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的血管疾病,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受累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内沿阻塞静脉有出血、渗出和水肿.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其病因、自然病程和预后尚不十分清楚,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1].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采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该病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眼内出血在临床上是较多见的眼病,由外因(外伤)或内因(高血压病)等引起.常见为前房出血、黄斑出血或视网膜出血等,后者特别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状更为严重.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血液回流堵塞,静脉怒张,动脉硬化.视网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病程时间较长,致使视力严重下降.我院自1978年~1980年,用中药活血化瘀糖浆结  相似文献   

4.
方德喜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30-1731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视网膜静脉的主干或其分支,因某种原因而发生阻塞,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阻塞处远端的静脉扩张迂曲,出血、水肿和渗出的一类眼底疾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也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络损暴盲"范畴.笔者运用目达明方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其效甚捷.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眼底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静脉明显怒张和广泛火焰状出血,视网膜水肿和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笔者1978年10月~1983年10月,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共治疗本病79例(85只眼),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9例,男性42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其中23~30岁3例,31~40岁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制眼内出血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新制眼内出血方(茜草、仙鹤草、蒲黄、川牛膝、石菖蒲、牡丹皮、茺蔚子、三七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45例(46眼)进行治疗,每日1剂,水煎,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远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的改变.结果:治愈6眼,显效20眼,有效12眼,无效8眼,有效率占82.61%.结论:新制眼内出血方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白岩  张伟霞 《陕西中医》2008,29(7):830-831
目的:探讨传统名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门疹患者83例,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分期治疗。结果:中央静脉阻塞的总有效率为72%,分支静脉的总有效率为92%。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分期辨治则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由各种原因而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静脉阻塞,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怒张,受累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为主要特征。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眼视力易于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自2008年6月~2012年1月,笔者在眼科门诊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本病9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9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松  宋聪琳 《吉林中医药》2009,29(8):676-676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自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邸进  陈丽雅  潘玲彩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13-1613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范畴,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因血管壁渗漏或破损引起出血而视力骤降,严重影响视功能。本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择病例均为诊断明确的首次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闫钟蒲  郭英 《国医论坛》2006,21(3):43-44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国内外西医学对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采用手术治疗,对找不到裂孔者则手术无法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好.笔者1995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激光光凝配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整军  范琳 《陕西中医》2005,26(3):232-233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视网膜静脉阻塞 1 30例 1 39只眼采用分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 68只眼接受激光光凝配合临床常规用药。治疗组 71只眼接受激光光凝配合中药 (柴胡、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牛膝、木贼等 )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2 9.4% ,治疗组显效率为 49.3% ,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两组达到最好疗效时间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提示 :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有整体辨证 ,综合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因各种原因而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阻塞,以视力损害、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受累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因其治疗难度大,视力损害严重,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我们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运用中医分期方法治疗本病5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们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合康柏西普治疗气虚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1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1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者;2眼底检查见受累静脉区内视网膜表层出血,视网膜水肿及棉绒斑,阻塞的静脉扩张、纡曲者;3荧光血管造影见视网膜受累静脉充盈时间延迟,血管壁渗漏,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未见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名青年复发性视网膜出血,是一种多发于男性青壮年的视网膜静脉壁的隐匿性炎证,多数患者因反复视网膜玻璃体出血使视网膜前玻璃体内形成结缔组织条索及新生血管而致增殖性视网膜炎,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或因继发视网膜脱离而失明.近年来,我们用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辨证分期为主治疗眼底出血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翠英 《河北中医》2004,26(9):704-705
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均可引起眼底出血,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以及黑影、眼底可见片状、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属中医学云雾移睛、暴盲、视瞻昏渺等范畴。2001—2003年。笔者以辨证分期为主治疗眼底出血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可归入中医“视瞻昏渺”之类。现仅就其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燥热伤阴型护理措施 :①注意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情况 ,因视网膜微血管瘤并非糖尿病所特有 ,在很多眼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慢性葡萄膜炎等亦可出现 ,但在糖尿病患者 ,其出现最早也最多。②予以充分的体液摄入 ,宜多饮水 ,口干舌燥时可食西瓜皮 ,冬瓜、黄瓜、南瓜等。也可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③嘱患者多食蔬菜、粗纤维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每日可吸润肠或番泻叶代茶饮。④燥热偏盛者忌食鱼腥发物。气阴两虚型护理措施 :①激光光凝固然是治标 ,然…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常见病。其特点为视力障碍、视网膜静脉扩张、纡曲、沿静脉附近视网膜有出血、渗出、水肿改变。由于其导致致盲或低视力,发病率又呈日益增高趋势,故越来越被眼科学者所关注。 西医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沈世绩 《天津中医药》1997,14(5):218-219
眼底出血是眼科常见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多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糖尿病及外伤等疾病.可致视力下降,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变生他症,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20.
秦显灿 《山西中医》2005,21(3):47-47
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2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