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是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多潜能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功能.体外MSCs具有高度扩增、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近年,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 MSCs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造血、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 MS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不能引起T细胞的增殖反应.由于它的无或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MSCs移植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潜能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髓干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造血干细胞、内皮干细胞3个干细胞群.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使其对组织损伤修复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多潜能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功能。体外MSCs具有高度扩增、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近年,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MSCs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造血、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Ms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不能引起T细胞的增殖反应。由于它的无或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MSCS移植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的一种成体干细胞,一方面能自我更新,一方面能分化成各种间质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体外研究表明,MSCs能逃避免疫反应,并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抑制T细胞增殖;动物实验发现,MSCs能延长异基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率;I期临床实验显示,MSCs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可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促进自体或异基因造血细胞的植入。因此,有望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构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等分化的潜能,表达多种表面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骨髓、外周血的MSCs是一循环的整体,具有其自身代谢、更新的循环,终末分化可能跨越胚层界限.MSCs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指一群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骨髓基质、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MSCs不仅能够向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分化,并且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和扩增。这些特性使MSCs成为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理想工具[1]。1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骨髓来源:骨髓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而且还有另一类能够分化为多种骨髓间质成分的干细胞,他们被广义地定义为间充质组织的干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MSCs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M…  相似文献   

7.
成年动物骨髓中有两类干细胞,一是造血干细胞,另一为非造血干细胞,最早称之为成纤维克隆形成单位(CFU—fibroblast),现指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或称之为骨髓基质细胞(BMSCs)。MSCs并非由单一的细胞群体组成,根据MSCs的形态特点将其分为毯子样细胞、网状细胞、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特殊细胞,能够控制并维持细胞再生,在受损组织进行局部再生修复.当组织损伤较为严重时,远处的干细胞也可通过横向分化(tmnsdifferentiation)、甚至跨胚层分化的方式募集到受损部位,进行转化与修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潜能,并有向损伤组织趋化的特性,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易于转染并能长期表达外源基因.MSCs于骨中含量最多,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除造血干细胞外存在于骨髓中的另一种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成年动物骨髓中有两类干细胞,一是造血干细胞,另一为非造血干细胞,最早称之为成纤维克隆形成单位(CFU-fibroblast),现指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或称之为骨髓基质细胞(BMSCs).MSCs并非由单一的细胞群体组成,根据MSCs的形态特点将其分为毯子样细胞、网状细胞、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前体、平滑肌样细胞、成纤维细胞[1].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MSCs特异性表面抗原有:SH2、SH2、CD29、CD44、CD71、CD90、CD106、CD12a、CD124等表面抗原,但是与造血干细胞不同,MSCs不表达CD45、CD34、CD41、CD14D等表面抗原[2].  相似文献   

10.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外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胎盘、脐带血、外周血等组织中,出生后在所有组织中定居[1-2],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肝脏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系列细胞分化潜能,且支持造血、调节免疫、对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研究报道从骨髓、胎盘组织、肌肉组织、脂肪组织、脐带血中均可分离到 MSCs[1-3],在适当培养条件MSCs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肌肉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肝细胞等[4-9],与其他种类干细胞相比,MSCs来源丰富、体外易于分离培养、免疫源性低,已成为干细胞移植领域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目前有关慢乙肝患者骨髓MSCs的生物学特性尚不完全清楚,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否会影响MSCs的生物学特性尚存在不同观点.本研究旨在分离培养慢乙肝患者骨髓MSCs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临床慢乙肝患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rnalstemcells,MSCs)是起源于中胚层的非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脂肪、滑膜、骨骼、肌肉等组织以及羊水、脐带血中分离和制备,用得最多的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骨髓MSCs)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外均具有支持和调控造血的作用。因其比较容易贴壁和形成成纤维样的克隆,因此也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fibroblast,CFU-F)。又由于它们来自骨髓的支持结构,并作为滋养层支持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1]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称它们为集落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等,目前这些名称已较少使用..1985年Owen[2]提出了基质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认为骨髓基质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髓造血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Caplan[3]又将之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相关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构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等分化的潜能,表达多种表面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骨髓,外周血的MSCs是一循环的整体,具有其自身代谢,更新的循环,终末分化可能跨越胚层界限,MSCs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增殖分化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中期,Friedenstein等首次报道了在骨髓抽取物中可能存在非造血组织干细胞,且证实初步分离的贴壁细胞具有多能分化性,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1999年,Pittenger等〔1〕从人类的髂骨骨髓样本中分离得到了骨髓MSCs,并在体外证实其有多向分化能力。他们所分离的MSCs主要通过以下几点确认:1在贴壁培养中表现为具有良好外型的增生特性;2在细胞表面存在一系列标志性抗原分子,在传代1次和2次后,95 %和98%的细胞具有均一的表型,通过流式细胞分析,细胞表面SH2、SH3、CD2 9、CD4 4、CD71、CD90、CD10 6、CD12 0 a和CD12 4抗…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起源于胚胎发育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细胞中除去造血干细胞(非黏附细胞) 之外的黏附细胞部分,对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增殖、分化、发育、成熟、迁移、定居、释放、凋亡等生理活动具有特殊作用.现综述BMSCs对特殊的一类血液细胞--血小板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支持造血、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中,应用MSCs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本文就MSCs在治疗急、慢性GVHD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支持造血、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应用MSCs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本文就MSCs在治疗急、慢性GVHD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实现糖尿病的自体细胞治疗的一种新型方式。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若将自体MSCs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可望解决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问题。临床上多通过静脉输液输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到体内,此方法是实现治疗目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主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对于日常静脉输液的多是为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方式完成穿刺技术。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特殊制品,为了安全、准确输入体内,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笔者采用置入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输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