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至今 ,我院门诊药房先后将Foxpro系统和电子处方系统 (于2002年12月26日正式启动 )应用于配药和发药环节。2003年1月10日 ,我院门诊“医生工作站”正式启动 ,标志着我院处方电子化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踏上又一个新台阶。现将这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特点加以比较。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Foxpro系统和电子处方系统。1 2方法采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 ,根据硬件、软件、操作、流程、处方和功能来评价和分析这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优越性。2结果2 1硬件Foxpro系统采用了奔腾200以上的CPU、32MB可用内存的计算机 ,配以菲…  相似文献   

3.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中文全称就是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受到医学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医务人员的青睐。全国范围已有不少医院安装和应用此系统设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国际标准组织(ISO)近期发布的《体外诊断检测系统一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ISO15197:2013标准),对系统准确度,共识误差网络(CEG)要求以及用户性能评价要求进行了修订,增加红细胞压积和干扰物质的要求等内容。本文重点对ISO15197:2013标准中新增与修订指标的编制依据及其技术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中医生理系统的重新划分寻求中医现代化的突破。方法运用数学的方法表述中西医生理学的集合。结果由于五行属性归类的使用产生新的中医人体生理系统划分。结论五行属性归类法的科学性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应答式释药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成志 《中国药房》2001,12(5):306-307
随着时辰药理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某些药物的作用和某些疾病的发作与时间过程有密切关系[1],这对药物制剂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希望开发出适应人体生理、病理时间节律变化的释药剂型———应答式释药系统 (responsiblesys tem )。目前的应答式释药系统有开环和闭环两种体系 ,开环体系是利用外部的变化因素来控制药物释放 ,称为脉冲给药系统 ;闭环体系是通过自身的信息反馈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称为自调式给药系统。1脉冲给药系统脉冲给药系统不同于按零级释药的控释制剂 ,其目的不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而是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 从免疫和监测两大策略以及发病趋势阐述消灭脊灰的进展。结果 自1994年1月从AFP监测系统和常规疫情报告系统报告1例临床诊断的脊灰病例后,已连续5年未再发生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全市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92.63%~98.44%之间,加强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在85.68%~95.13%之间。1993年以来成功地开展了8次16轮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累计免疫4周岁以下儿童2079803人次,平均接种率达96.90%。1994年以来AFP各项监测指标不断提高,近3年超过了WHO的要求。阳性粪便标本经国家实验室鉴定未检出脊灰野病毒株。结论 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无脊灰野病毒循环,实现了消灭本土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机维修进程中,电源问题容易被忽视。我们以GE8800型全身CT机为例,由于整机的大小部件*百个.组成CT机不少系统如:计算机、磁盘机、扫描控制柜、多幅相机等大多都有自己的电源,通过电源引出的各线路更是不计其数。这都为我们维修设下了障碍.l故障现象CT机启动后一切系统开始运行,CT扫描正常,但是图像不能重建,打开AP(ARRAYPROCESOR矩阵处理机)的电源.系统自动由M级复位.重新进入系统后一切正常,刚刚扫描一层,系统又自动由M级复位,重新进入系统AP又不能重建图像,如此往复.行时系统自动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用系统方法对若干细胞水平的植物生理学难题进行了综合处理,初步提出了异养细胞的能力系统,自养细胞的碳素同化系统以及靶细胞的效应信号系统等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胃电图(EGG)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由于它与胃的生理、病理现象有关,能为许多胃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提供信息,病人乐意接受,很受欢迎,是胃疾患的重要诊断工具。目前我们是通过胃电图仪从体表将胃电信号记录下来,再由医务工作者用目测尺量...  相似文献   

16.
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吕慧侠  周建平 《药学进展》2004,28(3):104-108
介绍近年来眼部给药在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插入剂和植入剂以及给药装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与其它剂型相比,眼用制剂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在研究方面,依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疫苗输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缓释给药、控释给锋芒毕露、靶向给药等制剂新技术在疫苗输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综述了经胃肠道和粘膜等途径输送疫苗的研究进展,其中疫苗缓释输送系统是研究最少在跃的领域之一,这些输送系统的研究对于免疫途径的多样化以及疫苗新剂型的多样化、减少接种次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型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翔  陈燕忠 《上海医药》1998,19(9):23-24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和现代医学、药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一个研究药物传递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新领域——药物控制释放系统(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vstems,CDDS)逐渐成为制剂技术研究的热门。据预测,在10年内,药物控释系统将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 1 液体给药系统 口服液体控释系统(Oral Liquid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简称OLCR)是一种通过液体混悬或乳剂形式供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