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2例因胸闷、胸痛而疑似冠心病住院患者,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异常者31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正常者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异常者12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者2例。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有必要鉴别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的非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与运动负荷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在辅助诊断心脏x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共63例,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另一组行运动负荷心肌99Tcm-MIBI SPECT显像,评价两种核素心肌显像在诊断心脏X综合征中的符合率.结果 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者35例,有31例出现病变部位的反向再分布,符合率为89%;行运动负荷心肌99Tcm-MIBI SPECT显像者28例,其中有24例出现负荷病变部位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显像正常,符合率为87%.两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能较直接反映心脏x综合征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  相似文献   

3.
核素心肌显像是心脏功能检查的方法之一,可以对心肌存活进行评估,了解缺血或梗死心肌的具体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及新型半导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分析,为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缺血性心脏病及特殊人群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临床分级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可疑患者住院,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3~7天复查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6分钟匀速静脉泵入,腺苷泵入3分钟时静脉推注99MTC-MIBI925MBQ,1·5小时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核素显像左室心肌分为17个节段,心肌灌注分4级。结果63例冠心病患者,平均(63±10)岁,40例得到介入处理,其中28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处理后复查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病变分析以及介入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正常的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ter)基本正常的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进行PPTCM-甲氧基异丁基腈定性分析。其中32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阳性,15例阴性;3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18例阳性。20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冠状动脉造影16例阳性。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互补充,对心电图正常的不明原因胸痛患者应尽可能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造影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最终诊断:冠心病91例,其他心脏病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0例。91例冠心病中,有90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阳性,1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9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阴性。提示:对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和90%。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肌SPECT均阳性者,冠心病确诊无疑;均阴性者,可予排除;单纯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或SPECT阳性者,临床上需细心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需行CABG手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41~76岁),于术前 1 周、术后 4 周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断层显像检查.按冠状动脉分布观察心脏节段室壁运动,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定量分析心肌灌注缺损部分的范围和程度.结果 CABG术后 4 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明显改善,LVEsV,LVEDV显著降低,LVEF等显著增加.术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发现有 63 例(73%)心肌灌注缺损而积和程度由术前 71.4%减少到54.6%,改善约16.8%(P<0.01).结论 CABG 术可明显减少心肌灌注缺损而积,有效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病人进行运动员荷试验及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的价值。方法 :1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病人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4例病人同时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结果 :示运动试验阳性 4例 ,运动耐量增加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示 :1例心肌下后壁放射性缺损、 2例心肌放射性稀疏、 1例正常。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可了解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状况 ,核素心肌显像能准确提供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可预测血管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准确性,分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符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6例年龄>65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相符的患者共7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6例.结论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有高度的一致性,但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有其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对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29例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进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观察其在心肌的分布情况。结果 所有52例患者的显像均有放射性分布异常。DCM组47.8%(11/23)放射性均匀减低,34.8%(8/23)呈花斑样改变;ICM组则96.6%(28/29)有节段性放射性缺损,无花斑样改变病例。若以节段性放射性缺损作为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标准则其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3.3%;若以均匀减低和/或花斑样分布而无完全缺损节段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则DCM组有82.6%的病例符合。结论 ^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心血管造影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6例冠心病可疑患者住院,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3~7d复查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注射液按140ug.kg-1.min-1,6min匀速静脉泵入,腺苷泵入3min时静脉推注99锝-2-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99mTc-MIBI);1.5h后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核素显像左室心肌分为17个节段,心肌灌注分4级。结果:73例冠心病患者中,66例行介入处理,其中32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处理后复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  方法 :回顾总结了 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 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 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18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异常 ,12例有节段性缺损 ,6例未见缺损但可见心肌节段性稀疏。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梗塞的定位与心电图 Q波比较 ,显示病变部位更明确。  