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洁灌肠法。结果: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开始排便时间、灌肠时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具有肠道清洁度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锡类散、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锡类散、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西医组28例予锡类散、甲硝唑、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西药组28例予甲硝唑、激素保留灌肠,1个月后判断临床疗效。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2.9%、71.4%。结论:锡类散、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才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97-1198
目的探讨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护理效果。方法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为6.43±2.70h,对照组为4.33±1.35h;观察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使药液在肠腔保留时间延长,疗效显著,更有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左半结肠炎患者126例,予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2次/d,治疗20 d后复查结肠镜,观察疗效。结果显效75例,有效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8%。结论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56例患者采用美沙拉嗪1.0g、锡类散1.5g保留灌肠,必要时加激素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护理,症状全部缓解,治愈出院。提示美沙拉嗪、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翠淑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897-898
目的:探讨三通气囊、负压吸引式一次性灌肠器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术前清洁灌肠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0例采用改良式一次性灌肠器灌肠,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清洁肠道所用时间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两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满意度、清洁肠道所用时间及患者依从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后的灌肠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肠道清洁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探讨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对照单盲法将30例活动期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锡类散灌肠治疗2周,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2周,2周后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改变、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锡类散治疗前后和健康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探讨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及内镜组织学方面无显著差异,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锡类散治疗前与治疗后血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含量及粪便中sIgA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锡类散治疗前与正常健康组在血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含量及粪便中sIgA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锡类散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美沙拉嗪口服相类似。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妇科疾病择期手术前,常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法作肠道准备,因其不能全肠道清洁,可因肠道内气体、粪便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若麻醉不满意时,难度更大。肛门括约肌松弛者,灌肠溶液容易漏出,达不到清肠目的;有肛门疾患者,操作更为繁杂,患者亦感痛苦。为此,我们试用中药蕃泻叶泡茶饮代替灌肠。经临床观察,证实此方法可代替传统的灌肠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9月至1998年11月在我院妇科行择期腹式手术需进行肠道准备而不涉及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88例给蕃泻叶泡茶饮,对…  相似文献   

10.
陈茜 《当代护士》2009,(10):88-89
总结了先天性巨结肠、直肠瓣肥大、年老体弱、肠造痿等特殊患者的灌肠护理,包括根据患者的特殊病情选择不同的灌肠方法,在灌肠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处理,以及细致到位的心理护理。认为护士在灌肠时应熟知肠道解剖特点,根据病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方法,以避免发生肠道损伤和灌肠液外漏等情况,确保检查、手术、治疗等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宋金东  蒋草  施海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408-3409
:目的 观察氢化可的松、硫糖铝、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肠镜下表现的改善情况。方法 3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氢化可的松、硫糖铝、锡类散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未灌肠治疗,两组均服用足量柳氮磺胺吡啶(SASP),4周为l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结肠镜。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30%(P <0.05);治疗组肠镜下表现改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79%(P <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氢化可的松、硫糖铝、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UC,临床症状改善及肠镜下炎症改善情况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唐红春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98-2099
清洁灌肠是普外科为肠道肿瘤及其它疾患患者做肠镜确诊及肠道手术必须做的一项重要肠道准备工作。肠道的清洁度直接影响肠镜诊断的准确率,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使患者尽快康复的关键之一。对普通患者,多采用在饮食准备及口服泻药的基础上,再进行清洁灌肠。2009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对50例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患者采用“一件开口式造口袋”进行清洁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少年老体弱的肠癌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将64例年老体弱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三腔导尿管代替肛管躺在床上灌肠,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灌肠,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无不良反应,术中发现肠道清洁好;对照组有23例出现头昏、眼花、体力不支等不良反应,肠道清洁较差。结论实验组肠道清洁度较好,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锡类散联合其他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60例,采取甲硝唑、氟美松、庆大霉素加入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愈4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锡类散联合其他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锡类散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锡类散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齐玉华,毕淑青锡类散主要成分为:象牙屑、珍珠、冰片、青黛等。具有消炎、生肌、解毒化腐等作用,地塞米松可控制炎症,普鲁卡因具有止痛作用。用上述药物保留灌肠可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且能使...  相似文献   

16.
改良保留灌肠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灌肠法与传统法比较效果有差异。结论:改良保留灌肠使患者不适感明显减轻,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有利于药液与局部病变部位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行术前肠道清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输液器组合进行输液式结肠回流灌洗;观察组采用带有温度显示卡的加盖的灌肠桶+经裁剪的等渗冲洗液中配置的三叉接管(三叉接管进水和排出两侧管道均有开关阀)+硅胶肛管+负压引流瓶组合的密闭式灌肠装置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能有效地清洁肠道,减少大便的堵管,提高肠道清洁效果,缩短灌肠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直肠癌需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观察组70例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时有无不适感,灌肠次数,每次灌肠液量以及肠道清洁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灌肠次数,肠道清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应用中,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9.
庞自云 《护理研究》2012,26(23):2159-2160
[目的]观察以锡类散等配制的小剂量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腹部及盆腔肿瘤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锡类散、蒙脱石散等配制的灌肠液保留灌肠,两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锡类散等配制的小剂量灌肠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行腹部X线检查、肠道检查、肠道手术等,均需要清洁肠道,以提高诊断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清洁灌肠常规是采取左侧卧位,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弊端,如液体流入不畅,液体流入300~500mL时,患者即产生便意且无法忍受,不得不中断操作,导致反复多次灌肠,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浪费护士的时间。为了寻求省时快捷、节力高效的清洁灌肠方法,自2007年1月-2007年11月对20例清洁灌肠的患者采取口服20%甘露250mL+2500mL温开水替代清洁灌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