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的影响。方法治疗或未经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部给予缬沙坦单药80mg,1/d,治疗12周,如患者SBP≥140mmHg或(和)DBP≥90mmHg则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5mg(n=60)或氢氯噻嗪25mg(n=61),1/d,持续24周治疗,共计121人,年龄60~81岁,平均68±9.1岁;前后分别测定CAP以及外周血压(肱动脉血压),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等。结果在调整基线变量后氨氯地平/缬沙坦组CAP降幅显著大于氢氯噻嗪/缬沙坦组(组间差4.5mmHg;95%CI:0.3~10.5mmHg;P=0.03),两组肱动脉SBP降幅却无显著差异(组间差2.7mmHg;95%CI:-2.2~7.6mmHg;P=0.28),在调整平均动脉压(MAP)后氨氯地平/缬沙坦组baPWV降幅显著大于氢氯噻嗪/缬沙坦组(组间差1.3m/s;95%CI:0.8~1.8m/s;P0.001)。结论尽管氨氯地平/缬沙坦组与氢氯噻嗪/缬沙坦组对于降低外周SBP的效应无大差异,但前者降低中心动脉压、改善动脉僵硬度的作用显著大于后者,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的组合可能更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细颗粒物暴露量与动脉血管僵硬度的关系,比较不同细颗粒物暴露量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开滦煤矿已确诊尘肺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尘肺患者累积粉尘暴露量(CDE)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第1分位组(CDE877 mg/m3-y)、第2分位组(877≤CDE≤1 105 mg/m3-y)、第3分位组(1 105CDE≤1 320mg/m3-y)、第4分位组(CDE1 320 mg/m3-y)。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CDE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影响。结果 813例研究对象均为男性,4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2.09、61.32、65.57、72.47岁,ba PWV分别为1 692.51、1 689.25、1 789.96和1 915.55 cm/s。4组ba PWV≥1 725 cm/s的检出率分别为40.3%、44.1%、49.5%和68.6%。偏相关分析显示,CDE与ba PWV呈正相关(P0.05);校正年龄、心率(HR)、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等因素后,与CDE第1分位组比较,第4分位组ba PWV≥1 725 cm/s的风险增加2.61倍(OR=2.61)。结论尘肺患者CDE与ba PWV呈正相关,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2009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进行的横断面研究数据库中的老年人(≥60岁)993例,比较MS不同组分间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NT-proBNP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T-proBNP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老年人NT-proBNP水平≥125 ng/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老年人MS组分中三酰甘油(TG)水平较高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反而较低(32.51 ng/L vs 38.73 ng/L,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NT-proBNP水平与女性、年龄、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eGFR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个数(OR=1.581,P=0.034)是老年人NT-ProBNP水平≥125 ng/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NT-proBNP水平与MS无关;在MS组分中,老年人NT-proBNP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舒张压、甘油三酯呈负相关。MS组分个数是老年人NT-ProBNP水平≥125 ng/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脱氢表雄酮。并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脱氢表雄酮水平显著低于无冠心病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脱氢表雄酮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OR=0.526;95%C I:0.361~0.768;P=0.001),血清脱氢表雄酮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t=3.424,P=0.001,r=-0.415)。控制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后,血清脱氢表雄酮仍然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t=3.424,P=0.001,r=-0.415)。结论:血清DHEA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监测血清DHEA水平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华东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可能影响两者关系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是于2013年7~9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县和东海县、安庆枞阳和望江县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检测研究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并进行baPWV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评估两者间关系。  结果  4278名成年高血压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65.2±7.4)岁,baPWV水平为(1 835.1±383.4) cm/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等危险因素后,血尿酸水平与baPWV呈现正相关关系(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增加(β=20.5 cm/s,95% CI:8.5~32.5,P=0.001)。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三等分组时,相较于第一等分组患者(< 277 μmol/L),第三等分组患者(≥ 349 μmol/L)的baPWV水平增加(β=51.2 cm/s,95% CI:23.8~78.6,P=0.001)。分层分析结果发现,在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 140 mm Hg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baPWV具有更强的关联(交互P值=0.001)。  结论  华东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baPWV呈现正相关关系,血压控制不佳(SBP ≥ 140 mm Hg)人群具有更强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云港农村地区男性高血压人群中饮酒状态与血脂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5月在连云港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的饮酒状况和其他相关变量,实验室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由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评估饮酒与血脂指标的关联.结果 5 574名男性受试者纳入分析.调整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吸烟、体力劳动强度后,与不饮酒者相比,现在饮酒者的总胆固醇(β=15.58,sx=1.30,P<0.001)、高密度脂蛋白(β=8.01,sx=0.43,P<0.001)、低密度脂蛋白(β=7.71,s =1.17,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甘油三酯(β=-0.71,sx=1.88,P=0.7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人群中,饮酒与总胆固醇(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交互作用P<0.001)、低密度脂蛋白(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交互作用p =0.001)升高具有更强的关联.结论 现在饮酒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萍  周琼 《中国校医》2021,35(8):596-599
