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脑者,“清灵”之府,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目之能视,口之能言,耳之能听,手之能握,足之能步,神思为之敏捷,肢体百骸为之活动自如。然脑为聚髓处,非生髓处,髓之本源,乃由肾精赖肾阳温养化合而成,沿督脉上升而贯于脑。故《内经》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督脉贯脊属肾,通髓达脑,其经气贯注上下,朝会十二经脉,总督一身之阳。脊者,上至脑,下至尾骶,乃精髓升降之道路。“诸髓皆属于脑”,脊髓和脑髓同为一体,皆赖肾精充  相似文献   

2.
上星与百会同属督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其主干循行沿脊内由下而上,入络于脑。其分支一条与冲任二脉同起胞中,贯脊属肾;一条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于目内眦,行至额前,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循旅络肾。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藏精纳气,为元气之始。取督脉之穴,可使督脉精气充盛,督脉气盛则元气充盛,元气充盛则身体有神。百会穴位于头的巅顶部,是足三阳经、肝经、督脉等多经之交会部位。督脉循行人脑,上巅与肝经相会,且督脉与冲任二脉同出一源,故针上星透百会可调阴阳,平肝息风,填精补髓,益气养血,醒神开窍。  相似文献   

3.
<正> 脑的生理特点有三:其一,脑为精髓充盈之处。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只有脑得髓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其二,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脉均会于头,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达巅顶;三是头为清  相似文献   

4.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之意。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之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人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眈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督脉“为阳脉…  相似文献   

5.
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它循行于背部正中线,督脉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及带脉、阳维脉交汇,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此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所以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相关。督脉脉气失调,不仅可发生腰脊强痛,也可出现“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及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症。督脉的主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多个学科。把它用于中医脑病中风、癫痫、眩晕、儿童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肾为胃之关,肾主气化水液,胃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排出体外。如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胃气阻滞、胃气上逆、发为呕水。肾主髓、脑为髓海,肾与脑依赖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通道,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的阳气充于脑。胃的水谷与肾精加上命门之火构成为髓、髓通过督脉充于脑,胃的水谷还补充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充于脑,脑为纯阳。肾脑胃在生理上很有密切的关系,在病理上相互联系。化疗后脾胃受损、水谷不构成髓、无补充足太阳旁胱经的阳气,脑的功能失调,脑的阳气不能够往下于肾,肾阳亏虚。  相似文献   

7.
四、在有中枢神經的部位禁刺或禁深刺,对較重要的神經分枝不可刺激过强。原文: “刺头,中脑戶,入脑立死;刺脊間,中髓为傴;刺阴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分析解释: 脑戶,为督脉的穴位。《类經》解释該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針入脑則精气泄,故立死。此說极为确切,因該处为延脑,乃人之生命中枢,誤刺出血則可致人于死。刺脊間,中髓为傴。《类經》說:“刺脊太深,  相似文献   

8.
脑为奇恒之腑,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李时珍、汪昂、王清任等医家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于脑”。可见古代医家对脑的生理病理早有独特认识。但在中医脏象学说中,脑的生理和病症多归属于五脏,脑病的治疗也多从脏腑辨证入手、脑病脏治。  相似文献   

9.
试论督脉与脑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为阳脉为全身经脉之海,是十二经之纲及动力。在传统脏象经洛学说中,它没有脏腑络属关系,而脑作为重要的“中枢性脏腑”,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无所属经络的论述。在循环路线上,督脉不仅直接入脑,而且还联系到心,肾等与脑密切相关的重要脏器,在生理功能上,二者极为相似,都具有统率,督促的功能,在循行病惠,督脉主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凡病变在脑者多可以督脉论治,现代研究也表明督脉与脑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督脉是脑所属的经络,深入对其相关性研究,对于完善奇经理论及脏象经络学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医理论以五脏为核心,故一提到脑就从属于心,似乎传统中医以心代脑;专论于脑则属于现代高级神经系统内容,有鉴于此,中医学术尚少探讨脑之生理特性者。笔者于1991年在《上海中医药杂志》第3期发表了“从脑的生理特性探讨脑病证治特点”,提出:“诸阳之会”阳易亢,“清阳之府”邪易蒙;“精明之府”神易病;“精髓之海”髓易空的观点。时过十七载,笔者进一步研讨中,深觉前文意犹未尽;或曰:脑之与五脏尤其是与之关系紧密的心、肝、肾脏,有哪些独立之特性呢?  相似文献   

