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方"六味地黄丸"是否能干预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导致血管损伤这一高发进程.并起到延缓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六味地黄丸大、中、小剂量组.用1%高蛋氨酸饲养制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1月.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实验第4周和第12周将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24h尿液,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六味地黄丸大、中、小剂量组的HHcy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P<0.05).结论:Hcy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六味地黄丸大剂量组能降低糖尿病大鼠Hcy水平,改善和减轻肾血管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高蛋氨酸饲料喂饲大鼠,同时给予大蒜素、叶酸、维生素B6和B12治疗,第6周末,取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大蒜素大、小剂量组的血清Hcy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明显低于叶酸对照组和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蒜素大、小剂量组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ET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蒜素可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效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高蛋氨酸饲料喂饲大鼠,同时给予大蒜素、叶酸、维生素B6和Bt z治疗,第6周末,取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大蒜素大、小剂量组的血清Hcy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明显低于叶酸对照组和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蒜素大、小剂量组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ET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蒜素可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效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剂量岷当归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兔血清Hcy与血浆TXB_2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岷当归低、中、高剂量组及叶酸对照组各8只。采用L-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家兔模型。造模8周后,岷当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岷当归水煎液1.4g/(kg·d)、2.8g/(kg·d)、5.6g/(kg·d)灌胃,叶酸组给予叶酸1.5mg/(kg·d)、维生素B_6 20mg/(kg·d)、维生素B_(12) 0.25mg/(kg·d)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栓素B2(TXB_2)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指标高于正常组(P0.05),岷当归低、中、高剂量组、叶酸组较模型组血清Hcy指标低(P0.05),岷当归中、高剂量组血清Hcy指标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血浆TXB_2指标较正常组升高(P0.05),岷当归各剂量组、叶酸组血浆TXB_2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岷当归各剂量组血浆TXB_2指标较叶酸组低(P0.05),高剂量组血浆TXB_2指标较岷当归低、中剂量组低(P0.05)。结论:大剂量岷当归能够降低HHcy兔血清Hcy与血浆TXB_2指标,减少血管内皮损伤与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叶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潮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维生素B12、叶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得到明显抑制,而对照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上升,且差距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扩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维持较佳,而对照组患者维生素B12水平逐渐降低,且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生素B12、叶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与叶酸(F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1例,采取FA、二甲双胍、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维生素B12、FA、Hcy水平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维生素B12、FA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维生素B12、FA水平下降明显,Hcy水平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FA、维生素B12、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维持机体Hcy水平,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胶囊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AS)兔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随机平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活血胶囊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及西药(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建立高Hcy血症及AS动物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血浆Hcy浓度、腹主动脉血管形态学变化及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益肾活血胶囊和叶酸等维生素均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血管内膜厚度,下调腹主动脉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益肾活血胶囊大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益肾活血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抑制Hcy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察甲钴胺、叶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人:对照组(Ⅰ)、甲钴胺治疗组(Ⅱ)、叶酸治疗组(Ⅲ)、甲钴胺、叶酸联合治疗组(Ⅳ)。4周后再次测量受试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Ⅱ组、Ⅲ组、Ⅳ组3个治疗组血Hcy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组Hcy降低率较Ⅱ组、Ⅲ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叶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Hcy水平,两者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其相关因子与CI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空腹采血,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的质量浓度。同时空腹采血测定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及肝肾功能。另选择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I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叶酸、维生素B12的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Hcy浓度升高是CI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浓度升高并不是完全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补充叶酸治疗可作为CI及糖尿病患者高Hcy血症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边尧鑫  侯静茹  赵飞  吴振杰  陈冀英 《河北中医》2012,34(12):1909-1910
目的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干预治疗对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VD患者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测定2组VD患者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变化,并观察给予VD患者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干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血浆Hcy、叶酸及VitB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叶酸及VitB12水平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血浆中Hcy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叶酸及VitB12水平也处于较低的水平,给予甲钴胺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的高Hcy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