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以及胸腔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声电导仪行局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水吸收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我院1990年至2005年128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激素+抽胸水的方法,治疗组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肌肉注射+胸腔内注射代替激素.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胸水吸收、是否出现胸膜肥厚及包裹性积液.结果 治疗、对照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对照组病人在2个月、4个月、6个月末治疗的显效率(未发生胸膜肥厚及包裹性积液)分别为84.4%与62.5%、93.7%与75%、96.8%与78.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肌肉注射+胸腔内注射能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包襄性积液的发生率,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优于激素.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若在6周后吸收,胸水中纤维蛋白开始广泛沉积,粘连,因此强化期要加强抗结核的化疗,加用激素递减疗法,配合胸腔抽液,能促进胸水吸收,减轻病人的症状,预防胸膜粘连和肥厚。为探索加快胸水吸收的方法,对63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分别采用2种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胸腔注入抗痨药物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治疗意义。方法选取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初治化疗方案,治疗组35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注入抗痨药物,对照组30例予常规胸腔穿刺术(每周2-3次)。观察两组胸水吸收情况,胸膜增厚粘连及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及结核中毒症状缓解快,未发生胸膜明显增厚、分隔及包裹积液,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MRC分级为Ⅱ类和Ⅲ类的17例重症结核性格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五联常规抗结核治疗患者,治疗组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抗结核治疗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同步血糖比值,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患者发生可逆的利奈唑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可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特点.方法 选择2010-2014年在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0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胸水吸收慢,胸膜增厚多,合并症多,治疗有效率低(73.3%),血糖控制不良影响预后.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佟淑兰 《现代保健》2011,(28):119-120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HREZ/4HR加大剂量激素递减。B组在A组方案中加用2个月氧氟沙量辅助治疗。4周后疗程结束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及胸液吸收、胸膜粘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短程化疗强化期加用氧氟沙星,具有胸腔积液吸收快、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低,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医师进修杂志》1982年第5期刊登了陈达庄医师《结核性胸膜炎》一文。该文在结核渗出性胸膜炎治疗方面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对改善症状、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防止胸膜增厚和提高治愈率等有好处”。另外,在《医师进修杂志》1982年第10期刊登的《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又再次提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观点。此种论点作为座谈纪要的形  相似文献   

9.
苏伟明 《现代保健》2011,(36):40-41
目的观察左氧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和吡嗪酰胺(z)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沙星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显效例数、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氧沙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好发于青壮年,易致胸膜增厚。应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症状不典型,胸水吸收慢,容易导致胸膜增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100例结核性胸膜炎伴发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胸腔穿刺抽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3月后胸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胸水包裹、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气胸)。结果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缩短,治疗后第3月胸膜厚度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易操作、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粉祥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77-2278
目的观察胸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方法对198例胸膜腔积液500 m l以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随机选择106例为治疗组,9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化疗加抽胸液和胸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对照组:常规化疗加抽胸液。结果临床症状改善,血沉恢复正常天数、临床治愈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胸液吸收时间和抽胸液次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膜腔积液在500 m l以上,被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胸膜腔穿刺抽胸液后向胸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在临床应用上可行。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CT引导穿刺抽液注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药对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抽液组30例90个病灶,对照组30例87个病灶,抽液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并CT引导下穿刺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次,容积较小的注入患者能耐受的量,但浓度不变;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CT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积液疗效满意,优于常规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评价胸腔置管持续引流胸水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住院70例确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全身抗痨治疗加强的松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对照组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抽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胸水引流总量、吸收时间、胸穿手术时间以及胸膜反应、气胸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胸水引流总量、胸水吸收时间、胸穿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胸膜反应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置管治疗较传统穿刺抽水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胸水gene-Xpert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6例,入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而不能确诊,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胸水gene-Xpert检查,计算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胸水gene-Xpert检查及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联合胸水gene-Xpert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86例患者经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有66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胸水gene-Xpert检查40例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联合胸水gene-Xpert均提示结核者28例,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提示慢性炎症改变而胸水gene-Xpert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者12例。胸腔镜下活检联合胸水geneXper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为81.94%、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80.23%。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胸腔镜下活检和胸水gene-Xpert单独诊断。7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予抗结核规范治疗,随访未再复发。结论对临床常规诊断方法难以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疑似患者行胸腔镜下活检联合胸水gene-Xpert检查,可快速、准确得到确诊,可有效指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及早开展抗结核化疗,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及减少胸膜增厚后遗症。[方法]随机抽样分为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用0.9氯化钠作为胸水稀释液,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结果]两组对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吸收治愈率,治疗组81.6,对照组50;胸水10d以内吸收者,治疗组50,对照组14.7;胸膜增厚,治疗组16,对照组44.1。[结论]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肺止咳胶囊加抗结核组合板药治疗肺结核少量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8例少量咯血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益肺止咳胶囊加抗结核组合板药)和观察组(脑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加抗结核组合板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益肺止咳胶囊与抗结核组合板药联合使用止血效果好,有效率达92%。结论益肺止咳胶囊与抗结核组合板药联合使用治疗肺结核少量咯血在较短时间内能迅速止血,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武凤华 《现代保健》2013,(20):19-20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结合的方法,比较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药和单用抗结核化疗药两组方案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结核中毒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胸腔积液减少程度等指标。结果: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组在症状、体征、检查结果上明显好于单用抗结核化疗药组。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益肺止咳胶囊加抗结核组合板药治疗肺结核少量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8例少量咯血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益肺止咳胶囊加抗结核组合板药)和观察组(脑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加抗结核组合板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益肺止咳胶囊与抗结核组合板药联合使用止血效果好,有效率达92%。结论益肺止咳胶囊与抗结核组合板药联合使用治疗肺结核少量咯血在较短时间内能迅速止血,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并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胸腔内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胸膜厚度、胸水吸收及胸膜黏连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能够促进胸腔积液吸收,使胸膜肥厚减轻、黏连减少,可以缩短静脉导管在胸腔内留置时间,该方法不良反应较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