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的疗效。方法:本病共设置12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即骶管点药联合骨科熥药治疗;对照组使用骶管点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测定JOA评分及评估临床综合疗效。结果:试验组共治愈49例(占81.67%),治疗有效58例(占96.67%),治疗失败2例(占3.33%);对照组共治愈27例(占46.00%),治疗有效51例(占85.00%),治疗失败9例(占15.00%),试验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0.001),试验组JOA评分和疼痛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配合经皮激光汽化减压(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PLDD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牵引、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临床疼痛症状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8.9%;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熥药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的方法,一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推腰椎牵引一个月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疼痛、腰椎活动度等情况,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略占优势.结论: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7—12月)52例、对照组(2018年1—6月)46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功能锻炼及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20 d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JOA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O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PSQI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为80.4%(37/4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及血清IL-6、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NO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并能降低IL-6、NO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泰顺县中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隔日1次,每次时间为30 min,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骨科熥药1剂/d,早晚各1次,腰椎牵引隔日1次,疗程为1个月。患者于确诊的即刻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确诊即刻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3例、好转1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1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其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骶管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下腰痛功能量表(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治疗对缓解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改善功能受限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火龙药灸治疗过程中应用火龙药液与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火龙药灸治疗过程中使用火龙药液,对照组使用单纯酒精,均隔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龙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使用火龙药液比单纯酒精作用力更强,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克自然炎痛贴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多克自然炎痛贴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克自热炎痛贴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申秉炎  戚晴雪 《新中医》2018,50(7):114-116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外敷疗法治疗瘀血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予骨科熥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适量外用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WOMAC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骨科熥药外敷疗法治疗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VAS、WOMAC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联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组采用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臭氧(O3)、骶管灌注、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采用针刀对腰骶部粘连、挛缩等软组织进行切割、松解、疏通,配合臭氧椎旁或腰大肌肌间沟注射,另药物骶管灌注及中药内服。结果:治愈48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1%。结论:采用针刀、臭氧(O3)、骶管灌注、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急性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甘露醇、甲强龙、神经妥乐平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和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和推拿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4.2%、91.7%,对照组分别为31.3%、77.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推拿配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疗效及疼痛积分、JOA评分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疼痛积分与JO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推拿配合西药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通过骶管冲击疗法,寻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途径。方法:选择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分成A、B两组各48例,A组注入激素类,B组注入肢原酶类,分别注入骶管内,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比较结果,观察疗效。结果:疗效显著者55例(57.29%),有效者34例(35.42%),无效者7例(7.29%),有效率92.71%。结论:采用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简便易行,近远期疗效满意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采用腰椎牵引+中药治疗、骶管冲击疗法以及腰椎牵引+骶管封闭3种不同方法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2011年12月,同期住院115例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7岁。病程1月~123月,平均3.2月。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经CT、MRI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以及4周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2周与4周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及4周Ⅰ组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牵引+中药治疗的疗效稍差,骶管冲击治疗以及牵引+骶管封闭疗效相当。骶管冲击有一定副作用,而骶管封闭仅一次即可。笔者建议:在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尽量选用腰椎牵引+骶管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海翠 《光明中医》2016,(13):1903-1904
目的研究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同对照组患者的71.9%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注射措施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脉络宁复合液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230例和常规对照组230例,疗程3~4w,治疗前及治疗后1d、1w和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对照组和骶管注射组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8·6±1·4)和(8·8±1·4)分,对照组治疗后第1d及第1wVA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8·2±0·6)和(5·3±0·9)分,骶管注射组分别为(5·5±0·9)和(2·7±1·1)分,2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注射脉络宁复合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牵引复位、平衡针灸、中药热敷、中药内服等中医方法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9.00%,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腰背肌稳定性训练对微创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治疗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辅以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及腰背肌稳定性训练等治疗。对照组90例单纯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应用VAS、JOA、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2周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JOA比较:治疗2周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JOA评分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优良(治愈+显著进步)率86.67%,对照组优良率73.3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11.1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后早期介入内服中药及腰背肌稳定性训练等治疗,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体感觉功能及运动控制能力,增强腰椎协调性及稳定性,消除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