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各种原因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VAP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其他机械通气策略,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黄加硫糖铝混悬液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5例需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鼻胃管给生大黄粉加硫糖铝混悬液,对照组予雷尼替丁入液静滴;观察两种方法对应激性溃疡出血、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晚发性VAP和总VAP发病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早发性VAP发病率和总VAP发病率近似,治疗组晚发性VAP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所用方法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相似,但应用大黄加硫糖铝混悬液可降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晚发性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呼吸机在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机械通气成为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大量危重病患者生命得以支持。与此同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也日益增多,导致患者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增加,并成为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降低其发生率?我们实施了相关的循征护理,收效甚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住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98例,均符2007年美国疾控中心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研论的诊断标准:肺炎发生在机械通气48h以后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0.5%。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1月-2004年7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对策。旨在为减少VAP的发生、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有创通气是利用气管插管来抢救和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有创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比较困难,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其发病机理主要是为致病菌定植在气道和消化道,继而含菌的分泌物被吸入至下呼吸道,从而导致VAP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德平  林琳  吴蕾 《新中医》2006,38(11):42-43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论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据分期辨证结果施加中药(初期清热豁痰、活血开窍,后期益气养阴、健脾益肺、活血化瘀)。疗程从病人开始机械通气至其脱机或死亡。结果:治疗组病人VAP发生率、PIC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辨证论治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降低病人VAP发生率,使病人PIC窗时间提早出现,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通气,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后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ICU病房最常见的院内感染.2007年10月-2008年3月,在本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共56例,发生VAP 27例占48%,现将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部实质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VAP的累计病死率为10%~25%,粗病死率为10%~40%,归因病死率为5%~27%。呼吸机相关肺炎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VAP大致可以分为2类:早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d)与迟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d)。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继发VAP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治疗措施。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机械通气192例,发生VAP患者106例,发生率55.21%。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9.46%,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6.9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3.57%,主要为白色念珠菌。VAP发生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基础肺部疾患、误吸等有相关性。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性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易患因素,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制定VAP集柬化管理方案(预防)的实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12月收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行专业护士常规气道护理,发生VAP17例。2010年1月至12月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行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发生VAP10例。结果: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执行一年后,ICU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下降,应用前为2009年VAP39例/1000机械通气日。执行VAP集束化管理方案一年后,VAP下降到17例/1000机械通气日。结论: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加强VAP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的实施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梁瑜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83-8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基层医院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据文献报道,COPD是我国最常见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需要予机械通气,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比较容易发生VAP,而VAP增加了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我院ICU科2006年5月~2011年8月共收治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3例,经口腔行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期间发生VAP58例.死亡15例,20例自动出院,20例好转.回顾分析其危险因素,提出对策,改善预后,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有效缩短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获得患者更多的满意评价。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 ,在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MV)治疗 4 8小时后或停止机械通气 4 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 VAP,容易造成撤机困难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增加经济负担 ,故采用相应措施预防 VAP尤其必要。在临床工作实践中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有发生 VAP高危因素的患者 ,如年龄较大 (大于 65岁 )、基础疾病及并发症较多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低下者 ,尤其对昏迷患者 ,应加强监护 ,密切观察体温、气道分泌物变化及相关肺部…  相似文献   

15.
林辉文  唐钟祥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33-173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温阳法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三脏温阳饮。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测定外周血CD3+、CD4+、CD8+含量和CD4+/CD8+的变化,并观察其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三脏温阳饮能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并能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通常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1]。呼吸机辅助通气是ICU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提供了治疗时机,但同时也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为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第一位医院感染性疾病,约占各部位总感染的1/3,死亡率可达到20%~30%,笔者对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5例VAP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护理干预,目的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48h以后,或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危重病患者中肺炎的发生率为27%,居院内感染的第二位,有5~10/1000病例的发生率.VAP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导致撤机困难,增加病死率.美国院内感染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VAP导致ICU住院时间增加4~13d,每例VAP导致治疗花费增加5000~20000美元[1],病死率可高达20%~71%.  相似文献   

19.
王薇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121-12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菌特点,探讨VAP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11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上机时间,分析VAP发病率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110例患儿中有41例发生VAP,发生率为37.27%,VAP患儿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未发生VAP的患儿,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VAP的重要原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用药。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部实质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VAP的累计病死率为10%~25%,粗病死率为10%~40%,归因病死率为5%~27%。呼吸机相关肺炎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VAP大致可以分为2类:早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 d)与迟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 d)。早发性VAP多为对抗生素敏感的、常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感染;迟发性VAP多为抗生素耐药的医院获得性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