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米光对宫颈糜烂治疗效果。方法:将近3年用微米光治疗慢性宫颈炎56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糜烂27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78例宫颈糜烂治疗全部有效,1次治疗率达97.83%,P〈0.01。结论:微米光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是目前较好的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米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微米光治疗.结果 微米光治疗宫颈疾病成功率97.0%(97/100),手术时间1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 微米光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米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站2008年1-12月在门诊就诊的8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微米光治疗,观察3个月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率高达95%。结论微米光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可靠、安全、疗程短、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易于掌握、操作简便等优点。充分做好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及观察处理,对微米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成功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应用微米光局部治疗照射治疗外阴溃疡,效果满意。通过45例的临床观察,认为该方法简便值得推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康体多)与微米光照射病灶治疗湿疹的治疗效果。采用临床对照的方法选择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微米光局部照射及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每天静脉给予维生素C2.0g及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50ml。时间为两周,皮疹采用评分制。治疗结束观察发现,治疗组皮疹基本消退,效果达到96%,对照组72%。由此可以得出康体多联合微米光治疗湿疹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铜蒸汽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铜蒸汽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铜蒸汽激光作为光源,以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每次治疗间隔3 ̄6个月,结果:80例患者,经1 ̄3次治疗,痊愈20例,显效36例,有效22例,有效率为97.5%,结论:铜蒸汽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米光技术在女性尖锐湿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门诊38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激光取除疣体后局部用微米光照射并与未照射者做了对比。结果:38例患者中,微米光照射一疗程(10次)后伤口愈合者34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米光照射可使女性局部干燥,组织再生能力增强,伤口愈合加快,疼痛减轻,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光动力疗法对恶性肿瘤杀伤作用的最低安全有效光剂量。方法 应用光动力疗法对接种Louis肺癌的60只昆明小鼠作肿瘤杀伤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组织学和抑瘤检测证实:光动力疗法能选择性杀伤癌细胞,在治疗后24小时内就可以见到癌细胞出现空泡变性,核固缩、破裂、溶解、坏死。随着时间推移坏死更加明显。结论 证实这种光动力疗法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没有损伤,激光应垂直连续照射,最低安全有效激光剂量为36J/cm^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04例配合冷光源深部导光拉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结果 全组均治愈,治愈率100%,且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无术后医源性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配合冷光源深部导光拉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及与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的优势。方法对176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最终使细胞死亡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结果 176例患者中,175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有1例为艾滋病患者,效果不佳,转至疾控中心。结论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降低了复发率,优于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11.
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几种光凝器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光凝术的时机。方法 选用半导体532倍频激光格栅光凝黄斑囊样水肿64眼:播散性光凝治疗早期非缺血型RVO32眼;全视网膜光凝缺血型60眼(其中39眼是由非缺血型转化为缺血型),14眼应用8l0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 格栅光凝黄斑囊样水肿有效率为75.00%,视力进步51.57%。非缺血型RVO 6个月后出血吸收率71.87%,视力进步43.75%,12.5%转化为缺血型。2l眼缺血型RV0532倍频激光治疗有效率23.8l%,出血吸收后补充光凝42.86%,无效33.339/6;由非缺血型转化为缺血型的有效率为84.62%,视力进步33.33%;8l0半导体激光治疗14眼,有效率100%,视力进步28.57%。结论 黄斑囊样水肿应尽早行光凝术,应选择波长大于514mm的激光器;非缺血型RVO早期光凝仍无法阻止新生血管的产生,其治疗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缺血型RVO应尽早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但伴明显出血时应选择红光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用平头石英光纤传输连续波Nd:YAG激光,对64只晚期难治性青光眼实施经巩膜睫状体光凝(CTCP)治疗。经3~12个月的临床观察,不用降眼压药物最终眼压≤3.44kPa者占60.94%(39眼),90.48%的患者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光凝后中期的并发症主要有视力下降(占39.46%),白内障(占6.25%),低眼压(占6.25%)。结果表明,这种疗法对各种晚期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极微血管电凝器配合YILI GD光量子取斑王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单极微血管电凝器电极为Ⅰ极,YILIYA GD光量子光源为强脉冲光源,能量密度为23~33(GO)。脉冲个数2~4个,首脉宽度1.5~3.5ms,脉冲间隔1~10s。结果本组治疗次数最少为3次,最多为7次。56例中1级(痊愈)15例;2级(显效)31例;3级(有效);10例:无1例无效者。结论单极微血管电凝器配合YILI GD光量子取斑王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均有可靠疗效,除术后色素沉着发生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微米光治疗外阴肛周湿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微米光治疗肛周外阴湿疹方法简便,疗程短,能迅速止痒,且持续止痒时间长,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微米光治疗仪,出口距患处约1cm,功率调节在4~5周,照射3min。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迅速止痒。  相似文献   

