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先导气行气再电针留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VAS、JOA评分及分级,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9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JOA评分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气针法联合电针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麻木、酸胀等部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7%,对照组分别为36.7%和83.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法评价电针结合杵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1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留针结合杵针治疗。疗程4周。对首次治疗前、第2周末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记录的JOA评分以及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2周末次治疗前、第2周末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前、末次治疗后记录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间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末次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间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VAS评分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杵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时间有交互作用,即治疗时间对疗效有影响,电针结合杵针治疗疗效较单纯电针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JOA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的疼痛、麻木症状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针灸配合穴位埋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S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VAS、JOA、S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络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日照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络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热针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组和电针组各30例,内热针组用内热针治疗,电针组用电针治疗。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P0.05)。两组JOA评分、LFR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LFR指标大于电针组,VAS评分小于电针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LIDH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更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针罐疗法,对照组予电针配合拔罐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OA评分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升高(P0.05),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1月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用的不锈钢质针电针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腰痛量表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腰痛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统计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腰椎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不锈钢针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各60例。两组取穴相同,主穴均选取患侧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温针组针刺后于针柄上方套长约3 cm的艾段点燃,对照组针刺后加电针,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91.67%与电针组的90.00%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别不大(P0.05),同组治疗前后VAS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温针组差值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两组的VAS差值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1次和1个疗程后,两组JOA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温针组与电针组复发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温针法和电针法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不大,但温针组起效快,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针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标准作为评价指标,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5个项目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5个项目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88.4%,对照组优良率为69.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优于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对照组采用刃针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JOA评分表和VAS目测类比评分法,及患侧下肢直推抬高试验的角度(SLR)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SLR角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JOA评分和SLR角度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SLR角度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下腰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传统针灸推拿组(73.33%)(P0.05);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2.0%和8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痛散治疗,观察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程度(VAS)及腰椎功能(JOA)评分影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JOA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JOA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计入统计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1例。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温针组在提高JOA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其在提高患者痛阈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骶管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下腰痛功能量表(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骨舒筋汤联合骶管封闭治疗对缓解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改善功能受限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振法结合芒针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振法结合芒针透刺(治疗组)和芒针透刺组(对照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6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0%,P0.05。3疗程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3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疗程后,两组的VAS评分、JOA积分、前屈角度及旋转角度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间VAS评分、前屈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疗程后,组间前屈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振法结合芒针透刺、芒针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肯定的疗效,但振法结合芒针透刺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芒针速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速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量表(JOA)评分及改善率变化,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RI、VAS、PPI、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体疗效中优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速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改善率和缓解疼痛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