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的肾功能轻度下降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组分及不同组合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功能轻度下降组5097例及随机匹配同期体检的肾功能正常组5204例为研究对象;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CKD-EPI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估肾功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etS各组分及不同组合与肾功能轻度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该人群肾功能轻度下降组的MetS发生率(26.4%)高于正常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C小五号.EPS;P〗=28.7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尿酸、吸烟史、饮酒史后,MetS单组分与肾功能轻度下降有相关性的是腰围(OR=1.124,95%CI:1.012~1.249)、空腹血糖(OR=0.771,95%CI:0.701~0.848)和收缩压(OR=0.456,95%CI:0.392~0.529);1~5个组分的Mets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分别为1.235(95%CI:1.090~1.400),1.379(95%CI:1.210~1.573),1.492(95%CI:1.292~1.723),2.064(95%CI:1.710~2.490),2.982(95%CI:2.056~4.326);含有腹型肥胖、高血糖或高血压的MetS类型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更高。结论 腰围、空腹血糖和收缩压是该人群肾功能轻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含有这3个独立危险因素的MetS类型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47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医院所有研究对象中,共计43例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7.4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24例,占比55.82%)和泌尿系统(13例,占比30.23%)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OR=2.056,95%CI:1.056~4.004)、有意识障碍(OR=3.025,95%CI:1.202~7.615)、使用呼吸机(OR=1.476,95%CI:1.031~2.112)、住院时间≥2周(OR=1.754,95%CI:1.057~2.883)、TP<70g/L(OR=2.469,95%CI:1.132~5.387)和ALB<25g/L(OR=2.312,95%CI:1.130~4.728)(OR=2.312,95%CI:1.130~4.728)(P均<0.05)。结论 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60岁、有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2周、TP和ALB指标偏低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桂西百色市吸毒人群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2015年百色市哨点监测中的3622例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将经确证试验为HIV-1抗体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BED-CEIA),判断新发感染,采用McDougal法的中点公式计算HIV新发感染率,分类资料比较用〖XC小五号.EPS;P〗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5年共计监测吸毒人员3622人,平均年龄(3274±892)岁,以男性、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HIV-1感染率为1176%(426/3622),其中2013-2015年度的感染率分别为1375%(162/1178)、1185%(136/1148)和988%(128/1296),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8940,P=0003);HIV-1新发感染率为060%(95%CI:034-087),其中2013-2015年度的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06%(95%CI:001-012)、059%(95%CI:012-105)和108%(95%CI:038-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针吸毒(OR=7616,95%CI:2942-19718)和HCV抗体阳性(OR=4965,95%CI:1535-16058)是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利用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相结合分析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更能真实反映其流行趋势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减少吸毒人员注射及共针行为,可遏制HIV新发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采用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评测。结果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阳性率为47.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胃内容物反流(OR=3.104,95%CI:1.502~6.415)、有原发肺部疾病(OR=2.296,95%CI:1.058~4.982)、置管时间≥3天(参照组:置管<3天)(OR=4.008,95%CI:2.132~7.534)、吸痰次数≥5次(参照组:吸痰<5次)(OR=2.602,95%CI:1.442~4.694)、出生体重<2500g(参照组:出生体重≥2500g)(OR=2.300,95%CI:1.090~4.854)、sTREM-1增高(OR=2.769,95%CI:1.559~4.917)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插管次数1次(参照组:插管≥2次)(OR=0.099,95%CI:0.041~0.240)、早期使用抗生素(OR=0.347,95%CI:0.190~0.635)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较高,胃内容物反流、原发肺部疾病、置管时间≥3天、吸痰次数≥5次、出生体重<2500g、sTREM-1增高、早期使用抗生素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入学新生的性行为及风险行为意向,为新生入学性教育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8年9月对四川省5个城市的13所学校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新生性行为报告率为8.3%(209/2511)。男生(OR=3.109,95%CI=2.255~4.287)、有恋爱经历(OR=31.365,95%CI=12.839~76.621)的新生更容易发生性行为,平均月可支配生活费<1000元(OR=0.556,95%CI=0.397~0.806)的新生不容易发生性行为。对于有性行为经历的新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8岁以前的有40.2%(84/209),首次性行为39.7%(83/209)未使用安全套。男生在性行为相关自我效能、安全套使用观念上有异于女生。结论 大学新生群体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而安全性行为意识缺乏,应根据性别差异引导新生树立正确性观念并提高性安全意识,关口前移做好入学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灾害多发地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四川省什邡市、泸县和越西县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600人,健康知识方面,呼吸道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9.4%,消化道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16.2%,急救电话知晓率为66.6%;地震室外安全做法知晓率为91.9%,地震室内安全做法知晓率为57. 6%,洪水逃生技巧知晓率为43.6%。健康行为方面,55.1%的居民从不会喝生水,54.9%的居民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86.4%的居民会在做菜时将生熟分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民族(OR=0.240, 95% CI=0.146~0.396)、文化程度(OR=1.179, 95% CI=1.049~1.326)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地区(OR=1.266, 95% CI=1.020~1.570)、民族(OR=0.244, 95% CI=0.148~0.401)、文化程度(OR=1.388, 95% CI=1.243~1.551)、家庭总收入(OR=1.172, 95% CI=1.034~1.329)相关。