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自 1 941年提出骨库概念〔1〕以来 ,异体骨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满意疗效。移植骨愈合是植骨的最终目的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就移植骨成骨效应、免疫反应、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四方面概述如下。1 同种异体骨成骨效应移植骨在宿主部位所起的成骨生物效应 ,主要表现为自身成骨作用、骨诱导作用和骨传导作用〔2〕。1 1 自身成骨作用仅限于自体骨移植。新鲜同种异体骨移植其移植骨存活细胞具有早期成骨能力 ,但因免疫排斥反应 ,移植骨中供体来源的细胞被杀死 ,早期成骨被吸收。骨库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细胞成份多已死亡 ,故不具有成骨…  相似文献   

2.
常温储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常温保存的兔同种异体新鲜骨移植实验研究探讨常温骨库保存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28只,平均兔龄5.6个月,平均体重2430g(2000—3000g)。随机选择一侧桡骨截除1.0cm造成骨缺损模型,再用保存1年的库存新鲜兔骨修复骨缺损,同时将该侧肢体截除之桡骨移植于对侧肢体作为对照组。把2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4、8、12、16周处死,观察放射线、组织学及光、电镜结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4周,无明显骨痴形成;术后8周,植骨两端均有骨痂形成,但移植骨密度高、塑形差;术后12周移植骨与宿主骨已骨性愈合,骨髓腔通畅。结论 常温骨库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的成骨效果经动物实验观察,植骨后无明显排斥反应,成骨生物效应良好,对于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利用骨库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利用骨库保存自体骨修补颅骨缺损12例。在第一次手术中取下减压骨瓣,并妥善保存。在病人去骨瓣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颅骨的手术。结果 12例病人全部达到I期愈合,无感染和皮下积液。术后病人美容效果好,无畸形。术后2年,X线片显示骨质愈合良好。结论 骨库保存的自体颅骨,在颅骨修补采用的骨性材料时应该成为首选。因为是自体颅骨,病人无心理负担,容易接受,节省病人购置人工材料的费用。自体颅骨修补虽然是结构移植,而非存活骨移植,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死骨逐渐被新骨取代,使颅骨再次成为一体,具有人工材料所没有的力学、物理学特性。同时,避免了人工材料修补可能出现的感染、排斥,以及因材料变形导致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深低温骨库建立及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和骨关节在修补大块骨缺损及关节移植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深低温冷冻法和辐照灭菌法保存的异体骨 .临床应用异体骨时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合理选择 ,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 4例 ,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疗效满意 .  相似文献   

5.
深低温骨库建立及同种体骨与关系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保同种异体骨和骨关节在修补大块骨缺损及关节移植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低温冷冻法和辐照灭菌法保存的异体骨,临床应用异体骨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合理选择,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4例,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黄宗贵  宋承铮 《广西医学》1997,19(4):686-688
酒精保存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附4例报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宗贵宋承铮利用酒精保存的同种异体半关节作移植在国内早有报道(1,2),在我区尚未见报道。我院1986年开始建立酒精骨库,并开展同种异体骨移植,其中应用半膝关节移植修复股骨下端骨肿瘤切除后骨...  相似文献   

7.
综合骨库各类骨移植材料的制备、消毒及保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丹  胡蕴玉  袁志  刘建  桑宏勋  刘继中 《医学争鸣》2001,22(22):2038-2042
目的:探讨综合骨库的建立及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制备、保存有关问题,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对各种骨移植材料的需求。方法:作通过总结回顾本研究所综合骨库自1991年建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较系统地介绍有关异体骨(骨段、骨板、骨粒),系列重组合异种骨(颗粒型、大块型、抗感染型)及人工骨(TCP陶瓷、PVPV注射剂)的制备、消毒、保存经验。结果:自建立综合骨库以来,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骨移植材料的制备、消毒和保存方法,将所处理的各类植骨材料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结论:建立综合骨库不但可以满足临床对不同骨移植材料的需求,为临床提供良好服务;同时亦是科研和生产结合一体的重要研究基地,在骨移植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颅脑损伤中去骨瓣减压术,常用来治疗颅内血肿伴有严重脑挫裂伤所导致的脑水肿、脑肿胀,此法目前仍多采用。去骨瓣后,骨瓣如何保存,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外多采用骨库保存,待颅骨成形术时又从骨库取出,行颅骨缺损修补,据报告骨瓣有自溶的趋势。国内曾报告将自体骨瓣保留下来,经煮沸消毒后再行颅骨  相似文献   

