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中多媒体法在择期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访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8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拟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于术前1 d护理访视。观察组集中应用多媒体演示访视内容,集中互动回答问题和心理干预。对照组以一对一的口头交谈方式告知相同内容。两组患者均于访视后及术后第2天进行焦虑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床位医师满意度评分;记录访视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压和心率;统计两组患者访视所用的人力成本。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术中心率及血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床位医师满意度评分和人力成本节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与术后的血压和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多媒体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家属和医师的满意度,节约人力成本,可操作性强,内容形式规范化,患者及家属参与积极,有利于提高术前访视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多媒体术前访视和中药干预降低术前监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探讨多媒体模式术前访视的可行性。方法 术前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多媒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天护理访视。多媒体组;用多媒体模式行心理干预及中药干预。对照组:口头交谈访视告知相同内容。2组患者均于三术前访视时和手术开始前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评分、次日睡眠质量(sleep quality score,SQ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并记录术前1天(T1)、手术开始前(T2)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多媒体组手术开始前T1,T2, MAP,HR变化不显著,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媒体组手术开始前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SQ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多媒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媒体模式和中药香袋可有效地减轻术前患者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作为一种新型术前访视模式,操作性强,内容和形式以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访视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凤  林娟 《全科护理》2021,19(6):773-775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在日间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日间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对手术室护士基础护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可降低日间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缩短术前访视时间,有利于降低因生理应激反应而导致的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提高日间手术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护士参与访视在膝关节镜检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行膝关节镜检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由主治医生及家属行常规术前谈话,术后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手术护士参与访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入室5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护士参与访视应用于膝关节镜检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心理因素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中访视方法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6月的20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集中访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焦虑程度、访视前和访视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术前访视后的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5;心率,P0.05);访视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中访视方法能更好地降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使其血压、心率等生理应激水平趋于平稳,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减少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癌手术的1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行术前访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2例未行术前访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访视前和入手术室后的焦虑值、心率的变化和术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焦虑评分、心率,对照组患者访视前和入手术室后的焦虑评分、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访视前和入手术室后的焦虑评分、心率,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焦虑评分、心率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探讨,得出肝癌患者行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维持正常心率,提高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髋置换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47例病人分为实验组(接受术前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访视),并测量访视前后病人的焦虑值,血压、心率。结果:访视后两组病人的焦虑值、收缩压、心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因疾病、手术所致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麻醉和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进行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访谈前后焦虑评分、血压和心率,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第1次访谈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2次访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血压和心率优于对照组,术后回访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有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稳定患者生理指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患者仅由病房护士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访视,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情绪稳定,能有效地控制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使患者最大限度地配合医生,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相关视频在术前访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语言交流访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手术视频进行术前访视。评估2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且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访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术视频进行术前访视可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手术室护士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前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焦虑,减少收缩压及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8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访视,观察组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时与进入手术室5min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收缩压、心率及对术前访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前访视时,两组患者SAS评分、收缩压、心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进入手术室5min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收缩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ICARE沟通模式应用于妇科手术术前访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提高访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侯华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99-210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在眼科局部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访视中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前30min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心率、血压、NE、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眼科局麻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访视团队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单独访视患者。对两组患者访视满意度、遵医行为、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访视满意率、遵医行为及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日晨及手术麻醉开始前两个时间点,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的访视团队所进行的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术前访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2组患者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术前给予正规访视,与100例未给予术前访视患者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脉搏较入院时测量值均有波动,但术前访视组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访视组术前测量血压、脉搏与入院时测量值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心脏手术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减轻患者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所致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引导患者以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访视,并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SA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血压、心率、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术后第3天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及术毕即刻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以缓解老年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有助于保持其血压、心率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其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专职访视护士术前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紧张心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除对实验组患者由专职访视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外,其余的措施2组相同;比较2组患者术前的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波动显著小于常规组.结论 由专职访视护士术前访视可稳定手术患者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和缓解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正性暗示在普外科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访视基础上联合正性暗示。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正性暗示开展术前访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手术应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4例,表格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接受访视前、接受访视后、入手术室后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心率、血压比较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前访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值使生命体征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