目的 对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癌症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SCNS-59)调查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观察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病程与SCNS-59得分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和优质护理方案呈负相关(R2=0.216,P=0.005);教育程度、病程及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健康信息需求呈负相关(R2=0.110,P=0.005);年龄与患者照顾与支持需求呈正相关,KPS评分和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照顾与支持需求呈负相关(R2=0.310,P<0.001);教育程度和优质护理方案与患者心理需求呈负相关,病程与临床分期与患者心理需求呈正相关(R2=0.262,P<0.001);病程与治疗方式与患者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呈正相关(R2=0.204,P=0.030);年龄与患者性支持需求呈负相关(R2=0.402,P<0.001)。结论 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相对迫切,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并予以筛查,给予专业的护理照顾和指导,尤其是患者心理需求,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组)和42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清PAPP-A水平,并行双侧颈总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中段收缩末期内径(Ds)和舒张末期内径(Dd)采用M型超声获取,双侧颈总动脉中段内-中膜厚度(IMT)采用QIMT技术获取,并计算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指标[扩张系数(DC)、僵硬指数(SI)、杨氏弹性模量(YE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将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指标与一般临床资料、PAPP-A、IMT、Ds及Dd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PAPP-A升高,右侧颈动脉DC降低、YEM增高(均P<0.05),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DC与PAPP-A、舒张压、高血压孕期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r=0.314,0.318,0.279,均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355,P<0.05);YEM与PAPP-A、IMT、舒张压、高血压孕期持续时间均呈负相关(r=-0.277,-0.394,-0.421,-0.259,均P<0.05),与Dd、年龄均呈正相关(r=0.339,0.26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PAPP-A是DC和YEM的独立影响因素(β=0.331,-0.384,均P<0.05)。结论PAPP-A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存在相关性,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颈动脉弹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肥胖及其不同测量指标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北京市4个社区参加体检的2664名经知情同意的研究对象(男性1379名,女性1285名),平均年龄(53.19±15.73)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应用自动PWV分析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分析不同肥胖指标(BMI、WC、WHR)与cfPWV的关系.结果 2664名受试者中,BMI(r=0.0829,P<0.01)、WC(r=0.2659,P<0.01)、WHR(r=0.2749,P<0.01)与cfPWV均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cfPWV≤12 m/s)、B组(cfPWN>12 m/s),与A组相比,B组的WC、WH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在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C是cfPWV的危险因素,独立于性别、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2h血糖因素存在.结论 该社区人群中肥胖是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不同的肥胖测量指标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不同.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measured by body mass index(BMI), waist circumference(WC), waist-to-hip ratio(WHR)]and arterial stiffness on community populations in Beijing area. Methods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664 subjects(1379 men and 1285 women)aged(53.19 ± 15.73 years, mean±standard deviation), BMI, WC, WHR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measured and 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was measured to assess the arterial stiffness.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e indexes and arterial stiffness. Results We noticed that a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BMI(r=0.0829,P<0.01)and cfPWV, WC(r=0.2659, P<0.01)and cfPWV, WHR(r=0.2749, P<0.01)and cfPWV, in univariate analysis,cfPWV was associated with WC≥85 cm(male)or ≥80 cm(famale)(P<0.01), WHR≥0.90(male)or≥ 0.85(famale)(P< 0.01).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C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fPWV, other than age, gend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DL-C, OGTT2h etc.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obesity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fPWV, which was an early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diseases, among community population in Beijing area. There wer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esity measurement parameters(BMI, WC, WHR)and cfPW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不同体重与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关系,评估超重和肥胖女性人群的高动脉僵硬度风险.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 1年3至12月在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抽取年龄≥20岁的常住女性人群2 921名.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baPWV检测,用baPWV评估动脉僵硬度.采用Logisi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体质指数(BMI)等级变量对高动脉僵硬度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BMI对高动脉僵硬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动脉僵硬度率超重组(37.87%)和肥胖组(47.60%)均高于体重正常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97,P均<0.01);BMI与baPWV呈正相关(r=0.310,P<0.01).高动脉僵硬度率65岁以上组(79.08%)高于20~40岁组(4.04%)和41~64岁组(2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7.30和347.26,P均<0.01).20~40岁组和41~64岁组超重和肥胖女性的高动脉僵硬度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与高动脉僵硬度相关(P均<0.01).调整年龄、静息心率和血压后,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体重正常组为对照,超重组高动脉僵硬度的OR值为2.017(95%CI:1.637~2.486,P<0.01),肥胖组高动脉僵硬度的OR值为2.759(95%CI:1.964~3.876,P<0.01).BMI预测女性人群高动脉僵硬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 (95%CI:0.671~0.715,P<0.01),最佳预测切点为23.42 kg/m2.