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影响的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时效关系)。方法取体重27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分别观察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喂药时间的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数量的影响。结果末次灌胃后1h采血组的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少于其它各组(P<0.05);灌胃1d和3d、7d组比较其含药血清的药效无差异,而与对照血清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为连续2次(间隔2h)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喂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的胎鼠颅骨与四肢骨分别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利用共育系使二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施加高、中、低剂量的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并与对照组及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进行比较,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利用甲苯胺蓝对骨吸收陷窝染色并在Leica Quantimet 500图像分析仪下测定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和数目。结果共育系中对TRACP活力的抑制及骨陷窝面积与数目的减少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单独培养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P<0.01)。结论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可以抑制共育系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量效关系).方法:取体重27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分别观察不同灌胃剂量和血清添加量的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数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胃剂量和含药血清添加量的提高,其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减少.结论: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为等效剂量连续2次(间隔2h)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其血清添加浓度为3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根汤含药大鼠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将骨髓巨噬细胞同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按照1:3的比例分别加入至24孔板及装有骨片的96孔板中。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后,同等条件下提取空白血清、西药(伊班膦酸钠)血清及高、中、低浓度中药(三根汤)血清并分别加入至相应组的培养液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进行破骨细胞分化鉴定并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面积。结果:加入含药血清组破骨细胞数量低于空白组(P〈0.05),西药组与三根汤高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低于三根汤中、低剂量组(P〈0.05),且西药组与中药高剂量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陷窝实验显示空白组骨吸收陷窝面积大于其他组(P〈0.05),西药组与三根汤高剂量组陷窝吸收面积小于三根汤中、低剂量组(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根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K)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意义,观察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破骨细胞C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补肾通络方组(中药组,剂量为12.46 g.kg-1.d-1);后2组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中药组给予补肾通络方灌胃。分别于第6、12周测定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BMD),并采用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体外分离培养破骨细胞中CK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体外分离培养椎骨来源的破骨细胞具有成熟破骨细胞的表型特征,去卵巢模型大鼠骨密度在时效上与CK的表达呈现负相关;补肾通络方以时效方式下调CK蛋白及CK mRNA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CK的过度表达是导致骨密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子;以时效方式下调CK蛋白及CK mRNA的表达进而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是补肾通络方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防治对不同程度骨量丢失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 选用10~12月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分组: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去势大鼠按骨量丢失程度分层,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电针加药物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摘除卵巢,其余4组均摘除双侧卵巢.术后8周,取血液分别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采用iNOS分型试剂盒测定血清iNOS活性.结果 去势SD大鼠血清NO、iNOS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电针和药物阿仑磷酸钠能提高血清NO、iNOS的含量且功效相同(P>0.05),电针和药物阿仑磷酸钠共同使用,能明显增强其功效.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不同程度绝经后骨质疏松症SD大鼠体内NO、iNOS含量,进而调节雌激素等间接调节骨的吸收和重建;同时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并且能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的凋亡、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Ⅱ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分泌的Ⅱ型碳酸酐酶对骨吸收过程的影响。 方法:由1日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并接种于象牙骨片上共同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Ⅱ型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在第3天和第9天时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以证实Ⅱ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结果:10-6 mol•L-1乙酰唑胺使骨吸收陷窝数和吸收面积均显著减少,浓度为10-8 mol•L-1时只对骨吸收面积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Ⅱ型碳酸酐酶通过调整破骨细胞内pH值,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活化进而影响骨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学基础。 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联合培养的方法,在1,25-(OH)2维生素D3和地塞米松作用下,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观察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形成鉴定破骨细胞。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 结果:小檗碱在0.1~10μmol/L范围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减少破骨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在10μmol/L浓度下,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TRAP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0.45%和42.12%,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72.69%。 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和骨吸收功能减少骨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HUC-MSCs干预组(4×10~6/3 d,HUC-MSCs干预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切除大鼠腹腔少量脂肪,其余各组均去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HUC-MSCs组用干细胞干预12周,其余2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干预。干预结束后,通过骨代谢血清指标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测量、骨密度检测、成骨细胞表面积/骨表面积比(osteoblast surface/bone surface,ObS/BS)和破骨细胞表面积/骨表面积比(osteoclast surface area/b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组织块法与传统破骨细胞培养方法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块法与传统破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破骨细胞培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超声去除骨片上细胞后,骨片经1%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骨片上吸收陷窝。根据骨片上陷窝数目、面积以及深度定量比较两组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结果:吸收陷窝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可清晰识别,组织块法在骨片上的吸收陷窝数目比传统法明显少,而且骨片上陷窝面积及深度也比传统法小而浅(P〈0.05)。结论:组织块法培养的破骨细胞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功能上均没有传统法培养的好。数量大的成骨细胞对共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