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与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60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精神病老年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咽拭子MP-DNA进行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老年患者的血清中的MP-IgM进行检测。结果:对60例老年患者进行上述地诊断及临床记录,MP-DNA阳性数为32例(占50.03%),MP-IgM阳性数为28例(49.97%),上述表现的症状就是老年患者进行反复的咳嗽,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老年反复呼吸道与肺炎支原体有关,应该对老年患者的MP-DNA、MP-IgM进行尽早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金标法和斑点试验芯室法2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小儿MP肺炎时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标法和斑点试验芯室法对1 132例疑似MP感染的小儿患者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MP-IgM)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金标法检测MP-IgM的阳性率为19.79%(224/1 132),斑点试验芯室法的阳性率为23.41%(265/1 132),2种方法检测MP-IgM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斑点试验芯室法为标准,金标法检测MP-IgM阳性漏检41例,该41例患儿,经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但经改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明显有效,临床综合判断符合MP肺炎的诊断标准;故金标法阳性漏检率为3.62%(41/1 132).结论 金标法检测小儿血清MP-IgM操作简单,报告结果快速,但存在一定阳性漏检率,可作为初筛试验,对支持临床阳性诊断的金标法阴性患者要选择斑点试验芯室法来复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75)、B组(3~12岁,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MPDNA阳性率48.00%明显高于同组MP-IgM阳性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P-DNA和MPIgM阳性率分别为62.60%、6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与IIF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FQ-PCR)在解脲支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和治愈判定价值.方法:对240例疑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者,取尿道或宫颈内分泌物,同时进行培养、PCR和FQ-PCR法检测,并对三种方法均阳性的78例患者作治疗后的随访检测.结果:以2种以上(包括2种)检测方法检测的阳性结果为真阳性,2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定为真阴性.培养法的敏感性为78.57%(88/112),特异性为100%(128/128);PCR的敏感性为96.43%(108/112),特异性为93.75%(120/128);FQ-PCR的敏感性为100%(112/112),特异性为100%(128/128).78例确诊患者经有效治疗后1周、2周、3周随访检测显示:培养法阴转快,1周的阴转率即为100%(78/78);PCR和FQ-PCR阴转均慢,2周后的阴转率分别为69.23%(54/78)和74.36%(58/78).结论:培养法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必然产生假阴性;PCR敏感性高,但特异性稍差,易产生假阳性;FQ-PCR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好,适宜于推广运用.但在治愈判定中,培养法的价值更大,PCR和FQ-PCR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恒温扩增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RNA对临床诊断儿科患者MP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住院急性呼吸系统感染178例患儿咽拭子/痰标本及血清标本,其中咽拭子/痰液标本同时检测MP-DNA及MP-RNA,血清标本检测MP-Ab。根据患儿病程分为A组(病程 ≤ 10 d)和B组(病程>10 d),分别以MP-Ab、MP-DNA检测为参考比较恒温扩增法检测MP-RNA在各组间的阳性率差异,并评估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MP-DNA、MP-Ab与MP-RNA总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MP-RNA阳性率(37.8%)高于MP-Ab阳性率(22.9%),B组中MP-RNA阳性率(10.6%)低于MP-Ab阳性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与MP-DNA结果相比,MP-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以MP-Ab、MP-DNA为参考方法评估MP-RNA的总体灵敏度为0.63/0.79、特异度为0.91/0.96、阳性预测值为0.67/0.85、阴性预测值为0.89/0.94。其中A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0.88、0.79/0.90。 结论 恒温扩增法检测MP-RNA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可应用于MP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联合咽拭子快速培养法在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疑似MP感染患儿,以间接荧光免疫法测定MP-IgM表达,同时取咽拭子样本行FQ-PCR法、快速培养法检测。以血清学检测为"金标准",记录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MP-IgM阳性、阴性患儿MP-DNA拷贝数。结果联合检测特异度、阳性预测值(85.37%、90.48%)与单一FQ-PCR法检测(90.24%、91.67%)及快速培养法检测(85.37%、88.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96.61%、92.00%、94.59%)较单一FQ-PCR法检测(74.58%、81.00%、71.15%)、快速培养法检测(76.27%、80.00%、71.43%)高(P<0.05)。MP-IgM阳性患儿MP-DNA拷贝数较阴性患儿高(P<0.05)。结论咽拭子快速培养法联合FQ-PCR法在疑似MP感染患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且荧光拷贝数越高对诊断MP感染越有利,可为临床明确MP感染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支原体DNA(MP-DNA),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 M)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FQ-PCR检测BALF MP-DNA阳性55例(91.6%),血清MP-Ig M阳性29例(48.3%),BALF MP-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MP-Ig M阳性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增加,ELISA法检测血清MP-Ig M检测的阳性率增加(P<0.05);BALF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的阳性率不随病程变化(P>0.05)。结论 FQ-PCR检测BALF中MP-DNA是诊断早期支原体肺炎的可靠方法,优于血清MP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支原体抗体(MP-Ig),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CRP和MP-IgM的浓度,同时相互进行比较。