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兔血清IgG的快速纯化及其分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连红  陈戬 《免疫学杂志》1996,12(3):197-200
采用特定条件,将稀释后的兔正常血清,兔免疫血清、羊血清、羊免疫血清,经过不同pH值处理的DEAE-纤维反向吸附达到快速纯化上述四种IgG的目的,该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回收率高,IgG制品纯度可达90%以上,完全满足各种免疫学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vIL-10转基因治疗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唐福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60-1061,1063
目的:以逆转录病毒重组体rRV—vIL-10为治疗基因,通过体内外基因转移的动物实验研究,建立局部兔膝关节炎间接体内基因治疗方法。方法:①利用可以稳定表达hIL-1p的兔滑膜原代细胞(MFG—hIL-1β—neo—HIG-82)诱导出兔膝关节炎模型。②在体内实验中,将在体外培养的已转染rRV—vIL-10的兔关节滑膜细胞经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后回输注入兔膝关节腔内,进行间接体内基因治疗。③通过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证实治疗基因转移至体内的滑膜组织并有效表达目的蛋白。④ELISA方法测定关节炎的相关细胞因子在基因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①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证实逆转录病毒重组体rRV—vIL-10能有效转染兔膝关节的滑膜组织。②应用rRV—vIL-10重组体进行局部间接体内基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hIL-1β诱导的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关节炎症,下调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hIL-1β的水平。结论:逆转录病毒重组体rRV—vIL-10可以成功地将vIL-10基因导入兔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和滑膜组织,明显降低hIL-1β诱导的兔膝关节炎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3.
最新研究表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不仅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和旺盛增殖活力的细胞,还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性,表达对异体宿主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作用[1].本实验分离培养的新生兔骨髓基质细胞,经成骨诱导可以为成年兔骨修复提供充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生化方法提取正常兔血清中的IgM,用吸附法制备抗兔μ链血清。免疫电泳证明所制备的抗兔μ链血清与兔全血清仅有一条沉淀线,与兔IgG、IgA没有交叉反应。与抗兔μ链结合的兔血清成份有抗体活性,对2-巯基乙醇敏感;分子排阻层析证明,分子量与入骨髓瘤IgM相同。同时制备了抗兔Υ链血清。应用这二种血清检测经福氏2a志贺氏免疫兔的血清抗体证明它们分别对IgM、IgG有特异性,可用于观察免疫后特异IgM、lgG抗体产生的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人生长终止特异性同源异形盒基因(Gax)转染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观察人Gax基因过表达对血清刺激后兔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Gax基因成为理想的静脉桥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提供实验基础。方法:Ad5-hGax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兔VSMCs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细胞中hGax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Ad5-hGax对血清刺激后兔VSMCs的体外增殖抑制情况;转染7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Ad5-hGax诱导血清刺激后VSMCs的凋亡率。结果:转染后1 d、3 d、5 d,Ad5-hGax组细胞中的hGax蛋白均有明显表达;MTT法检测显示hGax基因过表达能明显抑制血清刺激后兔VSMCs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转染72 h后,hGax过表达能显著诱导血清刺激后兔VSMCs的凋亡。结论:hGax基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血清刺激后VSMCs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为腺病毒介导Gax基因治疗静脉桥再狭窄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兔球虫是一类专性寄生于兔消化系统的顶复门原虫,能够引起家兔严重的寄生虫病,对养兔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疫苗免疫一直被认为是防控球虫病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遗憾的是由于对兔球虫免疫学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当前尚无疫苗问世,因此开展兔球虫病疫苗研究对于家兔养殖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减毒早熟株作为疫苗进行免疫是球虫病疫苗的理想形式,目前已成功选育多个兔球虫早熟株,并在试验中证实了其能够为家兔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家兔抗球虫免疫和疫苗研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兔球虫的免疫学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兔免疫蛋白特异的鼠T细胞株为靶细胞,以T细胞的增殖和IL-2的产生活性为反应指标,探讨了小鼠B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和兔抗鼠IgM等抗原的提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B细胞对兔抗鼠IgM抗体有很强的提呈作用,提呈兔抗鼠IgM抗体所需的抗原浓度较低,比兔免疫球蛋白低1000倍以上,当用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时,则无上述差异。故提示可用兔抗鼠IgM抗体模拟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高效抗原提呈作用。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抗原特异性B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特点,以及T—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高效价、特异性的兔抗人MAGE-n血清。方法: 对原核表达的MAGE-n蛋白进行纯化, 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 用硫酸铵盐析法及溴化氰活化的Sephrose4B(CNBr-ActivatedSeph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抗血清, 以双向免疫扩散实验、ELISA、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对兔抗人MAGE-n血清进行鉴定。结果: 经免疫得到高效价的兔抗人MAGE-n血清, 抗血清能够与MAGE-n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AGE-n是一种胞质蛋白。结论: 用MAGE-n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兔, 制备得到高效价的抗血清, 纯化后的特异性兔抗人MAGE-n血清, 为进一步研究MAGE-n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兔心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兔为实验动物进行冠心病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但在文献中,对兔心冠状动脉解剖的详细研究尚不多见。Day 和 Johnson 于1958年曾对25例兔心的冠状动脉进行过粗略观察,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最近对兔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其类型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在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侧副循环建立过程的研究中,深感了解兔心冠状动脉解剖的必要性。本文拟通过透明和 X 线造影方法探讨冠状动脉的形态学,为进行冠心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雌兔尿道插管采取观察尿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理学》的“尿生成”实验及《药理学》的“利尿药利尿作用”实验,分别是两门课的重点实验。经“尿道插管”法是上述两实验简单易行、方便经济的实验方法。到目前为止,各种教材介绍的“尿道插管”法一致要求使用雄兔。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在建立TSH酶免疫测定方法的过程中,制备了兔抗人-TSH和兔抗牛-TSH血清。在抗血清制备的过程中,我们系统地测定了兔血清胆固醇浓度,目的在于观察抗TSH血清形成过程中与兔血清胆固醇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血清胆固醇测定对判断免疫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离体兔眼实验方法,评价此实验的预测力和可靠性.方法 参照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推荐的离体兔眼实验方法并结合具体条件,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离体兔眼实验方法.同步采用离体兔眼实验和兔眼刺激实验对26种受试物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对2种实验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离体兔眼实验对26种受试物的眼刺激性分...  相似文献   

13.