结论 :心肌灌注显像提供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损伤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3.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住院患者均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腺苷以0.14mg/(kg.min)的速度外周静脉输入,第3分钟时,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99mTc-MIBI740MBq,1.5h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分析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特点。结果:CAG阳性42例中,心肌核素显像阳性37例(敏感性88%)。18例CAG无明显狭窄,其中13例心肌核素显像阴性(特异性为72%)。前降支病变36例,心肌核素前壁区域低灌注20例,回旋支病变22例,侧壁区域低灌注14例,右冠脉病变28例,下壁区域低灌注27例,右冠脉病变较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的心肌核素显像阳性率高(P0.05)。在应用过程中,腺苷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116例患者均行太动造影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最终诊断;冠心病91例,其他心脏病15例,无器质性心脏者10例。90例冠心病中,有90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阳性,10例无器质性现患者9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患者心肌缺血及预后评价的价值. 方法 97例住院患者,其中男64例,女33例,经临床证实均为有不同程度心绞痛的DM微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均为阴性(无异常和血管狭窄<50%),年龄45~85(57±13)岁.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并对患者预后进行抽样临床随访. 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CAG阴性76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CAG均阴性21例.其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患者预后均较阴性者差,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与缺血面积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DM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电图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缺血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例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患者,应用心肌核素断层显像技术识别心肌缺血及心肌瘢痕。结果10例患者行心肌核素灌注显像,静息与负荷结果显示,7例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无灌注的心肌瘢痕有关;1例碎裂QRS波显示急性心肌大范围灌注不良,提示心肌缺血;1例碎裂QRS波为跨越冠状动脉供血支配导联分布,1例碎裂QRS波无心肌灌注缺损。结论心电图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缺血和/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病变血管部位、血管支数、狭窄程度所作的评估。方法选择116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液按140μg/(kg.min)在6min内匀速静脉泵入。当腺苷泵入3min时经三通管快速静推99m锝-2-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1.5h后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所有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116例患者中,73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其中单支病变22例,两支病变32例,三支病变19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7%、72.1%和65.5%。诊断单支、两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敏感度分别为59.1%、84.4%和89.5%(P0.05)。对管径狭窄为50%~75%组的敏感度为57.1%,管径狭窄≥75%组的敏感度为89.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单支病变、两支病变还是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血管病变的心肌核素的阳性率均高(P0.05)。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17例患者中,有7例病变斑块面积狭窄率50%或管腔面积4mm2,有偏心或不稳定性斑块,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而此7例腺苷负荷心肌核素均为阳性。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的敏感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相关。对重度狭窄和两支、三支病变的患者有较高的敏感度,但对轻中度狭窄和单支病变的患者敏感度较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预测左前降支病变的阳性符合率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且对临界病变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脉造影,根据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3~7天复查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注射液总量为840μg/kg,6分钟匀速静脉泵入,腺苷泵入3分钟时静脉推注99锝-2-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99mTc-MIBI);1.5h后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核素显像左心室心肌分为9个节段,心肌灌注评分分4级。结果:66例患者的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双支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87.5%,28/32)和三支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100%),与冠脉造影阳性率(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为54.5%(12/22),与冠脉造影阳性率(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分别与单支病变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脉介入后心肌核素显像血流灌注改善率为94.1%(32/34),与冠状动脉介入前(0%,0/34)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前病变程度分析以及介入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摄影(CTA)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以心绞痛就诊,同时接受冠状动脉CTA及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检查,并于1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37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78例,年龄38~69(52.4±11.3)岁。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CSF诊断"金标准",与冠状动脉CTA和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联合检查比较,评价联合检查对CSF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检查诊断CSF,其灵敏度为65.6%,特异度为97.1%,漏诊率为34.4%,误诊率为2.9%,总符合率为92.8%。其阳性似然比为22.62,阴性似然比为0.35;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4.8%。采用Kappa检验对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进行检验,Kappa值为0.67,P0.001,一致性较好。结论对于CSF患者,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CTA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CSF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和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的特点.方法 回顾2003年至2009年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17例,分析其~(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放射性分布特点.结果 17例心肌桥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6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和反向再分布.4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75%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7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75%~100%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异常率为100%,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可以导致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75%~100%心肌桥患者均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