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方法:收集EMs患者的在位及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取纯化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COX-2、PGE2、VEGF蛋白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OX-2、PGE2和VEGF的m RNA的表达。结果:EMs和子宫肌瘤患者分泌期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与增殖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在位及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子宫肌瘤患者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Ms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其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均升高,且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升高更明显,提示在EMs发病中异位病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血管生成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IGF1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s)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R在5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55例卵巢EMs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月经周期对样本进行分期分析。构建IGF1R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至正常内膜的原代细胞,运用Ed U技术研究IGF1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GF1R表达于正常内膜及EMs组织的腺上皮细胞质及胞膜,异位内膜中表达量较高(P=0.014)。增生期正常内膜及异位内膜中IGF1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期异位内膜中IGF1R的表达量高于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36)。分泌期子宫内膜中IGF1R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较正常内膜高(P0.05);增生期正常内膜和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分别为(0.26±0.13)和(0.6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正常内膜的原代细胞中沉默IGF1R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4)。结论:IGF1R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量较正常内膜高,并且参与异位内膜的细胞增殖,提示IGF1R可能通过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VEGF在35例EMs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OX-2及VE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而COX-2及VEGF在EMs在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②EMs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COX-2和VEGF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11;r=0.676,P均<0.01).③COX-2和VEGF在EMs未孕与已孕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OX-2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及其裸鼠模型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征集EMs组及非异位症(NEMs)组各24例,应用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建立EMs裸鼠模型,取建模后5d、15d、30d裸鼠异位病灶,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芳香化酶mRNA表达,EMs组异位病灶(0.894±0.23)表达强于在位内膜(0.685±0.15),P<0.05;阳性表达率(87.50%,83.33%)无差异。NEMs组异位病灶表达强度和阳性表达率(0.920±0.24,95.83%)均高于在位内膜(0.612±0.15,62.50%),P<0.05。两组在位内膜比较,EMs组阳性表达率高于NEMs组,P<0.05。两组异位病灶及各组不同时期异位病灶(EMs组,5d:0.889±0.23;15d:0.990±0.19;30d:0.880±0.29;NEMs组,5d:0.889±0.23;15d:0.905±0.23;30d:0.918±0.22)比较,芳香化酶mRNA表达无差异。芳香化酶蛋白阳性表达率,EMs组异位病灶(95.83%)与在位内膜(91.67%)比较,差异不显著。NEMs组异位病灶(95.83%)高于在位内膜(70.83%),P<0.05。EMs组在位内膜高于NEMs组,P<0.05;两组异位病灶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局部雌激素合成增强在EMs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是EMs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子宫内膜特异性表达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彭丽秀  张怡  周昌菊  曾飞 《生殖与避孕》2007,27(3):186-189,193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1(ING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患者(EMs)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ING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NG1在EMs组异位腺体的表达分别低于在位腺体及对照组(P<0.05),在异位间质的表达低于对照组间质(P<0.05);ING1在EMs组、对照组增生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及在EMs组I-Ⅱ期与Ⅲ-IV期异位腺体和间质间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NG1在异位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中的低表达可能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NG1表达量与EMs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浆中的含量以及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VEGF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浆OPN含量。结果:(1)异位内膜OPN表达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与在位内膜相似,明显高于对照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位内膜细胞大多受挤压萎缩,缺乏典型的周期性改变;(2)VEGF在异位内膜胞浆染色,呈棕色颗粒,表达阳性,其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1);(3)异位内膜组织中OPN、VEGF表达有相关性(rs=0.596,P<0.01)。在子宫肌瘤对照内膜组织OPN、VEGF的表达则无相关性(rs=0.153,P=0.507);(4)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血浆OPN均值46.26±8.72ng/m l(15.54~139.12ng/m l),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P<0.01),后二者无显著差异。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OPN均值81.32±14.41ng/m l(22.72~197.94ng/ml),较内异症患者水平高(P<0.01)。结论:OPN在异位内膜细胞高表达,可能推动异位内膜黏附和侵袭,OPN、VEGF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OPN在盆腔包块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组织的表达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生成活性的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子宫患者 62例 ,其中子宫腺肌病 3 2例 (腺肌病组 ) ,无症状子宫肌瘤 3 0例 (肌瘤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腺肌病病灶 (包括异位内膜及其周围子宫肌层 )或肌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MPIAS 5 0 0彩色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腺肌病组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9 6± 1 4)分 ,分泌期( 11 7± 1 6)分 ;肌瘤组增殖期 ( 8 3± 1 7)分 ,分泌期 ( 10 2± 1 5 )分。两组分别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组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均于分泌期显著增加 (P <0 0 5 )。