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正升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225-226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将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家庭,更有益于我国社会和谐地发展。全社会都来尊老、敬老、爱老,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快乐的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
刘晓楚  顾立  鞠梅  张润 《重庆医学》2021,50(9):1586-1590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属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2-6月抽取四川省27家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孤独感量表(U L S-8)、社会网络量表(LSNS)及自制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卡诺(Kano)属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改进Kano模型细分下,11项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可以划分为2项比较必备型需求(M1),4项期望型需求(O),1项不太魅力型需求(A3),4项无差异型需求(I);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机构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可以划分为心理抚慰需求、支持保障需求、互助参与需求3种属性特征;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孤独感、功能性共患病指数、年龄是老年人心理抚慰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每月机构照护费用、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是老年人支持保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每月机构照护费用、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年龄是老年人互助参与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中养老机构老年人有较高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机构应注意在对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服务需求进行属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服务需求的针对性满足.  相似文献   

3.
刘晓楚  顾立  鞠梅  张润 《重庆医学》2021,50(9):1586-1590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属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2-6月抽取四川省27家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孤独感量表(U L S-8)、社会网络量表(LSNS)及自制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卡诺(Kano)属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改进Kano模型细分下,11项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可以划分为2项比较必备型需求(M1),4项期望型需求(O),1项不太魅力型需求(A3),4项无差异型需求(I);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机构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可以划分为心理抚慰需求、支持保障需求、互助参与需求3种属性特征;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孤独感、功能性共患病指数、年龄是老年人心理抚慰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每月机构照护费用、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是老年人支持保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每月机构照护费用、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年龄是老年人互助参与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中养老机构老年人有较高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机构应注意在对老年人的心理社会服务需求进行属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服务需求的针对性满足.  相似文献   

4.
罗云波 《开卷有益》2006,(10):41-41
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和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国企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总体心情和心理感受状况,并结合其它方面,并找出最密切的因素,从而为改善老年人的心情和提高生活质量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编《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广泛,包括家庭情况、日常生活需求、照料状况、经济状况、健康和医疗、心理需求、总体感受、生活满意度和合法权益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取1000个有效样本。结果:找出国企退休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相关因素。结论:通过调整相关因素,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要.方法 通过对100名随机抽样的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得出心理护理对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性别人群在健康促进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 100名随机抽样人群,经社区心理护理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负性情绪明显下降.结论 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做为老年病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性格变化以及老年人的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个体差异,方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疾病康复。本文就老年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及心理服务分别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在护理过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心理、生理及康复训练中的需求.方法 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生理、心理的特点及护理中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结果 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疑虑消除、自理能力增加、康复训练效果明显.结论 必须正确认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其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老年人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陈兆杰  于保东  佟丽芳  李艳华 《吉林医学》2009,30(18):2151-2152
目的:了解长春市社区老年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状况,分析社区老年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市社区620名老年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前五位是预防知识、保健知识、急救知识、用药知识和心理知识。不同职业老年人对其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老年人对其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对心理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护理健康教育需求较强烈,具有对知识需求广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因各种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心理调节能力也随之下降,加之社会角色、生活环境等改变,极易使老年人产生不良心态,特别是生病后,更容易产生一系列病态心理,如恐惧、忧郁、猜忌、悲观失望等;而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促使老年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有益于促进其康复。笔者通过近几年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将几种典型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采取的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老年福利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运用《老年人健康评估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对某老年福利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人综合健康评估较差;8.9%老人对生活不满,42.2%希望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最高(4.06±0.80).结论 老年福利机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社会功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滨州市滨城区社区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现况及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4个社区7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理精神慰藉需求率为91.73%,非常需求者占49.87%;就医费用保障需求率为89.31%,非常需求者占43.89%;生活方式指导需求率为86.51%,非常需求者占48.85%;慢性病用药指导需求率为83.33%,非常需求者占48.09%;健康管理知识需求率为79.90%,非常需求者占33.97%。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选择率为89.95%,社区养老选择率为62.60%,机构养老选择率为35.24%。结论社区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心理精神慰藉需求、就医费用保障需求和生活方式指导需求。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社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政府和各级机构应制定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定期进行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医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将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不良心理特征以及机构养老模式下的心理需求进行总结,叙述建立针对性的精准化护理对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性,为未来养老机构护理工作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顾彩红 《中外医疗》2008,27(29):154-155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老年人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行为,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心理保健, 提高其自护能力,引导老年患者自觉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处于最佳的生活状态,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通过对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说明了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掌握沟通技巧,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施教,与老年患者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心理护理需求增加,我国心理护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质量正在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心理护理,使老年患者心理受到尊重,有益于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体弱多病,常因慢性病痛折磨生活情绪低落。心理机能逐渐衰竭,怕孤独、怕寂寞。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笔通过对100例住院老年患的心理需求调查和心理护理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付佑兴  成霞  刘嘉洋  林琳 《中华全科医学》2023,(11):1903-1906+1923
目的 调查成都市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并探究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4个城区共60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总分为(158.31±35.03)分,平均分为(3.68±0.81)分,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中心理与精神需求服务得分最高[(3.81±0.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月可承受的养老服务费用(P=0.001)、社会支持水平(P=0.006)、是否患慢性病(P=0.001)、健康状况(P=0.023)、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P=0.035)及参与意愿(P<0.001)是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较高,尤其在心理与精神需求服务方面。城市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根据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18.
杨蓓  杨翔  李雪 《重庆医学》2016,(34):4834-4837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对家庭探视的心理需求,分析影响其心理需求的人口学特征因素,为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选取成都市慢性病医院150例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痛患者,应用WHO的生存质量问卷(GQOLI-74)部分问卷条目,在前期对老年人的预调查的基础上联系医院实际,结合张红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需求评价量表》并对部分条目进行修改;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老年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结果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需求(P<0.05),心理需求具体表现4个维度,即情感需求、心理支持、康复环境与社会适应.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学历,入院方式、支付方式)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心理需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因素中业余娱乐生活(P=0.014)、物质生活(P=0.013)对其心理需求产生影响.结论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对家庭探视心理需求大,尤其表现在情感交流、心理支持这两方面,应引起医务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山东省枣庄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与心理需求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老年人社区医疗保健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枣庄市506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需求及社会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我市社区老年人群整体健康状况较好,家庭稳定,自我保健意识及心理防卫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需要心理及药物干预。结论: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老年慢性疾病、情绪状态、社会交往及人际关系、生活满意度及个人生活态度等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芬芬 《当代医学》2007,(12):138-139
为满足社区老年患者就医需求,从老年心理学的角度认真分析老年患者的就医心理与健康需求.通过掌握老年人的沟通要点、实施沟通技巧、消除沟通障碍,使有效沟通成为社区护士满足老年患者需求的关键环节,更好的改善护患关系,获得老年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