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牛、猪等牲畜,布鲁氏菌由它们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人被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盗汗、全身不适,还可发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禽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染疫的牲畜(羊、牛、猪、犬种布氏菌)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布病。2010年经内蒙古呼伦贝尔  相似文献   

3.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布病的动物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牛、羊、猪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病,在世界上有广泛的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布氏菌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浸润人体而出现发热、关节痛、乏  相似文献   

5.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牛、猪、羊和狗。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动物产品或吸入空气中病原体而感染。与动物打交道和接触血液、胎盘、胎儿和子宫分泌物的农民、屠夫、兽医和实验室人员面临更高感染风险[1,2]。布病通常表现为无病灶发热,其中,约30%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是骨节系统[3]。仅1%~2%的布病累及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全球化、工业化和老龄化过程的日益加快,人类健康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旧的传染病布鲁氏菌病的死灰复燃,就是日趋严重的问题。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临床症状为发热,热型呈波浪型,全身及关节痛,淋巴结、肝脾与男性睾丸肿大,女性可见流产史。家畜患布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  相似文献   

7.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将收集的86例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牛、羊等携带的布鲁氏菌传染人,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疾病[1],临床症状以发热、多汗、关节痛、生殖系统改变等为主.2014年4月29日,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报告剑河县太拥镇打莱村1例布病确诊病例,为剑河县建国以来首次发现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2007年3月牡丹江市穆棱市东胜村发生了一起人布鲁氏杆菌病疫情,我们对该起暴发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染病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本疾控中心于2008年共收治50例布病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布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慢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土耳其是该病的高发国[1],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牧区流行较为严重.感染布病的家畜(牛、羊、猪等)是导致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正>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沁源县是全省布病流行较重的疫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曾广泛流行,2000年以后得到基本控制,但2011年以来布病疫情又出现反弹,呈流行趋势,发病数位居长治市各县区首位。2005年列为山西省布病监测县,2013年又列为国家级布病监测县。为调查沁源县布病发生、传播、扩散的原因,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1—2013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全县布病疫情上升明显,为切实做好本县布病防治工作,有效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正常发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2年布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以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布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布氏菌病(下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80年来许多学者为探求预防人群布病的有效制品,经历了由死菌苗发展到活菌苗的过程。近20年来又广泛地开展了纯化菌苗(简称化苗)的研究,但化苗研究的前10年主要是用简单的方法提取粗制品,而1970年以后,由于纯化抗原技术的发展,在制备布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监测工作要求,我县被定为开展人间布病检测工作项目县之一,为全面掌握我县人间布病流行现状,提高人群布病防治知识,遏制布病在我县发病率上升,我们于2010年8月进行了布病监测,现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白云  段炳华 《云南医药》1993,14(6):369-37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畜牧业发展。据1963年云南省卫生防疫站调查云龙、弥渡县在内的16个点,查出马和羊血清阳性率为4.86%,1964年常立纲报道云龙县人布病血清学阳性3例。为了解大理州人间布病感染情况,我们于1991年2月至1992年8月对部份人群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36-637
<正>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铁岭市最早发现人间布病是在1959年,多年来,虽积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但在辽宁省内仍处于较高发病水平。从2005年开始,我市被列为全国人间布鲁菌病固定监测点,开展布病监测工作。我市为农业大市,在农村从事牛、羊饲养人员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与多种疾病具有相似或相近的临床特征,给临床诊断带来难度,尤其在布鲁氏菌病非主要疫源地区,常见误诊病例。明串珠菌常应用于生产发酵乳制品等食品加工,是可导致人体发病的条件致病菌,在人类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其他特殊基础性疾病等特殊条件下,可发生感染。明串珠菌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较少见,现报道布鲁氏菌感染背景下明串珠菌致血流感染1例,以期对临床医师正确诊断布鲁氏菌病及罕见合并感染病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高热、乏力、多汗、关节及肌肉游走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畜及污染物感染[1]。近年来,山西省布病疫情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水平流行,是当地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防止布病疫情进一步发展,需对右玉县布病高发人群进行监测,研究山西省右玉县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杜尔伯特人间布病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多汗、乏力、头晕头痛、关节痛,俗称波状热。杜尔伯特县历史上人间布病曾多次暴发,从1959年有资料记载可查,到现在的布鲁氏菌病监测,现将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