11.
针刺督脉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后背正中,上行头面,入络于脑,其分支两络于肾.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在临床上具有温阳泻热的作用,可以卫外御邪,祛寒解表,温煦脏腑,升举清阳,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通督泻热,疗疔截疟.还有通督治脑的作用,可用于补脑益髓,聪神益智,醒神通脑,开窍启闭,镇惊安神,熄风定志.另外还具有分段主治的特性,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2.
脑为奇恒之腑,所有经脉都入脑,形成了以脑为核心的经脉网:脑在头中;经脉纵向排列汇聚于头部,或经百会、风府、睛明和目系这些门户和通道直接入脑,或经六阳经、经别和督脉这些桥梁间接入脑;带脉在腰部横向约束诸经,并经督脉入脑。在这张网中,督脉与脑关系最为密切,对于经脉网的构筑起关键作用;许多经脉有多条入脑途径。所以,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两者的结构关系意味着脑就是经脉系统的中枢。  相似文献   

13.
治疗中风病八种针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中风病八种针法介绍吴长岩山东省烟台市中医院(264000)关键词:针灸/中风病/八法1体针1.1通督醒脑督脉与脑直接相通,《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督脉循行经过脑,其经气流注于脑。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中医古代经典理论,分析肾精、髓、脑的关系,发现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为代表的脑老化相关疾病,具有“肾精虚、脑髓空”的共同发病基础,以及阳气虚衰的共同病理机制.督脉为人体阳气之都纲,通过储藏、调节和振奋全身的阳气,从而维持人体脏腑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认为从督脉论治不同的脑老化疾病,可为中医学异病同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从而有助于延缓脑老化,并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挺 《陕西中医》2014,(4):F0003-F0003
<正>中医对"脑"的认识较早,但中医古籍对脑的描述不多,而且不全面,所论之处从脑与髓,脑与五官,脑与五脏的关系多而对脑的特点、脑的病症,脑的病因病机论述少。如中医古籍记载有"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其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失语作为脑卒中主要后遗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障碍。中医形神思维贯穿于卒中后失语诊疗全程。中医之形通常是指脉、筋、肌、骨、皮五体,神是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而语言为人类独有的高级皮层功能,主神机变化,故属“神”的范畴;“言为心之声”“脑之为言在”“肾为声之根”,督脉为沟通心、脑、肾的中心环节,故脑、心、肾、督脉均为语言的载体,属“形”的范畴。“脑髓败坏,神机失用”是卒中后失语的关键病机,其发病机制为形神共损,治疗强调形神同调。文献记载督脉闭阻是引发“脑髓失养,神机失用”的使动因素,“肾—督脉—脑心轴”沟通传达“精”以达醒“神”,其机理与现代医学所述脊髓参与支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契合,可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翻译、加工、转运及分泌过程,表达神经可塑性。因此,基于形神思维探讨从督论治卒中后失语,对丰富理论内涵和提升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神经精神病统属于脑病,祖国传统医学对脑的认识虽然不够系统,但从组织形态及功能方面早已认识到:“‘脑为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的看法。并认为,脑与五脏六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中医传统理论把脑的作用归属于五脏,特别是强调“心主神明”。说明精神活动是以脏腑作。  相似文献   

18.
督脉初探     
一、督脉的循行路线及其功能督脉的循行路线,据《内经》记载:一、“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会阴部)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二、“与太阳起于目内眥(睛明穴),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至股中,下循膂络肾”。三、“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四、“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央”。(《素问·骨空论》)《难经》则指出“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甲乙经》引此,于“脑”字下尚有“上巅、循额、至鼻柱”。《内经》除指出督脉“侠脊”外,还重点  相似文献   

19.
脊柱是人体运动支撑架的中轴和支柱,是中枢神经所在,是髓之海洋,血之产地,运动之链条,是生命信息和能量传输之通道,可协调和支撑周身各部。督脉循行于脊柱正中,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人体十二正经中的手足三阳经脉均会于督脉,故称“阳脉之海”。  相似文献   

20.
癫痫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的针灸治疗 ,古书中早有记载 ,后世不断发展 ,经验颇丰。兹据近年来有关临床报道 ,就其选穴特点、针法、灸法及机理的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如下。1 选穴特点1.1 多选督脉经穴 ,疏通阳气 《脉经》云 :“督脉为病……大人癫疾 ,小儿风痫。”治疗“宜灸顶上 (即百会穴 )三壮”。癫痫属神志病 ,因脑为元神之府 ,而督脉总督诸阳 ,为阳脉之海 ,并行于脊里 ,入络于脑 ,故临床医家治痫多从督脉入手。针刺督脉能有效地调节体内诸阳经气血的运行 ,调整和振奋周身阳气 ,起到清心宁神 ,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使气至病所则癫疾乃除。徐氏 [1 ]针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