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性质,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6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3.41%;26例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23%,革兰阳性球菌占19.23%,真菌占11.54%;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基础疾病、肺部损伤及并发症、休克、持续昏迷、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住院天数≥20 d、留置胃管等是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经积极的治疗后17例患者痊愈,治愈率65.38%,5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5.3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原发病的危重程度是致死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获得性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28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各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8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8.2%,感染组死亡率为38.7%,非感染组死亡率为13.7%;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全麻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综合管理,重点防控,同时提高医护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王萍  王晓琴  赵施竹 《现代保健》2009,(21):178-180
目的了解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为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持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1例,固定护士2名上门随访。根据ADL生活质量评价表及KPS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62例出院患者1年后的ADL评价及KPS评价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但亚低温治疗组发生率稍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对这类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持续专科护理和康复性指导,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上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发生感染性肺炎有58例,感染率为33.5%。高龄、住院时间≥20d、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抗生素激素滥用等为引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P0.001;χ2=10.06,P=0.002;χ2=11.3,P0.001;χ2=9.432,P=0.002;χ2=11.1,P0.001;χ2=4.02,P=0.045)。性别与肺部并发感染没关系(P0.05)。其中各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为呼吸机应用、高龄、休克、气管切开、住院时间≥20d、基础病。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的主要部分(76.6%)。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发生感染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组(实验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2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胸腺五肽静脉滴注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除未应用胸腺五肽外其余治疗相同。两组分别于伤后d1、d3、d7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病人院内感染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T细胞亚群之间比较,伤后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d3、d7除了CD8+细胞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改善T细胞亚群受损情况,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11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一般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综合护理组医院感染率为16.1%,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6±11.4)d;一般护理组为(27.2±1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有密切关系,两组住院时间≥21 d医院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9.4%和54.2%。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做好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进行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在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为31.67%,对照组为86.67%;19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16例,控制率为84.21%,对照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25例,控制率为48.08%;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治疗组患者平均为(7.3±2.9)d,对照组为(14.4±4.5)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为45.00%,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明显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应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谌粮经 《医疗装备》2023,(17):125-127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中心静脉置管(CV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VC相关性感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CV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有16例并发CV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9.51%。两组置管部位、留置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及持续静脉营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部位颈静脉、留置时间≥2周、合并基础疾病及持续静脉营养时间≥18 d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CV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置管部位颈静脉、留置时间≥2周、合并基础疾病及持续静脉营养时间≥18 d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CV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亚低温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失常10%,血压降低10%,呼吸道感染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失常20%,血压降低30%,呼吸道感染20%,电解质紊乱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6月,住院时间>48 h的58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74例,感染发生率12.67%,多发生在住院<2周,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6.49%,其次为泌尿道占22.97%,病原学检查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血糖、白细胞计数、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年龄、住院天数、营养状态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 结论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予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心胸外科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院的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体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10.00%;营养状况、大剂量激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或切开)、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住院天数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积极重视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9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613例,所有入选病例经明确诊断后详细收集和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并充分结合实验室及其特殊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例肝硬化患者中,9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01%年龄大、白蛋白低、住院时间长、有侵入性操作、有并发症、有合并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40岁患者感染率为19.75%,白蛋白<3.0 g/dl患者感染率为19.71%,住院时间≥20 d患者感染率为21.43%,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18.23%,有并发症、合并症患者感染率为18.05%、25.2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感染率为19.61%.结论 只有充分重视引起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积极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防治措施,才能尽可能的将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比率控制在最低范围.  相似文献   

13.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调查1996年4月~2000年12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为25.40%、感染例次率31.85%,医院感染多数发生在入院前2周、占71.43%,感染部位分布:腹腔28例次,下呼吸道16例次,上呼吸道10例次,胆道10例次,其他15例次;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侵袭性操作、AST、胆酶分离与医院感染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重型肝炎易发生医院感染,男性、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186份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类型、住院时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可能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因素;采用x2检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慢性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分别为33.3%、28.5%和20.0%;患者年龄、备皮时间、异体输血、术后引流及住院时间是影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慢性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临床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的配合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prevalence of antibiotic misuse were studied in a 174-bed community hospital in Saudi Arabia over a six-month period. Of 2445 patients admitted, 8.5% developed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rates were highest for nursery (35.8%), intensive care (19.8%), gynaecological (16.2%) and surgical (11.7%) patients. Urinary tract (31.3%), wound (27.1%) and blood (14.9%)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70% of the infections. Staphylococcus aureus (23%)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1%), caused more than 90% of the infections. The majority of the bacterial pathogens (79%) were multi-drug resistant. Over 80% of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prophylactic and/or therapeutic antibiotics, with 53% receiving multiple antibiotics; 72% of the antibiotics were judged to be misused. Both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were mostly misguided and clinically unwarranted. Host- and hospital-associated infection risk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he minimum government cost estimates for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misused antibiotics were US $273 180 and $565 603,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both the high infection rates and widespread antibiotic misusage in the hospital. Such measures should include institution of an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committee and a hospital antibiotic polic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小儿科2008年1月-2011年5月住院的4249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49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62例,感染率为3.8%,10 d~2岁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率最高为68.5%;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分别占46.3%、43.2%,季节与感染发生率相关,多发于夏、秋季节.结论 儿科病房中应注意空气的消毒,加强医院感染防治知识的培训,强化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5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医院感染率为27.6%,例次感染率为34.1%;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为抗生素预防应用、留置胃管、住院天数、年龄等。结论针对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无,可以重点监测这些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3220例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岁者为12.7%、>60岁患者为32.4%,明显高于3~59岁组(8.2%),3组年龄段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28,P<0.01);住院3个时间段5~20、21~40 d和>40 d发生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4%、4.4%和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248,P<0.01);轻度(1.5%)、中度(7.1%)和重度(78.4%)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06.598,P<0.01);气管切开组(68.1%)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切开组(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77,P<0.01);感染部位构成居前3位的分别为烧伤创面、呼吸道和胃肠道.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烧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5.62%;以肺部感染(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居首位,为30例,占60.00%,其次为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占20.00%、12.00%;高龄、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季节、创伤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抑酸剂及激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P<0.05),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护理干预的策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上述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3月DM患者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结果.结果 1180例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120例,感染率为10.1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3例、泌尿系统37例、皮肤及软组织22例、其他18例;具有感染典型表现80例.另40例症状不典型;标本培养阳性78份,阳性率为65.00%,检出革兰阴性杆菌50株,占64.10%,革兰阳性球菌18株,占23.08%,真菌10株,占12.82%;医院感染因素包括老年、DM并发症、侵入性操作、高血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医院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12.50%,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1.60% (P<0.05).结论 DM发生医院感染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增加病死率,应提高DM合并医院感染的认识早诊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