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去顶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采用经腹腔镜去顶开窗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完成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平均手术时间52 min,术中出血40~95 ml,引流澄清透明囊液65~340 ml,平均住院时间5.5d。患者术后24 h下床活动,进半流食,未使用镇痛药物。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1个月,B超复查未见囊肿复发。1例因胆汁外漏明显中转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正确细致操作。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右后叶肝囊肿的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35例有症状的肝右后叶囊肿(21例主要位于Ⅵ段,14例主要位于第Ⅶ段)采用四孔法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上段者采用肝上入路,胆囊牵引钳或三叶钳推压肝脏使其向前向下,暴露肝后囊肿,囊肿开窗,修剪带蒂大网膜放入囊肿。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下段者采用肝下入路,超声刀切开肝结肠韧带,右三角韧带及肝肾间疏松组织,胆囊牵引钳抬起肝脏,囊肿开窗,大网膜放入囊腔引流。结果:35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5例采用肝上入路,20例采用肝下入路。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6min。无手术并发症。3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住院2~5d,平均3.8d。3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4个月,33例无复发,2例(为肝上入路病例)囊肿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缩小,无明显症状,观察半年未见增大。结论:肝下及肝上入路囊肿开窗引流是腹腔镜下处理肝右叶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巨大肝囊肿开窗引流、大网膜填塞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对攀钢集团总医院密地院区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LC联合巨大肝囊肿开窗引流、大网膜填塞固定术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3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了LC联合巨大肝囊肿开窗引流、大网膜填塞固定手术。1例术中发现囊液为较浓的胆汁,考虑可能与肝内较大的胆管相通,从而中转开腹手术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34例均放置残留囊腔引流管;28例同时放置腹腔引流管,于术后5~15 d无引出物后拔除。所有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腹水、胆漏、腹腔内手术部位感染、囊肿复发等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囊壁病理检查均报告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0±3.60)个月,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在腹腔镜下行LC联合巨大肝囊肿开窗引流、大网膜填塞固定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进行必要的腹腔冲洗、肝囊肿性质的准确判断、正确地选择手术方式、规范的手术操作等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6例接受开窗引流术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为2组,各23例。予以开腹组开腹手术,对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2组均未见复发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微创性好、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为78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囊肿41例,2枚及以上37例(96枚囊肿),共计137枚囊肿。肝后部(Ⅳa、Ⅵ、Ⅶ、Ⅷ)囊肿24枚,余113枚位于肝前部。23例囊肿最大直径<5 cm,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等手术的附属手术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37.4±10.2)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 ml(5~150 ml),术后平均住院(3.2±0.9)d。随访观察12个月,囊肿复发6例(其中3例复发囊肿位于肝后部),直径<5 cm,且无临床症状。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已成为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较小但合并胆囊结石等的患者,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儿童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为6例脾囊肿患儿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囊肿大小、患儿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患儿4~15岁,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4~19 d,术后住院4~19 d。术后随访0.5~3年,2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儿童脾囊肿安全、可行,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39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性囊肿32例,多发性囊肿7例。囊肿位于右肝27例,其中膈面21例,脏面6例;左肝12例,其中膈面7例,脏面5例。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48.2±15.4)min,术中出血量(30.7±12.5)ml,囊肿直径平均(14.0±4.3)cm,术后放置引流管2~5 d,确认无出血、胆漏后拔除,术后第2~3天正常进食,术后平均住院(4.3±2.1)d,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5年内每6个月常规行肝脏B超检查,随访4~60个月,囊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脐腹腔镜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由同一术者采用围绕脐孔作3个5 mm切口置入3个5 mm Trocar的方法完成12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囊肿位于肝脏左外叶,5例位于中肝叶,2例位于肝脏右后叶。所有囊肿均凸出于肝脏表面,囊肿直径约6.0~12.5 cm,平均(8.6±2.2)cm。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6 min,平均(52.1±11.8)min,无中转开腹或转为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3.5±0.9)d,术后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除一例肝脏右叶膈面囊肿复发,其余病例无切口疝、囊肿复发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情况下开展经脐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安全可行,切口美观,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8年8月28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囊液内有胆汁中转开腹手术,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6天,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天,术后疼痛可耐受,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目前最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究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术效果及复发原因。2012年10月—2018年2月,60例肝囊肿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术治疗。结果显示,60例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出血量(43.7±5.4)mL、手术时间(65.7±5.5)min,术后未出现感染胆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2年,5例患者出现囊肿复发,总复发率8.33%;其中多发肝囊肿2例(40.0%)、位于Ⅲ、Ⅳ段1例(20.0%)、位于Ⅶ、Ⅷ段2例(40.0%);2例再次接受手术,其余患者定期随访。结果表明,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是治疗肝囊肿常用方法,术中易因囊肿边缘及黏膜处理不当、遗漏多发囊肿、囊肿开窗过小、适应证选择不当及囊肿位置等影响因素,增加术后囊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