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疗效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98例,按照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囊肿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FSH、LH、E2和AMH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而且各项激素变化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可以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术中出血和卵巢组织破坏,避免育龄期的女性卵巢功能提前衰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子宫卵巢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补肾中药治疗53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子宫及双侧卵巢动脉峰值血流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子宫动脉PSV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右卵巢PSV、左右卵巢RI及PI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子宫卵巢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3.
罗春 《广西医学》2016,(11):1560-1563
目的 对比子宫全切除与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子宫良性疾病患者280例,根据子宫切除方式分为全子宫切除组143例及次全子宫切除组137例,检测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浓度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 (Th17)百分比.结果 术前两组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抗苗勒管激素浓度、Th17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较术前减小或降低(P<0.05);两组抗苗勒管激素浓度较术前减少(P<0.05),Th17细胞百分比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6个月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卵巢体积、抗苗勒管激素浓度以及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明显小于或低于全子宫切除组(P<0.05),Th17百分比低于全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 保留子宫颈的次全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减少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子宫颈具有机体免疫防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用放免法测定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且保留卵巢的患者和30例先前无卵巢疾病的绝经患者的促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根据性激素水平评定绝经期年龄起始。血清FSH≥20mIU/ml被认为是卵巢功能受损。结果:子宫切除术后平均绝经年龄是(49.55±2.8)岁,对照组绝经年龄是(51.3±3.1)岁,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妇女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不导致卵巢早衰,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时应保留正常卵巢。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因手术影响输卵管的血液供应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因此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尽量保留输卵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凝法止血,研究组采用缝合法止血。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与窦卵泡计数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FSH与LH高于对照组(P<0.05),E2低于对照组(P<0.05),窦卵泡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可以影响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消息:研究提示,已行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卵巢的妇女,其卵巢癌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在行子宫切除术时,医生一定要充分估计是否行卵巢切除和保留卵巢的危险性。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Larry Mc-Gowan医师说,他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切除子宫而保留了卵巢的妇女,发生卵巢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施行1种或3种绝育术前及术后,妇女血清卵巢激素水平及超声多普勒检测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变化。研究设计:对42例患者行Pom eroy法输卵管结扎、输卵管伞端切除术或腹腔镜双极凝固术。术前及术后均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查及子宫卵巢动脉多普勒测量。术前、术后均记录痛经状况。结果:研究发现Pom eroy组平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 I)及双侧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值显著增加(P<0.05)。所有患者痛经主诉明显增加(P<0.05),尤其在输卵管伞端切除术组。结论:Pom eroy组中子宫动脉多普勒测量值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切除大段输卵管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剥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该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试验组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如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的激素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剥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作用,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应用补肾疏肝调经中药后对子宫卵巢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补肾疏肝调经中药治疗95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测定病人子宫及双侧卵巢动脉血流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SV)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右卵巢血流(PSV)左右卵巢血流RI)及(PI)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听见调经中药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人的子宫卵巢血流指数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调查卵巢残余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设计:研究资料均来自于1985—2003年间,有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病史,病理证实残余卵巢组织,在M ayo诊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同时也给每例患者邮寄一份随访问卷。结果:病历回顾确认了186例患者(平均年龄39.6岁,平均随访时间1.2年)。在资料可用的180例患者中,153例(85%)行剖腹手术切除卵巢,13例(7%)通过腹腔镜,14%(8%)经阴道途径,其中大部分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56.8%)。186例患者中,105例(57%)呈现盆腔包块,89例(48%)呈现盆腔痛。78例(42%)患者残余卵巢组织与黄体有关,54例(29%)与子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上蔡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止血方法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H、E_2、FSH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电凝组患者FSH、LH水平均高于缝合组,E_2水平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缝合组与电凝组患者术后18个月内自然妊娠率比较(40.00%比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凝止血方法和缝合止血方法用于接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患者,短期内患者自然妊娠率接近,但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54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7例。观察组在腹腔镜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不做注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长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等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能够有效保护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和卵巢切除术后患者的焦虑因素及康复护理对策分析。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70例行子宫及卵巢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伤口、阴道以及饮食等多方面的护理,给予患者急诊子宫切除术健康宣教,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结论:对于子宫和卵巢切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有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残留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莉辉 《中外医疗》2009,28(36):26-26
目的探讨少数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出现残留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复习文献,总结分析。结果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前术后的感染、既往盆腔手术史及手术操作有关。结论术前术后抗生素治疗,术中分离已经存在的粘连、注意恢复卵巢的解剖位置及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减少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哭用5盯卯撰表皮样班肿1例报告/高长贵…//天津医药一1998,26(10)一597 患者59岁,因绝经13年,阴道出血2十月,疑子宫内膜腺癌人院。妇检:子宫40天孕大小,左附件触及鸭卵大肿物。术前诊断:子宫内膜腺庙并左侧卵巢崎胎瘤,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表皮样囊肿;子宫内膜及右侧输卵管结核。讨论:卵巢表皮样囊肿十分罕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表现形式不一,术前不易确诊,多为术后病理确诊。本例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和右侧输卵管结核,考虑为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原发灶,与卵巢表皮样囊肿没有必然联系。参3(宁郁玲)望知598多班卵撰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卵巢脱垂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卵巢脱垂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阴式子宫切除1 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共发生阴道残端输卵管脱垂18例,发生率为1.2%,其中输卵管伴卵巢脱垂2例,发生率为0.13%。18例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均放置了阴道引流管。16例输卵管脱垂经阴道切除,2例输卵管卵巢脱垂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加卵巢复位术。18例均痊愈。结论:输卵管、卵巢脱垂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输卵管、卵巢脱垂一般发生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放置引流管患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术(LAV H O)和无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术(V H O)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设计:2002年4月1日至2004年2月1日间,在马赛大学医院(La Conception)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包括48例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实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105例。实验组分为4组:A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 cm(33例);B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cm(24例);C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双侧囊肿均直径<5 cm(27例);D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至少一侧囊肿直径≥5 cm(2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畸胎瘤(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剔除术(2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并根据巧囊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分析。随访Ⅲ期患者术后6个月及Ⅳ期患者第1次月经复潮后,术后1年基础FSH的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及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C、D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LH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及A、B组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年龄及类型,各组内组间激素水平变化亦无明显差异。C组患者术后1年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85.3%,而D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1年内恢复,不孕症患者术后加用GnRH-a等药物则可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但与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观察此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不影响子宫及卵巢功能的其他妇科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使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后所得的结果,对比对照组,探究疗效及对卵巢的影响。结果:服药后发现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两侧卵巢窦卵泡数及囊肿大小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而卵巢各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很好的效果,且不会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