15.
用激光浊度法,对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在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体系中的光敏引发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杂蒽酮类的光引发效率高于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等;硫杂蒽酮中的取代基类型和位置及促进剂种类,对其引发效率有明显的影响;氧对该聚合体系阻聚现象不明显;该类光引发剂最佳引发浓度ω_B为1.5%~2.5%。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杀菌消毒装置的需求激增,紫外光杀菌作为医疗卫生系统最常用的一种杀菌消毒方式已较为普及,不同发射紫外光光源装置的研发、光学材料和器件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本文调研了临床用紫外光装备,最终聚焦于发射C波段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光的不同光源发生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其光生物效应研究的相关进展,对汞蒸气紫外灯、UVCLED紫外灯、准分子紫外灯、微波等离子体紫外灯以及激光紫外发射器5种可发射UVC光的光源发生设备的构造、发光原理、优缺点、可发射波长、光生物效应进行了汇总并对其潜在医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魏淑芳  贾爱芳 《甘肃医药》2011,(10):616-617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由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光源照射各种试剂垫,其反射光被球面积分仪接受,其光电管被反射的双波长光(通过滤光片的测定光和一束参考光)照射,各波长的选择由检测项目决定。  相似文献   

18.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纳可佳是一种生物制剂,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新药。本研究通过对60例未生育过的宫颈糜烂病人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宫颈局部应用纳可佳与特种光治疗的疗效差别,了解纳可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新一代用于光动力学疗法的光敏剂──锌酞菁,并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红光为光源进行体内、外光动力学效应研究,以第一代血卟啉类光敏剂(HPS)为阳性对照;以耳指数反映锌酞菁皮肤光敏毒性;光镜及电镜下观察U14肿瘤细胞在光动力学治疗下形态学改变。结果锌酞菁在光照强度为5.4J/cm2,照光波长600~750nm时,能显著杀伤FGC85、SMMC7721和SGC7901,IC50分别为0.836,1.237和1.408μg/ml;在体光动力学治疗结果显示,锌酞菁(2mg/kg,光照剂量252J/cm2,腹腔给药后2d照光),对U14和S180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76.7%和68.7%,而阳性对照组(16mg/kg,余同上)则分别为36.3%和53.2%(P<0.001)。锌酞菁暗反应毒性低,无光照时没有细胞毒性,对小鼠皮肤光敏毒性比HPS低,给药后3天即可消失。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到U14肿瘤在锌酞菁光敏治疗后,细胞核显著改变,染色质凝集边聚,核固缩及相继出现核破裂、凋亡小体形成等符合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点,且以上改变在光敏治疗后10min即可观察到,故锌酞菁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起肿瘤细胞的快  相似文献   

20.
以乳液聚合制备的聚苯乙烯乳液为种子,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水解溶液进行缩聚反应,合成亚微米级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粒子,并以此作为光散射剂添加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中,制备了光散射材料;考察了亚微米级核壳粒子添加在PMMA树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经过双螺杆剪切作用的挤出加工后,可以实现核壳粒子在PMMA树脂中的良好分散。核壳粒子可以大幅度提高PMMA的雾度,当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粒子(NS82)的含量为1%时,制得的PMMA样片(厚度为2 mm)的雾度为89%,透光率为69%,有效光散射系数为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