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敏  李宏  罗琴 《现代肿瘤医学》2023,(13):2546-2552
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的第二位死亡原因。在精准治疗时代,既往标准癌症治疗手段已证实与VTE形成密切相关,如手术、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等。当代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or its ligand, PD-1/PD-L1)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为治疗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应用日趋成为常态并已成为指南推荐。然而,由ICIs诱导的各种非靶向自身免疫表现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不容忽视,其诱导的全身炎症对止血系统的影响迄今尚未得到适当研究。因此,临床医生非常有必要加强对ICIs相关VTE不良事件的认识。本文就ICIs相关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中免疫治疗相关静脉血栓的一级预防及精准治...  相似文献   

2.
我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中肺癌均高居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5%以上, NSCLC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近十几年来,NSCLC相关临床治疗取得巨大突破,代表性治疗新方案即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式成功发挥治疗作用前提和关键则是精准选择NSCLC患者治疗优势人群。分子影像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着眼于生物过程基础变化而不是生物变化最终结果,进而实现精准选择治疗优势人群、分子水平精准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进行预后评估等目的,对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意义重大。该文综述分子影像在NSCLC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开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肺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肿瘤生物治疗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其涵盖的范围已从经典的免疫治疗或生物反应调节(BRM )治疗 ,扩展到基因治疗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分子靶向治疗。经典的免疫治疗也在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基因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2 0 0 3年 8月第十届世界肺癌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聚集一堂 ,交流了肺癌研究的临床和基础的进展。其中有不少论文涉及到肺癌的生物治疗 ,特别是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是此次大会有关生物治疗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本文就肺癌生物治疗的研…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有差异,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模式的优化,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一定改善。新辅助治疗是指对潜在可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先给予术前抗肿瘤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通过术前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并且可以杀灭患者机体中循环肿瘤细胞及微转移病灶,令患者远期生存获益。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已被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因此,有临床试验尝试将以上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于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本文针对新辅助靶向及免疫治疗对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疗效、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予以综述,并探讨新辅助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肺癌仍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传统放化疗疗效有限,肺癌治疗新药物和新方案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过去20多年,随着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临床疗效不断刷新,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从中获益。肺癌治疗方法日新月异,是实体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排头兵”。本文梳理了肺癌精准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脑膜转移(LM)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临床症状表现严重,预后差。近几年,在脑膜相关的临床动物模型的建立、脑脊液遗传特征谱、脑脊液液体活检等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但LM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LM的治疗仍然是NSCLC诊疗的一个难点。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局部放疗、鞘内灌注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LM的疗效仍不满意。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是一个治疗难题,传统治疗方式存在局限性。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逐渐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其对脑转移亚组的疗效也得到一定证实。脑部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一种思路,尽管指南未明确提及联合方式,但从分子机制及小样本研究来看,其组合方式倾向于推荐同步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疗效优于单药,不良反应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全文主要阐述免疫疗法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化疗、放疗以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所带来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范典  郑博豪  周圣涛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1):1100-1107
宫颈癌患者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得益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的使用,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肿瘤分子分型从分子层面对宫颈癌进行亚型划分,可进一步区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适应人群,有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现针对宫颈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其分子分型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生物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鼻咽癌的生物治疗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该文就主动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免疫调节剂、分子靶向治疗及生物化疗等生物治疗手段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肺癌靶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每一种分子分型的发现都会带来相应靶向药物的研究。2004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现,为我们带来了EGFR突变高度敏感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2007年棘皮类微管相关样蛋白-4-间变型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出现为肺癌的分子发展带来了新的有效靶点。目前多个肺癌分子靶点及其靶向药物正在研究中。本文旨在回顾并总结肺癌分子分型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一线放化疗非常敏感,但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SCLC二线治疗进展缓慢,拓扑替康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二线标准治疗药物.大量关于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大多疗效欠佳.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靶向Delta样蛋白3的抗体药物耦联物r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T)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似乎为分子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新的治疗手段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每年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更新《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该指南系统介绍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因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治疗中晚期肺癌主要以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肿瘤耐药是临床上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自噬相关分子参与机体生理病理众多过程而且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本文主要综述在肺癌化疗和靶向药物耐药的过程中自噬相关分子发生的改变,旨在阐明自噬与肺癌耐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肺癌仍然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以上。围手术期NSCLC辅助免疫治疗和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临床研究推陈出新。靶向治疗方面,罕见及难治性肺癌靶点探索和药物研发持续推进,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发方兴未艾,有望开辟肺癌诊疗新途径。NSCLC诊疗逐渐步入精准化、规范化时代。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方面,免疫联合新方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回顾2022年度NSCLC治疗领域的临床进展,阐述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肺癌的驱动基因图谱日渐细化,致癌分子机制及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靶向或免疫药物的开发和优化路径趋于成熟。作为肿瘤学顶尖学术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每年汇集大批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主要聚焦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拟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两个方面对2023年ASCO大会报道的NSCLC研究进展进行重点摘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最佳治疗模式仍存在争议。如何将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合理的应用于这部分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NSCLC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最佳治疗模式仍存在争议。如何将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合理的应用于这部分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NSCLC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存期。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肺癌脑转移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于肺癌的致病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针对性的治疗模式不断出现,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未来几年,可手术肺癌患者的优化诊疗、肺癌患者新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策略、克服肺癌耐药治疗模式及新的肺癌精准检测手段是未来几年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