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透析患者进行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方法。方法对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元化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结果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后,150例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结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继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现状及需求调查与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患者个体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示范、询问交谈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知识及需求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腹膜透析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均较教育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现状的需求调查与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减少再住院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尿毒症病人腹膜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的老年尿毒症病人64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对照组和健康教育路径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患者住院天数为9.00±2.42天,住院费用为11789±1100元,并发症减少,满意率为95.83%,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率为94%,按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患者住院天数为12.00±3.19天,住院费用为14500±1400元,满意率为78.13%,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率为5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PD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对55例行腹膜透析的病人,在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教育、指导出院等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回顾。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结论:医护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病人建立及形成一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肾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健康教育。方法:40例慢性衰竭患者采用百特公司双联系统和透析液,经过住院期间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实行家庭CAPD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生存质量、并发症等。结果:观察3年期间40例,患者存活继续透析31例,自行顺利操作27例,需家人协助4例,非肾病原因死亡7例,肾移植退出透析2例,发生腹膜炎1例次,没有发生技术操作失误问题。CAPD期间患者生存质量较高。结论:开展CAPD护理扮演着重要角色,健康教育是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操作培训是顺利透析的关键;追踪复训是坚持居家透析的重要措施;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是开展好CAPD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共40例(优护组)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跟原来2008年3月-2010年10月没开展优质护理40例(常护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比较,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合理有效的优质护理下,优护组患者及家属观念转变,提高了自我护理、家属护理的能力,配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降低了本病的并发症,两组比较(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帮助腹膜透析患者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自身健康维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自我效能,延续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膜透析且为持续性非卧床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自我效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是一项新兴的医疗服务措施,很好地协调了腹膜透析患者的住院治疗与居家治疗水平,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减小腹膜炎再次发生的概率,降低腹膜透析患者不良反应,提高自我效能,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寿珍 《吉林医学》2011,(19):4043-4044
目的:提高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并与未接受过健康宣教的80例哮喘患者(对照组)在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医疗护理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有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率上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增强了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还提高了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2010年1月~2013年6月长期及住院透析的335例血透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血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遵医行为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血透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透析病人生活、生存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对3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结果:增加了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其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蒲君  潘红  谢琼 《大家健康》2013,(15):56-57
目的:总结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2010年1月~2013年6月长期及住院透析的335例血透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血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遵医行为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血透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透析病人生活、生存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我院146例首次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结果:随访结果和数据显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结论: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了解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及自我护理认识,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认识和能力。方法:采用健康知识需求表及自我护理认识评估表,对73例老年股骨骨折住院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第一日和进行健康教育一周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具有倾向性,对自我护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自我护理认识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明显有关。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提高老年人股骨骨折患者对自我护理的认识,及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减轻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全面健康指导对提高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CAPD患者进行多元化形式的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和患者门诊复检时再次评估再次指导。结果:80例CAPD患者掌握其相关疾病知识及腹膜透析技术正确操作、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顾毅 《实用全科医学》2009,7(9):1014-1015
目的探讨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农药物中毒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透析组30例和非透析组25例,透析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非透析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护理。结果透析组患者昏迷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透析组(P〈0.05),阿托品用量减少,病死率下降。结论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且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特别是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通常可由患者在家中自我进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和指导患者掌握腹膜透析的基本技术,可提高患者对肾脏病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无菌观念,防止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取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后只做一般出院指导,实验组,除做好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及宣教外,出院后继续进行随访指导,于出院后6个月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定和再入院率评价.结果 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再入院次数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终末期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终末期尿毒症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终末期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状况,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学习积极性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需求为100%,反映出求生欲望强烈。而对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护理知识的需求仅为71.2%,说明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不同住院次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住院及住院次数少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健康知识缺乏。结论护士了解了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需求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肺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防保健知识,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减少治疗费用.方法 将1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进行一般的入院宣教;观察组90例,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防保健知识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也明显少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有益于提高患者对肺心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发作次数,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