结果:MP-DNA和MP-Ig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均高于CRP,三个指标中敏感性以MP-Ig最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MP-DNA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MP-DNA和MP-Ig两者相差无几。结论:MP-DNA检测对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HCV-Ag)ELISA法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HCV-RNA 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5.68%、42.00%、37 03%;测结果比较HCV-Ag 检测符合率92.59%(75/81),假阳性率3.70%(3/81),假阴性率3.70%(3/81);抗-HCV检测符合率82.71%(67/81),假阳性率4.94%(4/81),假阴性率9.87%(8/81).结论 HCV-Ag与HCV-RNA PCR检测符合性较高,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早期检测可明显缩短窗口期,ELISA法检测HCV-Ag方法简便、快捷、价廉,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多数基层医院,比HCV-RNA PCR检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ELISA法与TRUST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检测545例标本,对两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的阳性率为4.40%(24/545),TRUST法的阳性率为3.12%(17/5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试验确认,确认率为91.7%(22/24),TRUST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确认率为35.3%(6/17),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例TRUST法阳性ELISA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2例,22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19例.结果 545例患者梅毒筛查,与TPPA法比较,ELISA法有1例不符合,TRUST法有11例不符合.结论 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比TRUST法高,但也有漏检或假阳性.因此可用ELISA法和TRUST法联合应用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DNA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超敏C反应蛋白(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SCRP和MP-IgM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MP-DNA和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的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MP-DNA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MP-DNA和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MP-DNA检测对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坚锋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34-635,640,59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肺炎支原体(MP)抗体lgM(MP-IgM)的检测意义,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MP-DNA水平,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咽拭子标本MP-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中MP-IgM抗体检测阳性(〈0.05)。临床发现MP-IgM抗体稀释倍数越高,临床症状相对越重,持续发热时间较长,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各种并发症出现率也越高。MP-IgM抗体滴度越高,出现肺外症状者越多,临床治疗时间亦随抗体滴度升高而延长。结论咽拭子MP-DNA的PCR检测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血MP-IgM的检测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被动凝集法和胶体金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本研究标准选取1 850例患儿,疑似支原体肺炎1 050例,非支原体肺炎800例,采集血清,使用胶体金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对比两种方法取得的阳性率、阴性率、特异性、灵敏度、约登指数。结果 1 050例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被动凝集法检测出阳性为93.05%,经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率为82.00%(P<0.05);被动凝集法在非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检出MP-IgM阳性率为4.00%,胶体金法检出MP-IgM阳性率为21.25%(P<0.05);被动凝集法特异性、灵敏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5.23%、94.12%、0.91%与胶体金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被动凝集法检测儿童MP-IgM检出率及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ctivity,RPR)以及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在孕妇的梅毒筛查中的应用,由此来制定适合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方案。方法采用RPR、ELISA方法对3676例孕妇进行梅毒筛查,探讨两种梅毒筛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RPR法梅毒检出阳性率为0.27%(10/3676),TP-ELISA法梅毒检出阳性率为0.57%(21/3676),其中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均为阳性的孕妇有8例,TP-ELISA阴性而RPR阳性的情况有2例,TP-ELISA阳性而RPR法阴性的情况有13例,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阴性的共3653例(99.37%)。结论 ELISA方法的灵敏度高于RPR方法,RPR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及时,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在筛查梅毒患者的过程中,两种方法互相补充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RUST、ELISA法分别检测12803例需输血患者、术前患者、门诊疑似患者;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165例门诊疑似患者与TRUST、ELISA结果 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TRUST法检出率为0.92%(118/12 803);ELISA检出率为1.2%(154/12 803),两者之间的总符合率为99.46%(12734/12803);TRUST法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7.3%(9/52)、20.4%(23/113);ELISA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4.1%(2/49)、2.6%(3/116).结论 在输血前患者、术前患者、疑似梅毒患者的血清学检查中,两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宝凤 《当代医学》2013,(28):81-82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儿科治疗的哮喘患儿188例、肺炎患儿98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使用颗粒凝集法进行检测,对哮喘患者血清总IgE进行测定。