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评估替格瑞洛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诊断为ACS并行直接PCI的老年患者121例,按服用药物种类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替格瑞洛组(60例)。比较分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围手术期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行PCI术、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治疗第7天hs-CRP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替格瑞洛组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呼吸困难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介入术后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及抗炎作用明显强于氯吡格雷,需警惕有轻中度呼吸困难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C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中心静脉压(CVP)、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VP、SV、LVEF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的8.00%疗效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欣梅  李玫  苗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551-2553
目的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应用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以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CI高于对照组,而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应用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均有一定疗效,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改善效果更佳,能明显降低MACE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74-4475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CS患者,观察组90例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h血肌酐等水平,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出血和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的血肌酐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肌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5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低能AC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纳入116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氯吡格雷,观察组联合替格瑞洛,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在接受PCI治疗前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疗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给予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并观察其对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4例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诊断为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及氯吡格雷组,每组各42例,其中替格瑞洛组于术前6 h给予替格瑞洛180 mg,氯吡格雷组于术前6 h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将其作为对照组,以后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剂量,并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服药后2、4和6 h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出血、靶血管重建、休克以及死亡等不良事件,次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均在4~6 h达到血小板抑制程度的稳定状态,服用180 mg替格瑞洛负荷剂量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为显著。住院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治疗前给予180 mg替格瑞洛较300 mg氯吡格雷疗效更优,能产生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而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对比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在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连续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6例的临床和出院1年内的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率及出血、药物相关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种药物抗血小板疗效指标的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15%,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 5);氯吡格雷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70%,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3)。氯吡格雷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10%,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0.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25%,高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7.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8.29%,略低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1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的成本高于氯吡格雷。结论:在ACS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且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各44例。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24 h,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术前降低,但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且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低,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均可降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其中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改善心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应用氯吡格雷75 mg/d治疗的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493例,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17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氯吡格雷组(n=87)和替格瑞洛组(n=86)。氯吡格雷组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替格瑞洛组将氯吡格雷替换为替格瑞洛(90 mg,2次/d)。主要终点事件为治疗3天、7天、30天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次要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3天、7天、30天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6.7±12.5)%、(54.1±12.3)%、(53.2±15.3)%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87.7±14.3)%、(85.4±12.7)、(84.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替格瑞洛组MACCE及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而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后能获得理想的抗血小板效果,且替格瑞洛是有效、安全可信赖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V、LVESV、LVDS、LVEF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可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差异。方法:将6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0)。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180mg替格瑞洛和600mg氯吡格雷,然后行PCI治疗,术后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90mg(2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h、24h及7d时血小板聚集率和术前及术后24h、7dCRP值变化,观察2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PCI术后2h、24h及7d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PCI后24h及7dCRP值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CRP值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30d内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急性再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血管内炎症反应,显著降低30d内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替罗非班联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施以氯吡格雷与替罗非班治疗)及对照组(单纯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较单用氯吡格雷确切,具有极佳的抑制炎症反应功效,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明显,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PCI联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及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及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同一时间对比,观察组MPAR低于对照组,IPA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氯吡格雷为对照,评估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RCTs研究文献,依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中的RCT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后,对入选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使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s研究,共34 416名患者。①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可以明显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OR=0. 71,95%CI:0. 60~0. 83,P 0. 001)。②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别(OR=1. 08,95%CI为1. 01~1. 15,P 0. 05)。③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增加呼吸困难事件的发生(OR=1. 86,95%CI:1. 70~2. 04,P 0. 001)。结论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且降低了出血风险,但存在较高的呼吸困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72-2074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86例,均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分析两组血小板高反应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清Lp-PLA_2水平、PCI术后24h ADP抑制率、AA抑制率、MA-ADP、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高反应率为20.93%,低于对照组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Lp-PLA_2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24h ADP抑制率、AA抑制率高于对照组,MA-AD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效果显著,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经血栓弹力图结果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和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B组),每组55例。A组在冠脉支架术后仅应用氯吡格雷;B组在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两组用药时间均直至随访结束(3~8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8个月血小板聚集率情况;考察两组患者在随访8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通治疗及再发心绞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血小板聚集率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3、6、8月后B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A组(P0.05);心血管事件中B组患者靶血管再通(1.8%)和支架内血栓(1.8%)事件发生率与A组比较[靶血管再通(12.7%)和支架内血栓(14.5%)]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因消化道严重出血1例,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而言,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的抗血小板效果较好;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是安全有效并能够于临床借鉴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替格瑞洛6个月内作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评价6个月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65岁以上ACS患者87例,根据抗血小板的方案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n=44)和氯吡格雷组(n=43),观察6个月内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主要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尿酸升高、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利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可减少心绞痛(P=0.02)的发生,在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显著增加呼吸困难(P=0.04)、尿酸升高(P=0.04)、心动过缓(P=0.03)的发生概率,具有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的趋势,但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均可减少血浆中hs-CRP、TNF-α、IL-6炎性因子,但替格瑞洛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两组均可改善LVEF、LVEDD和BNP水平,但替格瑞洛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替格瑞洛可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生,但同时增加呼吸困难、尿酸升高、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显著减少hs-CRP、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改善LVEF、LVEDD和BN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AMI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实施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实施PCI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TIMI血流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再通率、血小板水平。结果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检查显示,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与TIMI血流0~1级均低于对照组,而TMP与TIMI血流2~3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和LVEF,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与观察组(替格瑞洛),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T-1、NT-proBN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LVEDD均降低,NO水平、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改善NSTE-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降低其血小板聚集率及MACCE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