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发性气胸伴发心包积气的情况十分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4岁,突发性左侧胸痛胸闷2d,咳嗽及活动后加重,站立及右侧卧位减轻。门诊以“左侧自发性气胸”收治(住院号257817)。入院体检:  相似文献   

2.
张艺  杨丽英 《重庆医学》2003,32(8):1115-1116
心包积气临床较为罕见 ,本文报道本科于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1例 ,并讨论心包积气的护理要点。1 临床资料患者 ,5 0岁 ,男 ,农民。 1 0月前出现体力下降、纳差、夜间低烧、盗汗。入院前 4d突然发生心前区痛 ,持续性咳嗽时加重。入院时查体 :T38.3℃ ,BP1 2 0 / 90mmHg(1mmHg =0 .1 33kPa) ,颈静脉怒张 ,肝肋下 1cm ,肝颈静脉回流征 (+) ,心界叩不清 ,心音低 ,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HR1 1 5次 /min ,律齐。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肘部静脉压 1 3.5cmH2 O。WBC1 1 .3× 1 0 9/L ,N0 .82 ,RBC2 .5 9× 1 0 1 2 /L。胸片示心包积气 ,左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4岁,因突发胸痛、胸闷2d,于1991年8月9日入院。不能平卧,咳嗽及活动时症状加重,右侧卧位时胸痛减轻。T37℃,P60次/min,R30次/min,BP14/9kPa。患者呈痛苦面容,无紫组。左胸叩诊鼓音,心浊音界缩小,左肺呼吸音减弱,心音遥远,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胸部X钱摄片显示:左侧胸腔积气,左肺压缩30%,纵隔积气,心包腔内积气,左胸少量积液。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低电压,电轴中度右们,顺钟向转位。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抗体(ELISA方法)阳性。OT试验:1:1000。( )。WBC。4.0X109/L,N:0.…  相似文献   

4.
<正> 自发性血气胸是指非外伤性引起的胸腔积气和积血,文献报告其发病率一般占自发性气胸的1.4~5%。最高达12%。本院1981~1984年收治自发性气胸33例,其中血气胸3例,占9.1%,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18岁。参加民兵训练,练刺杀时突感左侧胸痛,向左肩背部放射,干咳,气急,心慌,胸闷6小时入院。体检:唇发绀,面色苍白,血压70/50mmHg,脉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胸部x线检查为左侧液气胸,Hb11.3g,胸穿抽出血液。经  相似文献   

5.
<正> 心包炎、心包积液属内科常见病之一,心包积气确未见报道,查找有关资料亦罕见,现就所见1例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发热10天,伴心前区隐痛,不能平卧,曾用青霉素80万~u,2次/日肌注治疗无效,于1995年3月21日入院,既往无类似病史。 体检:体温39.1℃,脉搏10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7/10.7KPa,精神差,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104次/分,心音低钝,遥远,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一),双下肢微肿。  相似文献   

6.
刘早阳  李海林  冯流辉  鲍观友  高珂 《四川医学》2001,22(11):1089-1089
患者 ,男 ,2 9岁。因饮酒后发生剧烈呕吐 ,随后感右胸疼痛、气促伴发热 ,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 X线摄片示右胸腔积气积液 ,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大量脓液及食物残渣 ,再行空肠造瘘术。此后一直靠空肠造瘘管饲维持全身营养。发病 6月后 (2 0 0 0年 9月 2 2日 )来我院就诊。行食管吞钡摄片检查发现钡剂在 T6平面流入纵隔及右侧胸腔。入院时查体 :T36.6℃ ,P90次 /分 ,R2 1次 /分 ,BP18/ 11k Pa。步入病房 ,慢性病容 ,消瘦。气管右移 ,右侧胸廓变小 ,肋间隙变窄 ,右肺呼吸音减弱。右胸仍置有闭式引流管 ,每日引流出淡黄色浑浊液体 2 0~ …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3岁。半小时前汽车撞击伤急诊入院.检查:T36C,P60次/分,R12次/分,血压测不到,深昏迷,右顶头皮裂伤,活动出血,右区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颈部抵抗,左侧肢体运动差,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左侧胸历经度塌陷,皮下少量积气,左胸里可触及骨接音,左肺少量痰鸣音.左脚腔穿刺少量胸腔积血,无积气.四平,腹肌紧张是权状迎,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头颅CT平扫示“右项、顶、枕硬膜下血肿,右侧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左移”.胸评X线拍片示“左3~7肋骨骨折;左侧血胸”.腹部B超提示“牌…  相似文献   

