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行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20例,均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32例,良8例,一般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性骨折15周,开放性骨折19周,3例延迟愈合,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结论 扩髓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敏  孙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4):1447-1449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病人行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20例,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20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32例,良8例,一般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性骨折15周(10-23周),开放性骨折19周(13-36周)。3例延迟愈合,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病人行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20例,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20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32例,良8例,一般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性骨折15周(10~23周),开放性骨折19周(13~36周),3例延迟愈合,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骨骨折28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术中均扩髓,开放性骨折均不扩髓,全部骨折采用静力性固定。结果 18例闭合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8周,10例开放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1.2周。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和早期静力性固定,既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和患早期的床上功能锻炼,同时也具有手术操作方便,闭合复位保留血供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0年2月~2003年1月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9例,其中股骨18例,胫骨31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以小切口开放复位,顺行扩髓并静力锁钉。结果:随访时间8~12以上,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9.5周,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无深部感染、断钉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扩髓、静力锁定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具有骨折固定强度大、愈合快,邻近关节活动早,无断钉、骨折再移位、感染明显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对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3年7月,78例胫骨骨折患者急诊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男52例,女26例;年龄22~79岁;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采用有限扩髓髓内钉。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决定行动力型还是静力型固定、切开复位还是闭合复位。结果78例得到6~13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弯曲、断裂。膝关节痛5例,表浅感染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急诊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估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46例 ,CustiloⅠ型 15例 ,CustiloⅡ型 17型 ,CustiloⅢA型 7例 ,CustiloⅢB型 5例。结果 :平均随访 17.1个月 ,平均愈合时间 2 5周 ,采用Joher Wruh评分 :优 3 0例、良 13例、中 1例、差 2例 ;无主钉弯、断、旋 ,锁钉脱出现象 ,感染 2例 ,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1997年2月-2000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6例。男36例。女10例。新鲜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4例。左侧24例,右侧22例。年龄25-65岁,平均37岁,均采用扩髓及静力型固定。结果:46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3年)。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个月,感染4例均为开放性骨折,肢体短缩1例。成角畸形2例。延迟愈合7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些并发症存在必须引起重视。开放性骨折以不扩髓为宜。  相似文献   

9.
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闭合性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闭合性粉碎性骨折病人行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22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30例,良6例,一般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2~36周),3例延迟愈合,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结论: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带锁钉治疗胫骨骨折: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7月-1998年10月,对36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8-62岁。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17例。手术采用扩髓14例,动力型固定4例,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15例。  相似文献   

11.
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静力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多段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对28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静力交锁髓内钉治疗,男21例,女7例,年龄21~61岁,全部为闭合性骨折,伴有腓骨骨折25例,骨折距上、下胫腓联合7cm内,作相应内固定处理。结果28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迟延愈合1例。结论静力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胫骨多段骨折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104例。结果 闭合复位穿钉内固定术后6-10周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8-12周愈合,48周后拔出内固定物。无断钉、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10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无1例再次骨折。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与传统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相比,具有固定牢固,防止骨折端扭转、分离,术后不需要外固定支持,能早期负重行走,骨折愈合率高,治疗效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非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非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非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2 8例 ,开放性骨折 11例 ,闭合性骨折 17例。结果 :按Johner Wruh评分标准 ,优 2 3例 ,良 4例 ,可 1例。平均随访 13个月 ,平均愈合时间 14周 ,无主钉弯曲、断裂和锁钉断裂现象 ,无感染。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非扩髓的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Wu Y  Wang M  Rong G  Zhai G  Jia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8):461-463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unreame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METHOD: From 1995 to 1997, 54 tibial and fibu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unreame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they included open fractures (9 cases) and close fractures (45). RESULT: All fractures healed within 6 months and showed good knee and ankle joint functions. Slight postoperation infection was found in one of the open fractures. Incomplete injury of peroneal nerve was noted in 1 case. CONCLUSION: Unreame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can be used to treat diaphyseal fractures effectively. It can protect the soft tissue envelope around the fracture and prerent local blood supply from further damaginge.  相似文献   

15.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6例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9例。动力型固定16例,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50例。结果 66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术后迟发性感染1例,锁钉偏孔7个孔,大隐静脉损伤1例。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47例,良14例,可差1例,总优良率92.43%。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20例。男76例,女44例;Gustilo Ⅰ型67例,Ⅱ型47例,Ⅲa型6例;左侧39例,右侧81例;年龄15~78岁,平均34.5岁;Gustilo Ⅰ,Ⅱ型均采用扩髓及静力型固定,Ⅲa型6例均未扩髓。[结果] 120例均得到随访,平均30个月(2个月~5年)。愈合时间12~56周,平均27.4周。术中并发症有髓内钉开口错误3例,术中再骨折4例,小腿软组织损伤4例,锁钉误穿7例,大隐静脉和腓总神经损伤各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8例,膝关节疼痛3例,锁钉断裂4例:主钉断裂1例,骨折迟缓愈合12例,肢体短缩和膝关节内翻各1例。疗效根据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分,优102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98.3%。[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在临床使用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Gustilo Ⅱ以上骨折以不扩髓为宜。  相似文献   

17.
带锁钉治疗胫骨骨折(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7年 7月~ 1998年 10月 ,对 3 6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18~ 62岁。闭合性骨折 19例 ,开放性骨折 17例。手术采用扩髓 14例 ,动力型固定 4例 ,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 15例。结果 :3 6例随访 ,平均 18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11周 ,最终结果评分根据Tohner-Wruh评分标准 ,优 3 2例 ,良 4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 ,固定坚强 ,应力遮档小 ,骨折愈合率高和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6例,均采用扩髓及静力型固定。结果 46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3年),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个月,感染4例均为开放性骨折,肢体短缩1例,成角畸形2例,延迟愈合7例,无不愈合。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6例,良7例,中2例,差1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在应用中必须引起重视;开放性骨折以不扩髓为宜。  相似文献   

19.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肌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42例胫骨骨折均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骨折不扩髓,陈旧性骨折采用扩髓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中损伤大隐静脉1例,术后关节疼痛7例。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肥骨骨折需掌握好适应证,并进行良好的复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阻钉技术对交锁髓内钉断钉的预防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5年8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长骨干骨折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1~65岁,平均34岁。其中股骨骨折26例,胫骨骨折30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骨折类型:中部横断骨折10例,中部短斜形骨折11例,中部长斜形或螺旋形骨折20例,远、近1/3骨干骨折15例。前期32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组),后期24例中部长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及远、近1/3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配合阻钉固定骨折(组)。结果获随访12~21个月,平均16个月。组3例患者骨折未愈合,其中1例股骨中部长斜形骨折主钉在骨折线附近断裂,另2例胫骨远1/3骨折主钉在靠近骨折端的第1个锁钉孔处断裂;其余患者术后6~12个月获骨性愈合,但骨折处出现较多骨痂。组患者于术后3~8个月获骨性愈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断钉发生。结论阻钉技术配合交锁髓内钉应用可明显增强骨折断端稳定性,减少断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