9.
自1941年提出骨库概念以来,异体骨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移植骨愈合是植骨的最终目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就移植骨成骨效应、免疫反应、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四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宁金沛  庞彤  梁柱德  谭叙强  黄声乐 《广西医学》2003,25(10):1991-1993
随着现代骨科的发展 ,骨肿瘤的保肢、脊柱畸形矫治、骨缺损的修复等需要移植的骨量越来越多 ,自体骨移植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同时取自体骨需另作切口 ,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失血 ,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病人或家属有时难以接受 ,同种异体骨库的出现为临床解决了这一难题。我院骨科从 2 0 0 0年始在参照国内综合性大型专业骨库的基础上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供应本地区医院临床应用的骨库 ,并应用于临床骨缺损的移植手术 1 0例 ,取得成功 ,疗效满意。1 骨库的建立1 .1 供体的选择和取骨方法 :本骨库的异体骨来源于髋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创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多媒体技术教学结合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的模式在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2010级92名学生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对我院我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几种最常见的病种、最常采用的疾病检查手段、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提出具体问题,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见习的兴趣、培养见习学生对骨肿瘤外科疾病的分析及初步诊断能力。结果 PBL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快初步认识骨肿瘤外科疾病,教学满意度达到了97.8%。结论多媒体技术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见习学生对骨肿瘤外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掌握骨肿瘤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细胞毒性试验与动物实验基础上,选用国内试制的磷酸三钙陶瓷(TPC)粉末,植人4名牙周病患者的6个骨缺损内。结果术后24周内,植入部牙周组织无明显炎症与材料排异迹象,牙周袋均变浅,附着水平均增加。X线片示植入缺损内皆有新骨形成,骨吸收阴影面积减少均效为41.69%,牙槽骨高度冠向净增加为根长的30.90%(p<0.05)。TPC具有促进牙周病骨缺损修复的潜能,TPC材料来源充足,使用与保存简便,能重复消毒利用,可作为牙周植骨术的骨材。  相似文献   