8.
产气杆菌(肠杆菌属)导致心包感染后大量积气少见,今将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姚××,男性,66岁。因受凉后咳嗽咯痰、气急10天,于1983年1月11日入院。痰白色粘稠,不易咳出,无咯血及呼吸困难。胃纳明显减退,有反复恶心呕吐,无呕血;畏寒,无发热。以往有“溃疡病”史。体检:T36.5℃、P72次/分、Bp90/60mmHg。消瘦,唇无紫绀,两肺呼吸音粗糙,无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慕缥廾飨岳┐?心律规则,心率72次/分,无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肝剑突下5cm,肋下未及,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8.4g;WBC10,300~13,000,N62  相似文献   

9.
徐鹏 《四川医学》2000,21(6):566
患者,男,31岁。因纠纷被杀猪刀刺入右胸呼吸困难40分钟于1999年9月22日急诊入院。查体:急性失血貌,抬入,神志恍惚。P124次/分,R24次/分,BP10/6kPa,气管左移,颈静脉无怒张,心音可闻及,右前胸三肋间距胸骨缘3cm处有6cm伤口与胸腔相通。右胸叩浊,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诊断:右胸穿通伤,右胸内大出血休克。入院5分钟内建立静脉通道,送入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右胸四肋间前外侧切口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右胸腔积血2300ml,积血凝块300g,右侧心包中上分破口4厘米长,心包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延长心包破口探查心脏见右心房近心耳处有2.5cm破口,有…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从1992年至1994年11月收治二例外伤性心脏损伤,均经剖胸探查,心脏修补术后痊愈出院。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病列介绍 患者,男,19岁。因右前胸刀刺伤疼痛出血30分钟急诊入院。体检:T37.O℃,P130次/分,R26次/分,BP10/7Kpa面色苍白,左胸第四前肋间有4cm长的伤口,并有活动性出血,左胸叩诊为浊音,呼吸音消失,心音低钝。血检:Hb88b/L,WBC16×10~9/L,拟以心脏损伤、左侧气胸、失血性休克从急诊室直接入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剖胸发现有大量血液及凝血块,总量约2000ml。吸血时发现心包外上方有1.5cm伤口,血液外溢。切开心包见左心耳中部有1.0cm长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维吾尔族,27岁,以腰及下肢疼痛10天加重1天于200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T36.8℃,P88次/分,R18次/分,血压130/8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腰4-5及椎体旁有压痛,疼痛向左侧下肢放射,右下肢肢体抬高试验(一),左下肢肢体抬高试验40° (+),左侧臀点、窝点压痛(+),腰椎MRI检查示:腰4-5,腰5-骶1椎问盘突出.  相似文献   