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女性人群高动脉僵硬度的危险因素,BMI对女性人群高动脉僵硬度的预测界值为23.42 kg/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INCR)对纳入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8例60岁及以上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87例,女71例,对其肾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与ARAS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8例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3.4±7.7)岁,共检出ARAS患者75例,患病率为29.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男性、外周动脉疾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是ARAS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脂血症(OR=1.928,P<0.05)及外周动脉疾病(OR=2.058,P<0.05)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人群中肾动脉狭窄患病率为29.1%,年龄、男性、外周动脉疾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是合并ARAS的潜在危险因素,外周动脉疾病及高脂血症为ARAS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结果 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 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索儿童青少年外周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调查宜兴市7所中小学的学生,3 787名资料完整对象被纳入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男女TBIL的差异,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TBIL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L与血脂异常的风险。结果 6~16岁男生和女生TBIL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均有P趋势<0.05),在7~岁、8~岁和10~岁年龄组,女生TBIL较男生偏高(均有P<0.05)。男生和女生TBIL与高密度脂蛋白正相关(均有P<0.001),与甘油三酯负相关(均有P<0.001);女生中TBIL水平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正相关(均有P<0.001);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后,与最低四分位数的TBIL对象(Q1)相比,Q2(OR=0.690,95%CI:0.568~0.739,P<0.001)、Q3(OR=0.575,95%CI:0.471~0.701,P<0.001)、Q4(OR=0.552,95%CI:0.451~0.676,P<0.001)的对象血脂异常风险降低。结论 儿童青少年TBIL随年龄的增加上升,高年龄组男生高于女生,高水平的TBIL可以降低血脂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中雌激素含量变化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结果 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 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心包脂肪组织(PAT)体积与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因可疑冠心病而接受320排CCTA检查的患者1597例,其中发现存在动脉斑块的患者382例,分别比较1支、2支、3支以及4支冠状动脉病变和无狭窄或管腔不规则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者的PAT体积。同时比较了存在斑块、钙化斑块(CP)、非钙化斑块(NCP)和混合斑块(MP)与无冠心病者的PAT体积。结果:Pearson相关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CP、NCP、MP及多支病变者的PAT体积大于无斑块者分别为(211.4±93.6)cm3、(233.2±95)cm3、(257.3±82.1)cm3及(261.5±101.7)cm3,与无斑块者(173.7±98.1)c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t=7.11,t=9.66,t=11.65;P〈0.05)。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只有PAT体积明显增大是存在MP者的独立预测因子(危害比=4.79(2.03-13.16)(95%CI),P〈0.001)。结论:PAT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AT体积明显增大是存在MP者的独立预测因子,PAT体积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 - 2017年4月乌鲁木齐市204名60岁以上确诊结核病人,根据年龄、性别、民族1∶2匹配对照组,采用SF - 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两组基本信息,采用统计分析系统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结核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结果 SF - 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示除BP维度(z = 1.064,P = 0.288)外,其余维度及PCS、MCS、总评分上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个人收入、独居、饮酒、吸烟、体育锻炼、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对老年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显示个人收入会影响BP和MH维度(F = 4.38,P = 0.038和F = 7.60,P = 0.006),独居是GH的影响因素(与配偶居住F = 9.29,P = 0.003;与子女居住F = 5.92,P = 0.016),吸烟会影响RE、MCS和总评分(F = 4.89,P = 0.028;F = 8.71,P = 0.004和F = 7.21,P = 0.008),冠心病史是PF、RP的影响因素(F = 9.01,P = 0.003;F = 5.74,P = 0.018),而体育锻炼会影响PF、PCS及总评分(F = 29.09,P<0.001;F = 8.62,P = 0.004;F = 6.50,P = 0.012)。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低,相关因素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血尿酸(U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单纯糖尿病组(A组45例)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B组73例),另选取同时段来我院做常规检查的健康居民55例作对照组。比较三组被检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Hcy、HbAlc、U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被检者年龄、性别、吸烟、BMI、TC、TG、LDL-C、HDL-C、UA、叶酸、维生素B12和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Glu表达水平比较,B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HbAlc表达水平比较,B组合并ACS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中合并SAP组、对照组与A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HbAlc和UA是冠脉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cy、HbAlc、U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呈正向关,随着血清Hcy、HbAlc和UA表达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按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0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5例)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72例).记录三组患者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相关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吸烟史、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用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年龄、收缩压、尿酸、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LAD和LVED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性最显著(P=0.001,OR=1.061,95% CI 1.026~1.096).结论 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