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1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胸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促进肺复张,且操作简单、舒适,患者易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需行胸腔闭式引流的76例气胸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予20 FR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低负压(0.5~1.5 kPa)吸引,B组25例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低负压(0.5~1.5 kPa)吸引,C组25例予20 FR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不加持续低负压吸引。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3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均明显少于C组(P均<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优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局限性。方法:以14G中心静脉导管以经皮扩张法置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床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我院住院自发性气胸病因中以原发性为主,占67.24%;②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在治愈病人中达到肺复张且停止漏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中COPD合并气胸病人有效率低于非COPD合并气胸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胸痛发生率低(P〈0.01),脱管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易、损伤小、易于管理,对非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疗效理想,但对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应慎用,且不适于危重气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局限性.方法:以14G中心静脉导管以经皮扩张法王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床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我院住院自发性气胸病因中以原发性为主,占67.24%;②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在治愈病人中达到肺复张且停止漏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中COPD合并气胸病人有效率低于非COPD合并气胸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胸痛发生率低(P<0.01),脱管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易、损伤小、易于管理,对非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疗效理想,但对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应慎用,且不适于危重气胸.  相似文献   

5.
许玉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68-169
目的:探讨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持续低负压吸引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持续低负压吸引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严格的术前宣教,细致规范的术后管理,胸管的管理,负压的调节,以及呼吸道管理。结果:治疗4~6天后,拔管前进行胸片检查,31例肺复张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护理与观察可以有效促进肺复张,缩短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保证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常可引起自发性气胸,并伴有胸腔积脓,称脓气胸。临床上除有一般液气胸的症状外,尚有较重的感染症状、抗生素疗效欠佳、裂口不易闭合之特点。我院近几年来曾收治脓气胸14例,其中6例经大剂量抗生素、胸腔闭式引流、或持续负压吸引等,治疗五天以上,裂口仍不愈合,感染及呼吸困难症状严重的危重病人,经配合中药“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病情迅速好转而痊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2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144例(16例内科转外科)作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胸膜粘连剂胸腔内注射,开胸手术,联合生物胶涂抹,并附加胸膜固定方法。结果:一期治愈134例,8例迁延综合治疗,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无手术死亡,无手术侧气胸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一般常规规范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对于难治性气胸,情况许可者应积极综合治疗,经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气胸类型,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它分为闭合性、张力性、交通性气胸三种。对于张力性、交通性气胸,或心肺功能较差、自觉症状重(静息状态亦感明显呼吸困难)的闭合性气胸,无论其肺压缩多少,均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若经水封瓶引流后未能使胸腔破口愈合,肺持久不能复张者,我科采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装置(压力调节瓶连接吸痰器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抽取液体过多过快,自发性气胸广泛采用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的治疗。故发生复张性肺水肿(RPE)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程度不同,可以自无症状至快速进行性、致死性肺水肿。如能快速诊断与积极地处理,其预后良好。而延误诊断与不恰当的处理,病死率可达20%。1病因与发病机理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及胸腹腔肿瘤压迫常可发生肺萎缩。当胸腔迅速排出大量液体或大量气体及手术摘除胸腹腔肿瘤时,肺突然复张最易发生RPE。而肺萎缩时间长(3天以上)肺萎缩程度过重,过快的排气、排液,吸引负压过大是造成复…  相似文献   

10.
既往治疗气胸及液气胸的方法有3种: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及手术切除病灶并修补瘘口,前2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许多病例引流效果不理想.为尽快解除患者痛苦,可采用留置胸导管经负压装置抽吸积液、积气,尽快使肺脏膨胀,保证气体在肺内交换正常进行,促使静脉向心回流[1].2005年11月-2006年2月,本院采用留置胸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液气胸患者65例,效果理想,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胸和胸腔积液简称为液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外伤性、自发性、器质性疾病所致胸膜腔内含有大量的气体,压迫肺组织,产生呼吸运动时肋间疼痛。根据肺组织变化情况决定抽气和抽液与否,对症抗炎治疗价格昂贵。笔者通过针刺内关等穴,口服鱼腥草,肺部超短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 ,应用一次性单向活瓣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经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 1 994年 1月— 2 0 0 2年 6月自发性气胸住院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4 5例 ,其中男 39例 ,女 6例 ;年龄 1 9~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自拟生肌液冲洗结合手术治疗烧伤后残余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胫骨外露患者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骨质,胫骨钻孔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自拟中药生肌液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吸引。结果治疗7d后,12例骨外露全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16例骨外露,面积减小,再次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材料覆盖,生肌液持续冲洗7d后,骨外露全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2例经21d治疗肉芽组织鲜活平整,覆盖胫骨。30例患者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后全部行刃厚自体皮移植术,术后皮片成活良好,创面封闭。结论VSD负压配合自拟生肌液冲洗能较好刺激肉芽生长,缩短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气胸是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现将近10年来我院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宣肺通便法为主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6例给予宣肺化痰、降气通便、活血化瘀中药,必要时采用胸腔减压术、氧气吸入等措施。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胸穿次数、胸穿抽气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益气化痰宣肺通便法为主治疗自发性气胸可缩短病程,而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探讨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多为男性(72.7%),肺部基础疾病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共47例(71.2%),气胸部位以左侧居多(63.6%),且多为首次发作(77.3%)。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情况都有所不同。61例(92.4%)患者经单纯抽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另有5例患者因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和并发症而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严重,治愈率低,误诊和漏诊率高,应引起相关医务人员的重视。同时此病多发于老年人群,需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我科2009年5月引进了手雷式体外负压吸引器进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引流。它比传统式一次性(圆柱形简体状)负压器的更方便,因其体积小、体重轻,深受乳癌患者喜爱。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手动吸引器及吸引管在早孕人工流产中的使用价值。方法:用早孕试条确诊怀孕后,B超检查,对怀孕9周内孕妇可采用一次性手动负压吸引器及吸管,终止早期妊娠。结果:48例早孕对象手术顺利,出血少,恢复快,无一例漏吸。结论:采用一次性手动吸引器及吸引管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感染几率低,疼痛轻微,孕妇易接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吸引,康复新液冲洗,28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VSD及生理盐水冲洗,冲洗速度、用量及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1级患者治愈率88.3%,2级患者治愈率20%,3级患者治愈率0;对照组1级患者治愈率57%,2级患者治愈率0.7%,3级患者治愈率0。两组各级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治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值得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