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重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的原因,说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重要性.结果临床上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由于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的中药静脉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药物因素,使用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药学期刊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CDR的特点及成因。[结论]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到的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如何防范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出建议。结果 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9个品种,其中血塞通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5.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涉及药物制剂质量、患者因素、临床使用、药物研究等多方面的因素。结论应从基础研究、临床使用、上市后再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有清热解毒、抗菌类,补益类等8个品种。不良反应表现在发热、过敏、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本身成分、医护人员用药不当、也有患者自身对药物的反应所造成。结论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严格按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使用,既能很好地发挥中药注射剂的药效,又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时间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与发生前后使用药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对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除生产,临床使用等主要原因外,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它化学药物的配伍、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后与其它药物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结论 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在静脉滴注时与其它药物间隔至少30分钟,可大大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经配液后稳定性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1]。我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临床中中药注射剂使用量较大,因此,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指导干预,指导临床医师学习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和我院临床药学干预实践案例,对常见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地区14家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一致性情况。结果:承德地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以活血化瘀类占主导地位,使用频度前10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分别是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4家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一致性普遍偏低。结论:承德地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晓峰  杨晓钟 《河北医学》2013,19(3):439-44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335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到不良事件210例,发生率为6.27%,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大,主要为用药部位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与全身性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范围广、比例高等特点,集中体现在用药部位损害与胃肠部位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有无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预防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11-114
目的 分析辽宁某医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保证患者临床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2019 年辽宁某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54 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发生年度、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剂型、给药途径、涉及系统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不良反应在60 岁及以上患者中多发,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77.95%),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前5 位均为为中药注射剂,排名第一的药品是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杨国正  何燕  高天  齐方洲 《四川医学》2012,33(2):248-25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0年354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体重、家族史、既往史、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国内文献及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54例报告中涉及38种中药注射剂,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58.19%),刺五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10.73%),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41.24%),中药注射剂用于循环系统疾病产生的不良反应最高(21.7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多样,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别对药学干预前后3个月的152例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观察药学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6.7%,干预前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药学干预时于保证用药合理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谭光羡  蒲荣 《当代医学》2011,17(19):146-147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常见原因,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132例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30~60岁之间患者最多;ADR累及器官以皮肤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分别占31.1%、24.2%、18.2%),3种器官损害占73.5%,较其他器官损害明显为多(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药证不符因素为引起中药注射液ADR的重要原因,其次为配伍失误、应用时间过长,三者占全部原因的77.2%,较其他因素明显为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注意中药的辨证论治、注意输液反应可以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林敏 《大家健康》2016,(11):1-2
目的:分析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1月至2015年02月期间报告过中成药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10岁及≥51岁年龄段的患者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多,分别占总例数的30%和39%;(2)中成药不良反应对身体部位的损伤,处于前三位的是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结论: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因素有特殊人群未辩证医治、中成药生产工艺和剂型不完善、临床应用不规范等,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以中医理论为重要指导,遵循患者个体年龄体质上的差异,加强药物配制工艺,规范中成药的使用等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方法颇多。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包括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并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实验进行汇总。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曹秀梅  王玉平  王虹 《河北医学》2013,19(3):441-444
目的:回顾分析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规范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丹参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提取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病例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过敏史、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类型、不良反应原因的病例信息,总结归纳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患者个体差异、药品合理使用、药品品质因素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一般出现在用药中前30min。结论:临床医师应警惕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规范药品应用,降低及避免不必要的药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