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双语现象。因为“双语现象”的存在,便产生了“双语教育”。新疆的“双语教育”最初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教育,“双语教学”则是指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形式。随着新疆的双语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化,双语教育、双语教学等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1新疆的双语教育实验发展概况新疆的双语教育实验始于“文化大革命”前的1964年,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实验被迫中断。而大规模的双语教育实验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新疆的双语教育实验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前奏(1964~1966年)在此阶段,担任实验班授课的教师基本上是汉族教师,只用汉语一种语言授课,开设的是汉语课而不是语文课,所以这既不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族学校上的“民考汉”模式,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所以暂且称之为初、高中起点的汉语教学模式或者是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前奏。1.2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停滞阶段(1966~197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双语教学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各学校的汉语教学实验班都先后停办。1.3新疆双...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地区,针对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近几年我校招收的民族学生的比例逐年在上升。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牧区,而在我校专业课学习实行汉语授课。尽管他们入我校经一年汉语预科学习,汉语水平有所提高,但让从小说民语、上民语课的民族学生全盘接受汉语医学专业课学习,还是有许多困难。如何教好民族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就民族班学生的药理学教学谈一些粗浅体会:1 民族学生的特点1.1 语言障碍语言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民族学生的药理课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每个学生的汉…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新疆医学院校中民考汉的学生人数占不少比例,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管理方法上不能等同于民考民的同学,而在与汉族同学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应对这些同学给予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疆伊宁卫生学校魏玉兰,陈延颖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否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才。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有别于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我区少数民族的母语为突厥语,...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新疆民汉合班背景下大一护生听课情况。方法与2016年4~6月期间选取新疆Y校的2015届大一民汉合班学生205名开展调查,其中包括汉族护生65名,民考汉护生65名,双语生75名。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他们在民汉合班课堂环境中听课情况。结果 "在能听懂教师讲课"的问题中,汉族护生中有69.2%全都能听懂;民考汉护生有53.8%的护生全都能听懂;双语护生只有13.3%的护生全都能听懂。经过卡方检验,汉族护生、民考汉护生、双语护生在此问题的回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能理解教师讲课"的问题中,汉族护生中有56.9%全都能理解;民考汉护生有33.8%的护生全都能理解;双语生只有5.3%的护生全都理解。经过卡方检验,汉族护生、民考汉护生、双语护生在此问题的回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能否跟上教师进度"的问题中,汉族护生中有32.2%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民考汉护生有24.6%的护生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双语生只有5.3%的护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经过卡方检验,汉族护生、民考汉护生、双语护生在此问题的回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类型、能否听懂课程、能否理解课程、能否跟上教师进度都会影响课程听课效果。结论为真正落实民汉合班的效果,应该改善大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听课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校农学院民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特点。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10名少数民族(民考民)和汉大学生测评。结果:①我校农学院民汉大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现患率差异无显著性。②民族学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③本资料显示民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仍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结论: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不同特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是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我校处于边疆地区 ,由于语言、社会等各种不同因素 ,少数民族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于汉语学生的诸多问题 ,所以教学中应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 民族同学的特点1.1 区域特点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多数医学院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贫困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教育水平落后。许多民族学生入校时基础差 ,底子薄 ,所以相对汉族学生学习起点低 ,生活环境的改变 ,解剖学的学习对汉族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民汉合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效果的相关情况,分析影响民汉合班学习效果的因素,找到合理的对策及解决方案,为民汉教学改革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对护理专业民汉合班学生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法,对民汉合班的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反馈进行研究。结果在护理专业学生民汉合班与分班《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全程情况比较中,χ~2=56.943,在护理专业学生民汉合班与分班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看法中,χ~2=6.069,P0.05。结论实现专业课程《健康评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调配比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习教学实践,总结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女性医学本科生泌尿外科教学经验及体会,提出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阐述若干观点及思考,旨在进一步提高母语非汉族少数民族女性医学生泌尿外科实习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敖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49-49
新的教育形势对少数民族地区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用本民族语言学习.毕业后进入不同中等专业学校后用汉语言学习、汉语教学及适用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民族毕业生的广泛就业和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和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牧地区。汉语基础差、入学起点低、预科时间短、内容多。而我们对学生要求高,具有短期速成性。这是当前汉语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区域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加上汉语言交流障碍,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具有许多不同于汉族学生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第一年需要专门进行汉语强化培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讨会。会上介绍了主要面向外国人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在考查汉语水平方面的一些经验,之后HSK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始进行试点。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现HSK的试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即从原来的“教材翻译”模式向“交际模式”转化,从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化,它的推广使少数民族学生走上了注重对交际能力培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预科教育是我校为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医学专业基础课之前设置的为期一年的以学习汉语言为主的阶段 ,目的是为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行医学基础和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语言基础。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占普招学生总数的 5 0 %~ 60 % ,是学校教学对象的主体之一 ,而预科阶段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少数民族医学生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 ,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已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初步思路》的精神 ,我院本着因材施教、整体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 ,以汉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高校民、汉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现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新疆一所医学高校中抽取850名民、汉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自我陈述问卷》,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与习惯两个维度进行调查。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琢=0.05。结果 在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态度方面,持积极态度的民、汉学生分别为319名/67.6%和259名/73.8%(P=0.009 3),总体满意度达到70.3%(579名)。在民、汉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习惯方面,有38名/8.1%民族学生会选择到图书馆学习,而汉族学生选择到图书馆学习的有132名/37.7%,两组学生在选择学习地点和查找资料方式时民、汉医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9、0.037 0)。结论 针对民、汉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可通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载体与方法、开展有区别的自主学习培养策略,以提高民、汉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医科大学自1956年创建以来就承担着我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培养。至今每年入学60%左右的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其中有60%~70%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时代用的是母语教学语言,这类学生称民考民学生,以维吾尔族和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使用<个人信息调查表>和对乌鲁木齐市某高等医科院校民、汉新生的相关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民、汉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忧郁" 为困扰民、汉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四大问题.不同民族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影响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入学动机、报考满意度和家庭氛围等.结论 教师应重视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政府有关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解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卫生人才短缺,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低,服务能力差的问题.新疆医科大学招收了面向农牧区少数民族临床专业专科层次(民专班)学生.临床医学民专班由于招生生源基础相对较弱,汉语水平较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各专业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近年来,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医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讨会,会上介绍了主要面向外国人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在考查汉语水平方面的一些经验,之后HSK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始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为培养少数民族医药人才,面向全区招收民考民(即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用少数民族文字命题的统一考试)学生,经1年汉语学习后转入药剂士专业学习。经多年实践,初步掌握了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新疆昌吉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U 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民族分组,其中汉族组53例,少数民族组40例.结果1.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存在差异(t=3.081,P<0.05),汉族组发病年龄偏大2.在不同居住地,两组患者所占比例不同(χ2=6.244,P<0.05),在农村居住的汉族患者比例低于少数民族,而在城市居住的汉族患者比例高于少数民族(χ2=9.655, P<0.005)3.少数民族组以慢性复发型为主要临床类型,高于汉族组(χ2=3.954,P<0.05)4.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有差异(Z=-1.965,P<0.05),汉族组治疗效果较少数民族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