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手术证实为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自1988年至2005年通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共13例。其中叶内型11例(84.6%),叶外型2例(15.4%)。术前确诊2例,拟诊2例。1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的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X线、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肺隔离症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仅8例于术前确诊,余者误诊为肺囊肿6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大泡和肺癌各l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诊,2例为叶外型,其余为叶内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隔离症在临床较罕见,易误诊,一些影像学特征可提示肺隔离症的诊断,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仅8例于术前确诊,余者误诊为肺囊肿6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大泡和肺癌各l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诊,2例为叶外型,其余为叶内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隔离症在临床较罕见,易误诊,一些影像学特征可提示肺隔离症的诊断,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及术中大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7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3年3月-2006年10月治疗肺隔离症7例,术前6例行增强CT检查,其中2例见异常血管进入病灶诊断为肺隔离症,4例误诊而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行MRI检查并确诊.叶内型6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1例,行隔离肺切除.病灶5例位于左肺下叶,1例位于右肺下叶,1例位于左肺上叶.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肺隔离症术前误诊率高,提高术前诊断率及肺下叶切除术中想到可能存在肺隔离症,是预防术中大出血的关键.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及术中大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4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治疗肺隔离症14例,术前12例行增强CT检查,其中4例见异常血管进入病灶诊断为肺隔离症,8例误诊而术中出现大出血。2例行MRI检查并确诊。叶内型12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2例,行隔离肺切除。病灶10例位于左肺下叶,2例位于右肺下叶2例位于左肺上叶。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肺隔离症术前误诊率高,提高术前诊断率及肺下叶切除术中想到可能存在肺隔离症,是预防术中大出血的关键。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辉  李保庆  刘俊峰  姜涛  张葆勋 《河北医药》2009,31(19):2596-2597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23例,7例术前强化CT发现异常血管影而确诊,叶内型18例,叶外型5例,肺叶切除18例,隔离肺切除5例。结论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6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肺隔离症极易误诊,常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好发部位为肺下叶基底段,以左侧居多。手术治疗时需仔细处理异常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2例经手术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左下肺16例,右下肺6例,病变全部位于下叶基底段;21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例患者行肺叶局部切除术。22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6例患者经随访,生存良好,无复发。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主要诊断方法是CT血管造影,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分类及外科治疗。方法对9例临床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病例9例,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19—46岁,叶内型8例、叶外型1例,病变位于左肺7例,右肺2例,术前确诊率55.56%,均经手术治愈。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治疗为主,识别发病部位、查找处理隔离肺异常血管为术中关键,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5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2例,肺隔离症2例,胸腺瘤1例。结果均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肺隔离症发病率低,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和遗漏,增强CT三维重建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因其可引起胸痛/感染/及咳血,甚至发生癌变,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肺隔离症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我科近2年确诊的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隔离症大多数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2病例均确诊,主要诊断手段为胸片、螺旋CT平扫+增强及DSA。1例成功行介入治疗,术后无复发。结论肺隔离症极易误诊,诊断方法主要为胸片、螺旋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螺旋CT增强扫描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本症最佳治疗方法,近年来介入治疗为微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肺隔离症7例临床分析福州肺科医院林铿强林开曦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在诊断上较困难,常误诊。手术时常因病肺有异常血管进入,易发生术中并发症。现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肺隔离症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叶内型肺隔离症(以下简称叶内型)5例,年龄8~15岁。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和(或)手术诊断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 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6.3岁;病程中位数为4.2个月;7例术前诊断为叶内型肺隔离症,1例诊为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1例诊为后纵膈肿物伴肺部炎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7例行常规开胸手术,1例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1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4个月,术后均生存良好,均无复发及死亡。 结论 叶内型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征,容易漏诊及误诊;肺增强CT、三维重建及胸部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目前多采用VATS病变肺叶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异常供血动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分类、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15例肺膈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部肺隔离症患者中,11例术前确诊,术前误诊支气管扩张2例,肺囊肿肺脓肿各1例。均手术治疗,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3例,均未生活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螺旋增强CT和CTA等非侵袭性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临床上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最佳方法,胸腔镜手术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肺隔离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肺隔离症的诊治进一步加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5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献复习。结果:自1991年-2001年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例肺隔离症,发病率占同期手术的0.42%。叶内型5例(100%),其中合并叶外型1例(20%)。4例咳嗽,2例咳痰,3例咯血,2例合并感染和1例发热。结论:肺隔离症并不是很少见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CT,也可支气管碘油造影或选择性动脉造影。治疗主要为外科肺叶切除,但手术已不是唯一方法,国外用栓塞供血动脉治疗肺隔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长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44-545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临床分型对于诊断的意义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隔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病理分型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中的可供临床应用要点。结果肺隔离症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叶内型多于叶外型,左侧多于右侧,B超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意义有限,血管造影是金标准。全组病例均行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P<0.05)。结论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分型对于该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借用辅助设备采取综合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肺隔离症(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主要特征为胚胎期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不具备肺的功能。因此,肺隔离症又被称为"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本病发病率较低,误诊率较高。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对17例肺隔离症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现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  相似文献   

18.
肺隔离症11例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特征,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对11例手术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和肺部影像学表现及手术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以反复肺部感染为特点。病变位于双下肺叶后和(或)内基底段。病变表现以囊性、实变,支气管扩张为主。手术中均见有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行肺叶切除术。结论对双下肺叶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血患者,应想到肺隔离症的可能,行强化胸部CT和动态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切除,处理异常血管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疾患,其肺外型虽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膈疝、消化道畸形等先天性畸形,但合并食管癌罕见。我院为1例肺隔离症合并食管癌的患者实行了同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肺隔离症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2例患者无症状;其余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和胸闷.4例术前诊断;其余18例术前误诊为肿瘤、囊肿、支管扩张或脓肿或肺炎.影像检查显示左下叶病变15例,右下叶病变5例.叶内型19例,叶外型3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肺隔离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增强、CT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显示异常动脉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肺隔离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