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茵陈赤小豆汤加减为主治疗糖尿病湿性足坏疽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茵陈赤小豆汤加减为主治疗糖尿病湿性足坏疽18例临沂市人民医院(276003)曲宝慧张祥敏关键词糖尿病湿性足坏疽茵陈赤小豆汤疗效观察笔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并发湿性足坏疽1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小...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9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9例临床小结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仇湘中,蒋益兰湖南省宜章县中医院胡亚忠湖南省慈利县骨伤科医院吴元秀糖尿病性足坏疽是糖尿病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治疗颇为棘手,我们自1988年至1993年收治该病人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光明中医》2009,24(1):145-146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糖尿病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人足部护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肢端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引起的肢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进行性管腔狭窄和闭塞,而后在供血不足的基础上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非炎症血管疾病,以后并发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国内糖尿病病人并发糖尿病性肢端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足坏疽的约0.9%~1.7%,而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人并发坏疽的约占8%~14.5%。国外传统的治疗常采用高位截肢手术,过去国内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的截肢约占21%~66.6%,给糖尿病人造成终身残疾和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是糖尿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人并发足坏疽约占0.9~1.7%,而60岁以上则约占2.8~14.5%.男女发病之比为3:1.近年来采用中药配合西药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可显著降低截肢率.现将近年来本病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踝肱比(ABI)与足坏疽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进行踝肱比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以及重度异常4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者30例占50.00%,轻度异常者5例占8.33%,中度异常者4例占6.67%,重度异常者2l例占35.00%.结论 正常的ABI值并不代表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无坏疽或坏疽倾向.  相似文献   

7.
潘小勇 《河南中医》2005,25(8):64-65
糖尿病合并肢端特别是足部坏死性病变称为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致残性并发症之一,导致足坏疽的直接原因为肢端中小血管循环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加上局部挤压、摩擦、碰撞、皮肤干燥破裂,或合并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治疗措施不当,病变常在短期内加剧,甚者需行截肢或合并败血症而亡。国内报道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病人的0.9%~1.7%,其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并发糖尿病足者,  相似文献   

8.
卓冬砚 《河北中医》2012,34(6):927-928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是种严重致残性病症.2009 -08-2011 -12,我们采用湿润烧伤膏配合清热利湿中药药浴并配合心理、饮食及足部护理糖尿病足湿性坏疽28例,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均为我院烧伤疮疡科住院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52 ~ 86岁,平均68.0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9年;湿性坏疽病程2~6周,平均3周;左足发病18例,右足发病5例;伴有糖尿病性眼病及心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5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是糖尿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人并发足坏疽约占0.9~1.7%,而60岁以上则约占2.8~14.5%.男女发病之比为3:1.近年来采用中药配合西药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可显著降低截肢率.现将近年来本病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病足发生的病理基础 ,下肢周围性神经病变常表现为以下肢麻木和疼痛 ,双足梗塞 ,足部痛觉、温觉及触觉障碍。在外伤、受凉、烫伤后 ,足部极易破损 ,加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 ,易发生坏疽。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常表现为足部苍白、发冷、间歇性跛行 ,甚则出现静息痛等 ,在外伤或感染后极易发生坏疽 ,此称为糖尿病高危足。及时预防和护理此类患者对预防糖尿病病足的发生有积极意义。1 糖尿病病足的预防1.1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对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高危足患者进行预防糖尿病病足知识的教育 ,因人制宜 ,可…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中西医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多发于下肢足腿、足底部,故称之糖尿病足。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治疗较为棘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此病属中医学“坏疽”、“痹证”范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平  周涛  马海涛  邱文淼  李晓绿 《河南中医》2011,31(12):1416-1417
目的:观察VSD技术配合中药冲洗在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湿性坏疽病人应用VSD技术进行创面处理,同时配合复方黄柏液冲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应用VSD技术配合中药冲洗疗法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使愈合,减轻病人换药时的痛苦及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结论:VSD技术配合中药冲洗疗法对糖尿病湿性坏疽等感染严重、渗出较多的溃疡创面,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一效膏(散)治疗糖尿病足1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一效膏(散)观察治疗糖尿病足100例,疗效较好,糖尿病足常由神经病变和感染双重原因所致,或伴有血管病变,大部分表现为湿性坏疽.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足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临床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小、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高糖化血红蛋白等其他致病因子,导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及动脉硬化,致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相似文献   

15.
梁晓春 《北京中医药》2007,26(11):699-7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又是促进其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如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无痛心梗的常见原因;下肢感觉性神经病变又是发生足溃疡甚至足坏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类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患.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及肢端坏疽.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并发肢端坏疽率占2.8%~14.5%,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现将取得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合并肢端特别是足部坏死性病变称为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致残性并发症之一。导致足坏疽的原因有肢端中小血管循环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营养功能障碍,加上局部挤压、摩擦、碰撞、皮肤干燥破裂,或合并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9例糖尿足病人的护理,提出重视患者心理护理,防止局部继发感染,正确处理溃疡、坏疽部位,加强糖尿病病人足部的预防及护理,加强白护能力的培养,以有效防止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普通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临床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新发坏疽与治疗后坏疽血糖指标之间差异,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在防治本病发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检测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A组)、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未痊愈患者(B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C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水平,然后对A组及C组、A组及B组之间就上述指标的平均值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新发糖尿病足湿热毒蕴型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P、HbA1c可以作为监控糖尿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2~3周高血糖水平即可能增加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的危险性,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对防治本病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名78岁糖尿病足女性,右足Ⅰ~Ⅴ趾混合性坏疽,外院建议行截肢手术,患者拒绝并求助于中医治疗。应用温通法指导中药内服,配合常规疮面外治、营养治疗,1个月后感染控制,2个月后缺血性疼痛明显改善,3个月后患足转为干性坏疽状态,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4个月后坏疽足趾逐步完成无损伤离断,9个月后残端疮面愈合。此患者良好的转归提示着温通法可以促进坏疽肢体离断和疮面愈合,为治疗糖尿病性足坏疽补充了一种自然、安全的截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