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48.97%)明显高于肺炎患儿的MP-IgM阳性率(3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龄儿童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的患儿阳性率(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患儿的血清总IgE(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尤其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更高,应该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DNA检测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检测对象,均行MP-DNA和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阳性检出率与不同时间点的检测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重症病例发生情况、肺外并发症、后遗症、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本组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确诊为MP感染者共36例,占比36.73%,其中MP-DNA阳性检出35例,MP-IgM阳性检出33例,两种方法最终MP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MP感染患儿中,入院当日确诊为MP感染者共29例,入院后1周确诊者33例,入院后2周确诊者36例,MP-DNA检测在入院当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P-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检测后并接受一段时间治疗显示MP-DNA检测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MP-IgM检测,且MP-DNA检测并接受治疗者重症病例、肺外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少于MP-IgM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DNA检测对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可以早期干预,对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减少因MP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SAT-RNA 法)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PCR-DNA法)检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效果,以探讨SAT-RNA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因女方因素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163例男性,采用SAT-RN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并对其中109例符合当天采集精液标本条件者进行相应病原体的检测。同时采用PCR-DNA法检测163例男性尿道拭子标本中的相应病原体。结果: 163例男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表明,PCR-DNA法尿道拭子检测阳性77例(阳性率47.24%),SAT-RNA法尿液标本检测阳性78例(阳性率47.8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25%,阳性符合率93.51%,阴性符合率93.02%,检验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65)。163例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表明,PCR-DNA法尿道拭子检测阳性5例(阳性率3.07%),SAT-RNA法尿液标本检测阳性7例(阳性率4.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55%,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98.1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54)。对其中109例男性采用SAT-RNA法同时检测尿液和精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1)解脲支原体:尿液标本阳性55例(阳性率50.46%),精液标本阳性49例(阳性率44.95%),两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8.99%,阳性符合率93.88%,阴性符合率85.0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0);(2)沙眼衣原体:尿液标本阳性6例(阳性率5.50%),精液标本阳性4例(阳性率3.67%),两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05),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17%,阳性符合率100.00%,阴性符合率98.10%,检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91)。结论: SAT-RNA法与PCR-DNA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有良好的一致性;相比PCR-DNA法,SAT-RNA法可用于尿液或精液标本的检测,具有无创、方便等优势,更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在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106年7月疑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541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和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其中128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分析G实验和传统真菌培养的差异。结果在541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标本126例(23.29%),阴性标本415例(76.71%),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心胸外科、肾病内科、重症医学科。以100.5pg/ml为阴性,151.5pg/ml为阳性阈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2%和98.2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和98.27%;同时做真菌培养的128例患者中,阳性标本数为12例(9.38%),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P0.05)。结论 G实验定量检测1,3-β-D葡聚糖较传统真菌培养简便快速、阳性率和特异性高,可为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鼻咽癌(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病毒DNA(EBV-DNA)和血浆EB病毒壳抗原抗体(EB VCA-IgA)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NP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EBV-DNA和EB VCA-IgA。结果 34例NPC患者EBV-DNA阳性率为58.82%(20/34),EB VCA-IgA阳性率为44.12%(15/34),两者同时阳性为32.35%(11/34);30例健康体检者EBV-DNA阳性率为10.00%(3/30),EB VCA-IgA阳性率为3.33%(1/30),两者同时阳性为3.33%(1/30)。结论 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V-DNA作为EB病毒的一种抗原物质,比EB VCA-IgA更能反映EBV在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