Stratton等(1977)指出人T细胞表面与人脑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称为“与脑有关的T细胞抗原”。Brown、Stratton和Whiteside等相继制备为兔抗人脑血清(RAHB),并用不同方法鉴定了抗血清的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兔补体存在情况下,1:128稀释度的RAKB能溶解50%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荧光标记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细胞为70~80%;标记淋巴结冰冻切片,阳性细胞位于副皮质区(T细胞依赖区);T玫瑰花抑制试验为50~60%。同时,Whiteside等应用RAHB荧光标记T淋巴细胞来鉴别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指出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其它淋巴增生性疾病中,  相似文献   

14.
在免疫病理实验中,无论是采用PAP法,ABC法,还是将二者优点结合起来的BA法,为减少非特异性背景染色,都需要封闭组织中的非特异性抗原。以往的实验中封闭血清一般采用与第二抗体相同的动物血清,如果二抗是羊抗鼠,封闭血清就必须用正常羊血清;如果二抗是猪抗兔,封闭血清就必须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显示兔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分离方法大多数为Ⅰ型胶原酶消化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扩增兔脂肪干细胞尚不多见。目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兔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并进行成脂、成骨的诱导分化。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出兔脂肪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代细胞,用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的表达情况;分别用成脂和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油红O、茜素红染色定性鉴定。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兔脂肪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力旺盛。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29,CD44,阴性表达CD45。兔脂肪干细胞经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培养14 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提示组织块贴壁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兔脂肪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选新西兰纯种兔八只,在每只兔背上设计长宽比例为6:1的超长随意皮辨4块。分别静脉注射生脉、红花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并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应用wx—753B微循环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限兔耳及皮辨微循环改变,发现生脉、红花等中药制剂对兔耳微循环障碍及皮辨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促进了皮辨的成活,其中以生脉注射液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25只,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饮食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水悬液1.7 mg/kg,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当归补血汤6 g/kg、3 g/kg、1.5 g/kg,每天1次,2周后取兔血检测VEGF和SDF-1水平,培养并鉴定兔外周血EPCs,MTT法检测增殖能力,黏附实验检测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形成小管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及当归补血汤高、中剂量组家兔血清VEGF和SDF-1水平增高(P<0.05),且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形成小管能力均有增强(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提高循环VEGF和SDF-1水平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EPCs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兔62只,采片局麻、工人呼吸和制动以保持动物清醒。用1ml注射器抽取一定量氨饱和气加空气至1ml,紧贴兔鼻孔迅速注入鼻腔,即能有效而可重复地引起心血管反应(CVRA)。结果显示,氨刺激使全部实验动物同时引起了明显的心率减慢和血压升高皮应,在6—8s时达最大变化,分别由对照组水平283±27/min和1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羟基磷灰右粒子复合物(Bovine Serum Albumin/Nano—Hydroxyapatite,BSA/Nano—HAP)在体外实验中对红细胞的影响。方法溶血实验及渗透脆性实验评价BSA/Nano—HAP对兔红细胞的影响,并对材料与红细胞共培养后做细胞形态学观察,Bradford法检测不同粒径的HAP与BSA的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Nano—HAP与BSA共吸附后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BSA/Nano—HAP与兔红细胞共培养后未引起溶血和细胞聚集现象,Nano—HAP对BSA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作用位点主要在BSA的酰胺Ⅰ带、酰胺Ⅱ带、[COO]基团与羟基磷灰石的[Ca^2+]、[OH^-]、[PO4^3-]基团上。结论BSA/Nano—HAP与红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形态正常,并且保持了红细胞正常的悬浮忡,有望成为一种向液相容性较为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0.
胡海涛  钱宝珍 《免疫学杂志》2004,20(2):110-112,116
目的 观察仔兔血清抗体动态变化 ,探讨家兔日本血吸虫病垂直传播的体液免疫反应规律。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分别人工感染 5 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 只 ,仔兔出生后 4 3d起每隔 2周采血收集血清 ,至仔兔发育成熟 (约出生后113d)。分别运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 (A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M抗体 ,观察动态变化。结果 仔兔先天性感染率为 6 0 % (12 2 0 ) ,其中 5只双性感染 ,7只单性感染。 2 0只仔兔 ,抗AWA IgG、抗AWA IgM抗体检测始终呈阴性 ;抗SEA IgG检测 ,5只双性感染仔兔有 4只于出生后 5 7d起陆续呈阳性 ,其余 16只始终为阴性 ;2 0只仔兔抗SEA IgM也始终呈阴性。结论 先天性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仔兔呈低免疫应答状态 ,可能存在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