结论 四川省居民自然灾害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形成存在问题,应广泛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蔡治方  顾进  赵鹏 《现代预防医学》2018,(23):4403-440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能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373例,根据是否出现喂养不能耐受,分为耐受组及非耐受组,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73例患者中155例出现肠内营养喂养不能耐受,其发生率为41.5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内压>20mmHg(OR=7.156,P=0.001,95%CI: 1.742,29.397),APACHEⅡ>20分(OR=6.343,P=0.009,95%CI: 1.632,22.542),禁食时间>72h(OR=5.003,P=0.013,95%CI:1.292,19.407),年龄>60岁(OR=4.912,P=0.021,95%CI: 1.141,17.572),血清白蛋白<25g/L(OR=4.665,P=0.032,95%CI: 1.018,15.079),是SAP患者出现F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OR=1.972,P=0.137,95%CI: 0.561,7.098),中心静脉压>10cmH2O(OR=2.461,P=0.079,95%CI: 0.652,10.675)非SAP患者出现FI独立危险因素。添加可溶性纤维(OR=0.221,P=0.002,95%CI: 0.067,0.693)是SAP患者出现FI的保护因素。结论 SAP患者出现F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老龄患者,腹内压及APACHEⅡ评分增高,禁食时间延长及严重低蛋白血症,而合理添加可溶性纤维饮食是肠内营养不能耐受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加强慢病管理、促进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3个县区的60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XC小五号.EPS;P〗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为73.22%,基层首诊率为54.2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基层就医经历(OR=2.427,95%CI:1.539~3.829;OR=6.263,95%CI:3.215~12.201)、知晓分级诊疗制度(OR=2.093,95%CI:1.340~3.269;OR=3.900,95%CI:2.262~6.723)的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均高;城市(OR=1.835,95%CI:1.171~2.876)、年医疗费用高(OR3000~=5.301,95%CI:1.906~14.739;OR≥5000=3.088,95%CI:1.346~7.089)、有健康体检者(OR=1.956,95%CI:1.268~3.015)就医率高;文化程度低(OR高中/中专=2.433,95%CI:1.053~5.623;OR大专及以上=0.210,95%CI:0.048~0.914)、月均收入低(OR1000~=0.442,95%CI:0.236~0.829;OR3000~=0.075,95%CI:0.029~0.195)、年医疗费用低(OR1000~=0.108,95%CI: 0.033~0.349;OR3000~=0.108,95%CI:0.031~0.372;OR≥5000=0.093,95%CI:0.028~0.310)、距二/三级医疗机构远者(OR=2.759,95%CI:1.565~4.865)基层首诊率高。结论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较低,建议从健康管理、基层建设、流程简化、制度引导等方面,促进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慢性病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可能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易感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体检的1000名30~65岁女性。受检者均常规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估和HPV分型检测。根据HPV分型检测结果将受检者分为以下两组:1.HPV感染阳性组(HPV+组, n=235); 2.HPV感染阴性组(HPV-组, n=765)。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HPV+组和HPV-组间的阴道微生态差异。 结果 HPV+组女性阴道pH值>4.5的发生率更高(57.87% vs 35.16%; OR=2.05, 95%CI=1.22~2.87),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更高 (15.74% vs 9.41%; OR=2.23, 95%CI:1.34~3.15),且异常菌群密集度(63.40% vs 33.07%; OR=1.94, 95%CI:1.32~2.56)和异常菌群多样性65.53% vs 31.37%; OR=1.89, 95%CI 1.12~2.63)的发生率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病率无差异。 结论 阴道微生态和HPV感染有显著相关性。较高的阴道pH值、细菌性阴道病以及异常的阴道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增加了HPV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武汉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14个区90个监测点抽取15~69岁居民共4500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武汉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OR值为1.550(95%CI: 1.162~2.068)。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或很少识字者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OR分别为4.729 ( 95%CI: 1.455~15.367) 、7.682 ( 95%CI: 2.339~ 25.224) 、11.728(95%CI: 3.521~ 39.057) 、20.257(95%CI: 5.417~ 75.750)。结论 武汉市居民2016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以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为重点,提高全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A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A,HLA-DR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来源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365例HCC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365例非HCC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相关暴露因素资料,并采用TaqMan-MGB探针定量PCR法对rs3135395 G>T、rs3135338 T>C和rs2395178 G>C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SNP位点各基因型与HCC易感性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携带rs3135338 TC基因型和显性模型(TC+CC)的个体HCC易感性较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降低(OR=0.47,95% CI=0.25~0.91,P=0.024;OR=0.53,95% CI=0.28~0.95,P=0.045)。与rs2395178 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C基因型和显性模型(GC+CC)携带者HCC易感性显著降低(OR=0.41,95% CI=0.29~0.57,P<0.001;OR=0.58,95% CI=0.41~0.81,P=0.002)。结论 HLA-DRA基因rs3135338 T>C和rs2395178 G>C与HCC易感性相关,可为揭示免疫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对HCC发生的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和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探索影响公众对该疫苗认知和评价的因素。