12.
杨晓梅 《新疆医学》2003,33(1):68-68
一、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性,60岁,汉族,以“突然口齿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一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梗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9/12kPa,无紫绀,口角左歪,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双肺呼吸音粗,闻及肺底少量湿罗音,心界左侧扩大,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右侧病理征阳性,左侧正常。查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4岁,罗定县人。因高热、咳嗽伴气促、间发性下腹痛1个多月于1986年10月18日收住当地医院,依X线诊断为“支肺炎、心包积气”,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并抽心包积气两次,每次抽出气体340ml,症状改善。近3天患儿症状复发,伴颜面及下肢浮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而于当月28日转入我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18岁 ,学生。因心悸、气促 3个月于 2 0 0 2年 3月 5日入我院。查体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界向左侧扩大 ,心率 90次 /分 ,律齐 ,胸骨左缘可闻及Ⅲ / 6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X线胸片 :左侧纵隔有一巨大阴影突向左胸腔 ,边缘光滑。超声心动图 :左房、左室外侧壁心包腔内可见一 14cm× 12cm液性暗区 ,左房侧壁连续中断 ,范围2 87cm ,膨出部近端可见血流信号 ,中部及远侧血流信号少 ,其内部可见血液淤滞所致的光斑及光点。彩色多普勒在该处见左房血流经缺口进入该透声暗区 ,可见返回信号。术中见心包完整 ,纵切心包 ,心包…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1岁,以剧烈呕吐3天,呕吐物为咖啡色胃液,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诉,于2011年4月入我院.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元气过水声;心电图示ST段下移0.5 mV.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在循环内科住院治疗.住院第2天,患者症状加重.血压85/60 mmHg、脉博137次/分、呼吸35次/分、中心静脉压27 cmH2O;钡餐检查见结肠积气阴影及胃窦、十二指肠上部疝入心包腔内.立即转入心胸外科行开腹探查手术,术中见膈肌自胸骨后向左后方裂开9 cm,破裂处位于心包腔膈肌部分,裂口边缘不整齐,有肌束断裂渗血;部分横结肠、胃窦部和十二指肠上部、部分大网膜疝入心包腔内并压迫心脏;左、右侧胸腔部膈肌未见破裂,心包腔内无血液及渗出液.还纳疝内容物回腹腔,直接间断缝合修补心包腔部破裂口膈肌.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男,38岁,因咯血,胸痛,气短40d于1998年3月29日入院,40d前于阑尾术后4d突然左侧胸痛,气短、咳嗽、咯血,T38℃,当地医院B超示左侧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抗炎、服中药治疗后症状稍缓解。10d前感右侧剧烈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头昏,意识丧失,5min后清醒。当地医院B超示:心脏右房右室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胸片两上肺渗出性病灶。按病毒性心肌炎治疗10d无效,遂来我院。查体:T36.8℃,P98次/min,BP18/10KPa,两肺下部叩浊,呼吸音低,心及肝脾无异常,胸片亦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两上肺渗出性病灶。心电图电轴右偏,ST-T改变。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旭伟  焦惠贤  葛璘 《农垦医学》2005,27(3):246-246
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因右乳房包块增大28年伴疼痛一月入院,患者诉一月前右乳包块约5cm×6cm大小,后肿块迅速增大至15cm×12cm×10cm,伴有疼痛和红肿,于2003年5月13日入我院诊治。查体:体温36.6℃,脉搏7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80mmHg。实验室枪查:白细胞6.4×109/L,淋巴细胞0.45,中性细胞0.55。CT示右乳房多囊性占位。专科检查右侧乳房正中可及15cm×12cm×10cm的质硬包块,境界不清,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右乳房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房未触及肿块。临床诊断:右乳腺包块性质待查。于2003年5月19日行右乳快速石蜡切片及根治术,术中快速石蜡切片报告为:右乳纤维肉瘤,即行右乳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5岁,因外伤后胸部疼痛,右髋疼痛,肿胀,畸形伴活动受限入院. 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胸壁局部压痛阳性,胸廓挤压试验阳性,未触及骨擦音及骨擦感.体温36.6 ℃,脉搏80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压140/90 mmHg.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见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冠状动脉造影剂滞留对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的右冠状动脉造影剂滞留患者22例,同时选取27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影剂滞留和18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作为对照,测定三组患者的静息心率.结果 右冠状动脉造影剂滞留患者较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影剂滞留、冠脉造影正常患者静息情况下心率明显减慢(造影术前63.7±7.7次/分 vs 70.4±7.5次/分,72.5±8.7次/分,P<0.05;造影术后62.1±6.5次/分 vs 72.0±6.7次/分,73.1±7.2次/分,P<0.05).结论 右冠状动脉造影剂滞留可造成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率减慢.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5 4岁。因突发全腹针刺样疼痛 3天 ,于 1994年 8月 5日入我院。既往曾有多年“菌痢”反复发作史。体检 :T 3 8.4℃、P 85次 /分、R 2 4次 /分、Bp 12 /8.3kPa、急性痛苦病容。全腹肌紧 ,压痛和反跳痛 ( + ) ,以左侧上、中腹部最严重 ,肠鸣音消失。腹穿抽出脓性液体 1ml,镜检 :红细胞 4 8~ 5 2 /HP ,白细胞 3 8~ 4 8/HP。腹透提示左中上腹见 3个积气扩张的小肠袢 ,并可见 2个小液平。B超提示右下腹肠腔积液。血白细胞计数 16.4× 10 9/L ,N 0 .93。入院后经抗炎治疗患者腹痛未缓解 ,体温升至 3 9℃ ,手术探查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