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张文慧 《全科护理》2013,(33):3101-3101
[目的]总结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方法]将80例尿毒症诱导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诱导期的护理,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低血压、失衡综合征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尿毒症诱导期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3月开始改进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尿毒症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59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生3例心律失常,5例低血压,2例失衡综合征;对照组发生11例心律失常,16例低血压,8例失衡综合征,且对照组中3例患者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2组患者不同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有差异.结论 心血管事件是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6月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下70例患者进行的5 184例次血液透析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7-12月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68例患者进行的4 752例次血液透析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输液观察、健康宣教、生活护理、服务态度、穿刺技术)及护理质量(内瘘1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0.05、P<0.01或P<0.001).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可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到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护理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89例诱导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护理的76例诱导期病人(对照组),以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85%,对照组为42.11%.[结论]对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周期10d.应用生活质量一般性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 - 36)、冠心病患者特定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中医辨证施护效果.结果 治疗10 d后治疗组SF - 36、SAQ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0年5月在本院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将2010年6月~2010年11月在本院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包括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紧张恐惧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肌肉痉挛、紧张恐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紧张恐惧情绪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4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平行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区管理、操作技术、护理书写、消毒隔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动脉瘤、肌肉痉挛、穿刺针渗血、透析器凝血、体外循环管路漏血、医嘱处理不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小腿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发生小腿肌肉痉挛时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肌肉痉挛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痉挛缓解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小腿肌肉痉挛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将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经我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3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施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施护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好,满足其期望值。  相似文献   

12.
低血压、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应用钠按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空气波压力治疗在预防透析相关肌肉痉挛中的作用。方法将绍兴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研究实施前监测期间1月内发生3次及以上透析相关肌肉痉挛的患者共47例,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同时辅以空气波压力治疗,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肌肉痉挛和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相关肌肉痉挛发生率(χ^(2)=12.797,P<0.001)、平均改良Ashworth评分(t=-4.006,P<0.001)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χ^(2)=10.107,P=0.001)及平均血压下降值(t=-4.429,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可降低透析相关肌肉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并能减轻肌肉痉挛和低血压发生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高(18.33%VS 5.00%),而护理满意度较观察组低(85.00%VS 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患者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护理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护理,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抑郁、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及KDQOL-SFTM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低血糖、低血压、感染、出血、失衡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症状、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态、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对症护理,实验组患者额外给予为期6个月家庭护理干预,对所有96例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状况评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状况评估各项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中水肿、心力衰竭、失衡综合征、低血糖及低血压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缪碧丽 《全科护理》2014,(14):1290-129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每人透析次数、每人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人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康复科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辩证施护模式,评价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科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辩证施护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好,满意度、舒适度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病率低。结论:常规康复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模式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恢复期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舒适度、满意度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另外,重视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辩证施护模式构建,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可促进中医护理方案持续优化,加速中医护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