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58例诊断明确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腰穿放出脑脊液,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谭飞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45-146,149
目的 总结持续腰大池外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观察置管引流期间的护理问题,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228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后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精神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天数为30 d,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7 d,共发生堵管5例,4例经冲洗后引流通畅,1例重新置管并引流通畅;发生颅内感染1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颅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无一例发生低颅压综合征.所有患者脑脊液由淡红色逐渐转为无色澄清后好转出院.结论 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安全、有效,精心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9例患者在行血肿清除术、止血、解痉、脱水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本组4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恢复良好40例,中残2例,重残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减少,且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38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存活34例,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3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0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行走6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3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4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良好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治疗,有着操作简单,恢复效果良好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运用腰大池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间进行腰大池引流术的2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对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腰大池引流术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结论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较为简单,易于控制,临床疗效显著,所有过程都可以在床边操作,值得在各个级别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动脉瘤术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有效措施,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前循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行颅脑CTA检查,检出动脉瘤52枚。全部病例均选择早期手术治疗,在麻醉后首先进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再行显微动脉瘤夹闭手术。术后22例恢复良好,12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4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死亡2例。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早期动脉瘤夹闭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3年4月21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对患者恶性脑膨出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2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后恶性脑膨出得到缓解,5例患者拔除腰穿引流管后动态复查CT后考虑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恢复良好/中残(GOS 4-5分)13例(62%);重残/长期昏迷(GOS 2-3分)8例(38%);死亡(GOS 1分)0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总结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4例颅脑损伤患者,首先做好解释及心理护理,然后在床边协助医生、麻醉师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向医生了解引流瓶的高度、引流量的控制和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等,做好全方位护理.结果 64例急性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的患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通过腰穿将脑脊液经腰大池引出体外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缓慢、均匀、可控流速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措施.该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等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推广.护理上必须熟练掌握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田琨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736-73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我科208例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析置管引流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208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4~7d,平均5d拔管。所有治疗病例脑脊液由淡红色血性液体逐渐转为无色澄清液体,颈阻症状消失,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者术后意识得到改善,开颅手术的患者骨窗压力显著下降,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复,精心的护理,能使患者病情安全、快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27.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例采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患者进行护理总结,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并进行预防。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接受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治疗的58例患者的治愈率达91.4%。所有患者无脑疝、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有4例患者有引流管不畅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应用腰大池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后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好转。引流1周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109例,占94.8%;术前有意识障碍59例,有53例意识明显好转,占89.8%;CSF(脑脊液)检查红细胞由(+++)转为(-)时长为7~10d,蛋白定量由升高到恢复正常。以治疗2周界定,出现脑积水12例,出现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21例,合并发热3例,颈强直克氏征阳性4例。结论:腰大池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缓解症状,减轻继发损害,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能有效防止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此引流术后第2天再行腰大池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脑室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外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疏通脑脊液循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疗效和护理。对50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因脑脊液异常而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术对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均采用于腰3~4间隙处穿刺置入引流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结果 46例脑脊液漏患者,经持续腰池置管引流10~12 d,除2例全身衰竭死亡外,余4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脑脊液漏者,经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易行,简便的治疗方法,不仅减少临床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对提高疾病治疗的彻底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且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经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之一,对于其术后并发症积极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可靠保证。我们对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积极护理,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合并脑脊液漏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采用以腰大池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脑脊液漏均得以治愈,未出现颅内感染。结论腰大池引流可以有效治疗侧脑室外引流术后脑脊液漏.但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拔管指征,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0例中,采用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结果:手术50例中,3例因3d后再出血死亡,2例术后病情稳定放弃治疗出院,其余45例均存活,其中术后2日意识清醒16例,5日后清醒14例,痊愈45例,好转5例。结论:早期行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是防止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