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11 9± 1 8)分 ,分泌期 ( 13 0± 1 7)分 ,较在位内膜明显增加 (P<0 0 5 ) ,但无周期性变化。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周围子宫肌层VEGF组织学评分 ,增殖期 ( 9 5± 1 3 )分 ,分泌期 ( 8 7± 1 3 )分 ,较正常子宫肌层的增殖期 [( 4 8± 1 9)分 ]、分泌期 [( 4 5± 1 4)分 ]明显增加(P <0 0 1)。结论 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周围肌层VEGF表达显著增强 ,提示血管生成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蛋白Bcl-2,Bax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11月~200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基因蛋白Bcl-2、Bax在无FAts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与卵巢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Bcl-2、Bax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①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Bcl-2的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Bcl-2在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无EMs者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Bax在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都强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比对照组子宫内膜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卵巢EMs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EMs者不同,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弱,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存和发展、凋亡基因蛋白Bcl-2与Bax在维族和汉族卵巢EM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6)。  相似文献   

9.
COX-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 2 (COX 2 )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 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COX 2mRNA的组织定位和表达强度。结果:COX 2mRNA均以腺体细胞胞质表达为主,细胞核少量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中COX 2mRNA表达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分泌期(P <0 .0 1 ) ;EM组COX 2mRNA在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COX 2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对COX 2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和midkine(MK)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5例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研究组)以及25例非EMs妇女子宫内膜(对照组)为样本,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TN、MK mRNA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在位内膜中PTN和MK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内膜PTN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s在位内膜中PTN、MK mRNA表达与内异症的临床期别呈正相关。无论增殖期或分泌期,EMs在位内膜中PTN、MK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PTN和MK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IL 18的表达 ,探讨IL 18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对照组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和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IL 18蛋白的表达位置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标本IL 18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阳性 ,内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IL 18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1.0 5±0 .4 0、0 .77± 0 .39,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 (1.6 5± 0 .6 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子宫腺肌症组IL 18mRNA表达水平为 1.6 3± 0 .6 0 ,与对照组子宫内膜IL 18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 18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IL 18mRNA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的低水平表达 ,可能是影响内异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表达,探讨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侵袭、种植的关系。方法: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RL-3和MMP-9在31例EMs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2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结果:PRL-3与MMP-9表达的强弱顺序均为:EMs组异位内膜>EMs组在位内膜>对照组子宫内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的异位内膜PRL-3及MMP-9表达强度均高于Ⅲ~Ⅳ期(P<0.05),但在位内膜二者表达强度在不同临床分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组异位内膜的PRL-3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位内膜的PRL-3与MMP-9表达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RL-3和MMP-9可能与EMs的侵袭、种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孕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异症治疗中“孕激素耐受”影响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巧克力囊肿组织,其中6例同时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13例正常内膜组织,采用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亚型hPR-A+B和hPR-B的基因表达。结果:巧克力囊肿组织中总PR和PR-B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和EMs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巧克力囊肿组织中PR-B/PR-A+BmRNA的比值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R和PR-B/PR-A+BmRNA的比值降低可能与EM治疗中“孕激素耐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EMT(15例)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对照组(15例)子宫内膜中VCAM-1、ICAM-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EMT组(44例)与对照组(28例)中可溶性VCAM-1(s VCAM-1)和可溶性ICAM-1(s ICAM-1)的水平,并对VCAM-1、ICAM-1在不同组中的mRNA、蛋白及血清中的表达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EMT异位内膜组VCAM-1、ICAM-1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在位内膜组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MT异位内膜组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在位内膜组VCAM-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EMT在位内膜组ICAM-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MT患者血清中s VCAM-1和s 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中s ICAM-1水平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升高(P0.01)。