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作者通过对12例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到:早期手术、关节内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22例,效果满意.在此就踝部骨折手术治疗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胡关彪  丁积勇  吴明 《浙江医学》2010,32(2):254-255
肱骨髁间骨折属关节内严重骨折,治疗不当常会导致关节畸形、僵硬等严重后遗症.本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踝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左右,居关节内骨折之首.笔者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运用手法整复、小夹板超关节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踝部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任 《微创医学》2005,24(2):186-187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比金属螺钉更适合用于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7例关节部位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内固定钉、棒内固定术.结果 67例患者术后摄片均达骨折解剖复位;全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估,优56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7.0%.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塌陷骨折临床效果。探讨此项技术手术要点和注意问题。方法 自1995年-2001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粉碎、塌陷骨折行超关节外固定架牵引复位固定,同时有限内固定。结果 病人骨折对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总优良率94%。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俞光荣 《上海医学》2007,30(8):567-569
关节周围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多需手术治疗,但疗效难尽如人意,是创伤骨科临床的一大难点。随着交通和建筑工地伤的日益增多,及人口的老龄化,关节内及干骺端骨折也呈上升趋势。如肱骨近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占4%~5%;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关节内骨折时,关节面骨折块问常存在间隙或台阶,合并干骺端粉碎。其畸形愈合可表现为关节面不平整,肢体轴线及关节运动轨迹异常,关节僵硬、疼痛、不稳定,关节软骨破坏。  相似文献   

9.
王运楷  蒙美运 《海南医学》2006,17(6):131-131
目的解决四肢近关节骨折手术内固定困难,并发症多等问题.提高四肢近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我院2001-2004年应用解剖钢板治疗的四肢近关节骨折病例75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最短10个月,最长3年.均达临床愈合标准,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解剖钢板与四肢近关节部位骨骼形态近似,与骨的贴合性好,设计合理.增加了固定的牢固性,减少骨折端分离,成角畸形,便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四肢今关节部位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聚-L-乳酸(PLLA)钉棒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关节内骨折病例,采用PLLA钉棒进行手术内固定,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4~16个月),所有30例骨折均复位良好,无骨折延期愈合发生.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PLLA钉棒是关节内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材料,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无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运动和交通的发展,经关节的骨折病人明显增多,临床上对于经关节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普通骑缝钉虽可较好地治疗关节内骨折,但存在骨折断端间不能加压,致关节不能早期活动等弊端。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加压骑缝钉可克服上述缺点。我院从1999年6月采用该钉治疗经关节骨折27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近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常合并关节僵硬.肌肉活动减少是发生关节粘连乃至僵硬的主要原因.笔者对56例近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施行康复护理,并辅以穴位按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8月~2004年8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56例患者四肢骨关节骨折,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其中髋臼后壁骨折6例,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髁骨折7例,胫骨平台(髁)骨折8例,膝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20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肱骨髁骨折5例.结果后随访3个月~4.5年,平均2.5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术后断钉、骨折移位、骨不连、伤口感染和局部积液等并发症.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4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6%.结论可吸收螺钉(棒)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好,可在体内溶解吸收,勿须二次手术,适宜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和邻近关节处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LISS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0例.骨折按AO分型B3型4例,C1型5例,C2型5例,C3型6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6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7~19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优良率为90%.结论 LISS钢板具备角度稳定性,具有手术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骨痂生成快、骨性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占所有足部骨折的60%,70%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随着CT技术、术中透视技术、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65例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48例,女17例;年龄20~6  相似文献   

16.
可吸收螺丝钉及固定棒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綦建军 《中原医刊》2002,29(1):15-16
目的 :探讨大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可吸收螺丝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对 8例肱骨头骨折 ,12例股骨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 ,术后跟踪随访。结果 :优 16例 ;良 4例。结论 :可吸收螺丝钉是大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1月~1992年5月近10年间,应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治疗肩、肘、膝、踝等关节内及其周边的骨折74例,用作股骨转子间及肱骨髁上截骨固定15例,术后6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周,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跟骨是跗骨中最大的一块,属于不规则骨,每侧跟骨承担体质量的1/4[1].跟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临床上分关节内、外骨折.对关节内骨折更多倾向于手术治疗,治疗不当会留下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或扁平足等,严重影响功能,病残率高.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荥阳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跟骨外侧弧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干轩  林本丹 《广东医学》2008,29(10):1752-1754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多为粉碎性,复位固定困难,固定后容易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影响关节功能,临床处理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临床上已提倡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其中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骨折固定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见解,相应疗效亦有不同,现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一复习.  相似文献   

20.
黄东辉  何荣新 《浙江医学》2011,33(7):1082-1083
桡骨远端掌侧(DVR)解剖型锁定钢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器材,可为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和畸形的治疗提供稳定的固定,尤其适用于远端关节内不稳定粉碎骨折.2009 年 12 月至2010 年7 月,我们使用DVR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1例,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