13.
张逵  郭俐  谭雪梅  张蓉 《四川医学》2010,31(10):1425-1427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60例颅骨缺损患者在颅骨修补手术前1d,手术后7、30、60d分别接受1次定量脑电图检查,比较δ、θ、α频段相对功率值。结果修补术后7d,δ频段相对功率值比术前1d明显增多,α频段相对功率值明显降低。修补术后30、60d,δ频段相对功率值比术前1d、术后7d明显降低,α频段相对功率值比术前1d、术后7d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θ频段相对功率值在术前、术后各时段无明显变化。结论颅骨修补术有益于脑功能的改善,脑电功率频谱技术可作为评价修补术疗效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PFNA)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和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在医院健康体检处选择50例无骨折病史的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FNA治疗,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的骨代谢和骨强度指标.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指标中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Ⅰ型(PINP)、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和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86.03±27.78)mg/L]较手术前[(53.97±26.13)mg/L]明显升高(P<0.05);PTH水平[(27.67±11.54)ng/L]较手术前[(51.22±17.65)ng/L]明显下降(P<0.05),略高于对照组[(36.85±12.86)ng/L](P>0.05),25(OH)D3、CTX和OC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均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股骨粗隆间区以及股骨颈区骨强度指标中横截面转动贯量(CSMI)、骨密度(BMD)和截面模量z值(Z)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屈曲比率(B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骨强度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均稍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A治疗后骨代谢增加,骨强度无明显改变,可能由于手术中应力遮挡作用而使髓内钉周围骨有少量丢失,需要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防护措施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正颌外科手术中同期完成下颌骨的塑型手术、上颌骨前壁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1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3岁。均诊断为牙颌面畸形,其中下颌前突或伴下颌骨偏斜畸形13例,双颌前突畸形2例,上颌后缩伴下颌前突畸形3例。对上述病例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的同时行下颌骨的塑型和(或)上颌骨的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颏成型术。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均出现下唇的麻木,但术后1~6个月下唇感觉恢复正常。无牙齿损伤、伤口感染和骨段坏死发生。经过6~23个月的正畸治疗,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协调的面部比例关系及满意的面部轮廓。术后6个月~3年影像检查评估结果表明骨移植成活良好,较少出现骨吸收的现象。结论:在正颌手术的同时进行下颌骨的塑型和(或)上颌骨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是可行的,可增加术后面部的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下颌骨截除的骨质可以用于正颌手术中,避免了其他部位的取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验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缺损高度和体积的精确性,通过比较手术前后CBCT测得的骨密度值来确定其评估牙周再生性手术疗效的检查时机。方法:对9例患者口内的10颗因牙周破坏造成的三壁骨袋进行再生性手术,术前拍摄CBCT和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利用CBCT数据测量骨缺损体积及骨缺损周边区域的骨密度。在牙周再生性手术过程中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在术中充填骨蜡以获得缺损区域的体积。术后6、12、24周再次拍摄CBCT,测量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结果:Wilcoxon检验非参数检验显示,术前用根尖片测量的骨缺损高度比术中测量结果高出(0.822±0.2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CBCT测量结果只较术中测量结果降低(0.150±0.171)mm(P>0.05),可见CBCT测量结果比根尖片更精确。回归分析和Bland Altman图也提示CBCT测量结果较根尖片精确。Wilco xon检验提示,术前CBCT测量的骨缺损体积与术中测量值的差值在0.38~2.83 m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测量的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CT值)在再生性手术后第6、12和24周分别是原骨缺损周边区域的(0.49±0.03)倍、(0.74±0.09)倍和(1.16±0.11)倍,可见术后24周时骨再生区域骨密度更接近术前骨缺损周边区域骨密度。结论:CBCT可以在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精确测量牙槽骨缺损的高度和体积,可选择在术后24周时拍摄CBCT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牙齿作为植骨材料在基础和临床中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现阶段自体牙骨移植材料(autogenous tooth bone graft materials,AutoBT)在植骨之前需要脱矿等一系列处理后方可应用。因此最近有学者将拔除的自体牙牙根(autogenous tooth root,AT-R)塑形后以块状的形式直接用于牙槽嵴骨增量技术中。本文对AT-R作为植骨材料在口腔种植外科牙槽嵴骨增量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水泥分批灌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的OVCF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2例患者进行了骨水泥分批灌注PKP治疗,记录和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伤椎Cobb角和伤椎高度,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VAS、ODI、伤椎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伤椎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9.38%),无椎管内渗漏病例,未发生神经损伤、肺栓塞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的OVCF,骨水泥分批灌注PK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能有效地减少骨水泥的渗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总结1991年2月至2004年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44岁,平均22.1岁。手术方法均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术后腔内用石炭酸、75%酒精灭活。病损切刮术后骨缺损填充采用自体骨10例,异体脱钙骨2例,人工骨4例,骨水泥填塞4例。对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病损术后采用内固定,对于病损较小,不影响骨骼强度者不用内固定。本组15例行内固定术,5例未作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皮缘坏死等手术并发症。其中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6年。11例患者病损区植骨均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一复发。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病损腔内灭活,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