4EMT异位内膜组组织中VCAM-1与ICAM-1在mRNA、蛋白表达及血清中的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异位内膜的VCAM-1和ICAM-1的表达异常可能在EMT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ICAM-1与VCAM-1在EMT中可能具有各自的信号通路及蛋白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MMP 2 ,MMP 9)的表达特点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 30例 (研究组 )、子宫肌瘤 2 1例 (对照组 )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MMP 2、MMP 9的表达强度。结果 :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内MMP 2、MMP 9的表达呈阶段依赖性 ,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在整个月经周期中 ,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内膜中MMP 2、MMP 9的表达均持续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MMP 2、MMP 9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 ,在位及异位内膜上MMP 2、MMP 9的持续过度表达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86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其中Ⅰ~Ⅱ期内异症患者25例,Ⅲ~Ⅳ期内异症患者61例)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及30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中Hpa mRNA和Ang-2 mRNA表达.结果(1)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3/86)和55%(47/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为27%(8/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1/86)和65%(56/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Ang-2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33%(10/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1/25)和32%(8/25),明显低于Ⅲ~Ⅳ期内异症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9%(42/61)和64%(39/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5/25)和64%(16/25);Ⅲ~Ⅳ期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6/61)和66%(40/61),不同期别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Ang-2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组织中Hpa mRNA与Ang-2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 mRNA和Ang-2 mRNA均呈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测Hpa和Ang-2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何清  张怡  赵延华 《生殖与避孕》2012,32(6):372-376,387
目的:探讨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AM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OXL1、TGF-β1的表达,并对其蛋白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OXL1在AM异位内膜组、AM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OD)值分别为:0.22±0.10、0.15±0.09、0.15±0.06。AM异位内膜组LOXL1的表达高于AM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P<0.05),而AM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LOXL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TGFβ1在AM异位内膜组、AM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2、0.16±0.03、0.15±0.02,AM异位内膜组TGFβ1的表达高于AM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P<0.05),AM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间TGF-β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M异位内膜组LOXL1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2,P<0.05)。AM在位内膜组LOXL1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0.24,P>0.05)。LOXL1在子宫大小>孕12周及腺肌瘤>5 cm的AM异位内膜组表达强于子宫大小≤孕12周和腺肌瘤≤5 cm的AM异位内膜组(P<0.05),LOXL1的表达量与患者痛经与否、月经量差异亦无明显关系(P>0.05)。TGFβ1在AM异位内膜中表达与患者痛经、月经量、AM病灶大小的差异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OXL1、TGFβ1在子宫腺肌病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Efp、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fp、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fp、VEGF和bFGF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结果:Efp mRNA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量为1.12±0.47,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 mRNA在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的表达量分别为3.20±0.45和2.51±0.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FGFmRNA在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的表达量分别为6.43±0.73和3.46±0.6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Efp和bFGF mRNA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Efp mRNA在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低于高分化的表达,而bFGF mRNA的表达则相反。Efp、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与mRNA一致。结论:VEGF和bFGF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Efp和bFGF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变化提示可能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1(TT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8例根据美国生育学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法,诊断为内异症患者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标本38份、腹膜红色病变标本16份及同期在位内膜35份组织作为研究组,以及非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20份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上述不同组织中MMP-9mRNA及TIMP-1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两组所有标本均有TIMP-1mRNA表达,部分标本有MMP-9mRNA表达。研究组中,卵巢异位囊肿及腹膜红色病变组织MMP-9mRNA表达率分别为45%及56%,表达强度分别为0·46±0·22及0·33±0·12;同期在位内膜MMP-9mRNA表达率为57%,表达强度为0·49±0·28。卵巢异位囊肿、腹膜红色病变及同期在位内膜组织TIMP-1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1·67±0·79、1·45±0·68及2·31±1·21,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位内膜及对照组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57%及45%;表达强度分别为0·49±0·28及0·29±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位内膜及对照组TIMP-1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31±1·21及2·40±0·89。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MMP-9mRNA的表达增强,促进了内膜的异位种植。异位内膜TIMP-1mRNA的表达减弱,可促使内异症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