方法 对某门诊部的996名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访者对HPV疫苗认知的平均得分为 2.25 分;不同年龄、居住地、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HPV疫苗有效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城市、已就业、高学历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农村、未就业、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1.89(1.43~2.35)、2.21(1.78~2.64)、3.36(3.05~3.67)、3.87(3.50~4.24)),高收入的受访者低于低收入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0.87(0.79~0.95));在对HPV疫苗安全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2.78(2.53~2.97)),城市、高学历的受访者低于农村、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0.76(0.58~0.94),0.68(0.50~0.86))。结论 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较低,年龄、居住地、职业、学历、经济收入等是影响受访者对HPV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H公司1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开展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供水系统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肛拭子、自来水、桶装水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历时4d,共搜索到病例184例,罹患率10.09%(184/1823);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100%)、腹痛(65.76%)、恶心(50.07%)、呕吐(50.35%)、发热(40.21%);市政供水进入蓄水池A、B前余氯为0.17mg/L,浊度正常;蓄水池A供应的综合楼6楼和18楼末梢水浊度分别为11.7NTU和11.5NTU,有臭味,余氯均为0mg/L;4份现症病例肛拭子和5份蓄水池A样品均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而桶装水和蓄水池B均未检出。食用蓄水池A水洗过的水果和用蓄水池A水洗杯子后装桶装水喝是急性胃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6.295,95%CI:4.018~9.862;OR=2.665,95%CI:1.424~4.987)。结论 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是由于污水管道堵塞导致生活饮用水受诺如病毒污染引起的,应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YY基因rs2880412位点多态性与汉族肥胖人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抽取华中地区汉族人群成年肥胖患者410例,按照年龄(±3)、同性别匹配选取410例非肥胖人群作为对照,进行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PCR-RFLP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检出rs2880412位点等位基因A和C,且在对照组和肥胖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A作为参照,等位基因C是肥胖的易感性等位基因(OR=1.29,95%CI:1.06~1.56);检出rs2880412位点基因型AA、AC和CC,其中基因型CC和AA在对照组和肥胖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因型CC在肥胖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后,CC、AC、AC+CC基因型的OR(95%CI)分别为1.74(1.16~2.62)、1.19 (0.86~1.64)和1.32(0.97~1.79)。不同基因型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的TG和LDL-C指标均值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YY基因rs2880412位点C可能与汉族人群肥胖发生存在关联,AA可能与肥胖组人群TG升高和LDL-C降低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我国独居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面向独居失能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4年数据,以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为框架,引入社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独居失能老人的照料未满足状态占比高达63.1%,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孤独感(很少孤独, OR=0.337,P=0.008)、社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OR=2.334,P=0.03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种以上,OR=2.476,P=0.050)是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亟需完善针对独居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着力减少其孤独感,实现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的供需平衡,重点关注患有两种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独居失能老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校新生的睡眠质量及体重指数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对12323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体重过轻、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1.75%、65.70%、9.15%、3.42%,性别、家庭所在地、学校类型及午睡习惯不同,BM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睡眠时间为(7.03±1.04)小时,PSQI得分为 0~17 分,总均分为(5.31±2.63)分,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8.32%;不同BMI分组下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的睡眠障碍检出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707, 95%CI:0.650~0.768)、家庭所在地(OR=1.151, 95%CI:1.053~1.256)、肥胖(OR=1.458, 95%CI:1.187~1.790)、午睡习惯(OR=1.380, 95%CI:1.251~1.522)是新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高校新生睡眠质量问题与肥胖关系密切,合理的体重及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尚巍  郭蕾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8,(23):4408-4411
目的 描述ICU患者家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对内蒙古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7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患者家属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率为33.33%,得分均分为(37.80(5.38)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3个症状中回避/麻木症状最为常见,其次为警觉性增高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004,95%CI:1.185~7.610)、睡眠障碍严重(OR=2.045,95%CI:1.521~2.750)、疾病不确定感高(OR=1.285,95%CI:1.185 ~1.394)是ICU患者家属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对女性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为家属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实行弹性探视制度,加强与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为家属提供全面、准确的患者的信息,以降低ICU患者家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