在结合弹性成像并调整分级后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或活检获得病理结果的乳腺肿块,比较术前常规超声BI-RADS分级(US-BI-RADS)和结合弹性成像并调整后的BI-RADS分级(UE-BI-RADS)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结果US-BI-RADS对3~5级病灶诊断恶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6%、6.80%、26.04%、71.58%、91.25%;UE-BI-RADS分别为0.57%、6.67%、31.91%、79.31%、96.77%。US-BI-RAD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2.22%,特异度为88.43%,约登指数为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UE-BI-RADS诊断的敏感度为87.18%,特异度为88.98%,约登指数为0.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 结论UE-BI-RAD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US-BI-RADS 4级以上的病灶,有必要进行弹性成像后调整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0—2020-10间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316例(372个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征象及其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结果372个结节的病理结果:恶性结节155个,其中乳头状癌127个(81.93%)、滤泡状腺癌20个(12.90%)、髓样癌8个(5.16%)。良性结节217个,其中滤泡状腺瘤102个(47.00%)、乳头状腺瘤42个(19.35%)、结节性甲状腺肿48个(22.12%)、桥本甲状腺炎25个(11.52%)。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诊断恶性结节148个,良性结节213个,与病理学结果不符合11个。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6%,特异性为98.16%,准确率为97.04%。阳性预测值为97.37%,阴性预测值为96.82%。结论术前对甲状腺行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临床早期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B)对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US-FNAB检查的689例患者736个甲状腺结节,超声测量结节最大径,并将其分为<5mm、5~10mm、>10mm组;对结节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736个结节中,细胞学诊断恶性132个,可疑恶性61个,良性476个,不满意44个,不确定23个。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恶性结节208个,良性结节528个。恶性结节最大径小于良性结节(P<0.001)。5~10mm组结节的细胞学阳性率和实际恶性率均大于<5mm组及>10mm组(P均<0.05)。US-FNAB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7.02%(181/208),特异度97.73%(516/528),准确率94.70%(697/736)。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US-FNAB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S-FNAB是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有效手段,对不同大小结节都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DW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病理证实的IDC患者的MRI,选取154枚淋巴结,根据手术及病理确定其性质,测量并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确定诊断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界值,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154枚淋巴结中,87枚存在转移,其ADC值[(0.921±0.161)×10-3 mm2/s]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1.167±0.199)×10-3 mm2/s),P0.001]。以ADC值为1.005×10-3 mm2/s作为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界值,其敏感度为80.46%,特异度为88.06%,阳性预测值为89.74%,阴性预测值为77.63%,准确率为83.77%。结论 DWI结合ADC值对鉴别乳腺IDC转移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是有价值的功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超声造影(CEUS)联合应用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68个,分别以CEUS动脉期早期不均匀低增强,Bethesda报告系统分类大于Ⅳ级作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分析FNA、CEUS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比较在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NA诊断的特异度均高于CEUS及联合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CEUS与FNA联合应用并未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C)对不同大小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患者共142个颈部淋巴结的US-FNAC资料,并与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最终确诊结果对照。将142个淋巴结按其短径分为A组(5mm)、B组(5~10mm)及C组(10mm),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S-FNAC诊断阳性淋巴结65个(恶性58个,可疑恶性7个),阴性淋巴结77个(良性59个,不确定及不满意18个);经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最终确诊为恶性淋巴结70个,良性淋巴结72个。颈部淋巴结US-FNAC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A组,82.35%(14/17)、95.00%(19/20)、89.19%(33/37)、93.33%(14/15)、86.36%(19/22);B组,91.17%(31/34)、97.56%(40/41)、94.67%(71/75)、96.88%(31/32)、93.02%(40/43);C组,94.73%(18/19)、100%(11/11)、96.67%(29/30)、100%(18/18)、91.67%(11/12)。3组间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S-FNAC为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有效手段,对不同大小的淋巴结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