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对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方法较多 ,有早期削痂术及外涂SD Ag糊剂、单纯暴露疗法等保痂疗法。近 2a作者早期采用冻干猪皮包扎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 ,疗效理想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烧伤后 2 4h内入院的深Ⅱ度烧伤患者 48例 ,男 2 7例 ,女 2 1例 ,年龄 6~ 49岁 ,平均 2 2 5岁。烧伤面积 5 %~ 2 7% ,均为深Ⅱ度。1 2 治疗方法 体积分数 1‰新洁尔灭清洗创面后 ,同一患者深度相同的创面分别给予冻干猪皮包扎 (A区 )和SD Ag糊剂暴露 (B区 ) ;伤后第 3d、6d、9d、12d、15d观察创面变化。1 3 …  相似文献   

2.
颜面部器官因其暴露而易被烧伤 ,发生率 5 4 % ,修复较为困难。 1990— 2 0 0 3年我科分别采用早期切痂或中晚期肉芽创面刮除分区大张厚断层植皮二种术式治疗全颜面深度烧伤 32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早期切痂或中晚期肉芽创面刮除分区植皮32例 ,其中早期切痂植皮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16~ 4 4岁 ,烧伤总面积 6 %~ 72 % ,三度烧伤面积 1%~ 5 1%。中晚期肉芽创面组 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 1岁 ,烧伤总面积 4 %~ 90 % ,三度烧伤面积 1%~ 6 3%。手术时间 :切痂组在伤后 4~ 12d进…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烧伤创面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烧伤较为少见 ,我科于 1 981年— 1 996年 1 6年共收治 9例 ,现对其创面的早期切痂植皮和保守治疗的愈合效果进行初步的比较观察。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受伤年龄由出生至 1 0天 ,平均 (3 .45± 4.2 4)天 ;烧伤总面积 3 %~1 5 % ,平均 6.5 6%± 4.2 6% ;Ⅲ 面积 0~ 1 5 %。平均 4.89%±4.46% ;早期切痂植皮 4例 ,保守换药 ,自然脱痂后肉芽创面植皮 5例 ;伤情及治疗情况见表 1。表 1 伤 情 及 治 疗 情 况病例 性别 年龄 受 伤原 因 伤后入院时间 烧 伤部 位 烧伤面积 (% )总/Ⅲ /深Ⅱ 伤后手术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扩大猪皮在烧伤后早期切削痂创面应用的范围,对1975—1984年间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及在院外抢救的5例共35例烧伤病人,应用猪皮、自体皮移植盖覆切削痂创面。本组烧伤面积20.5—94%,Ⅲ度面积2—82%。共进行了45次植皮,猪皮一次盖覆面积5—40%。仅1例植皮失败。共死亡4例,只有1例死亡原因与创面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6例,经削切痂后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创面2~4天后植皮,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6例(104只手),男72例、女14例,年龄2~57岁;其中深Ⅱ度烧伤57例、Ⅲ度烧伤29例,烧伤面积均≤4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家报道猪皮早期覆盖H度创面能减少创面渗出,缓解疼痛,保护间生态组织,促进创面上皮化。为探讨它对烧伤休克的体液复苏有无影响,我们以临床病人为资料,对TBSA>30%H度烧伤创面分猪皮包扎和药物纱布包扎两组对比研究分析。亚临床资料工.至病例随机抽取1997年7月到1999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并分为猪皮包扎组和药物纱布包扎组各25例。病人条件:面积大于30%的H度烧伤,无合并伤,年龄在20~50岁,伤前无其它疾病,伤后6h内人院,入院时无休克体征。1.2方法入院后立即按计划补液复苏并及时清创,创面随机用猪皮或药物纱布包扎,…  相似文献   

7.
辐照氟银猪皮是一种无菌且有较强抑菌作用的生物敷料[1]。1996年9月以来我科采用辐照氟银猪皮覆盖治疗烧伤创面21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69岁,平均237岁。烧伤面积最小9%,最大955%,平均(417±517)%,其中Ⅱ度(315±34)%,Ⅲ度(107±16)%。伤后5~7天,Ⅱ度创面行削痂覆盖辐照氟银猪皮,Ⅲ度创面切痂植自体皮,上覆辐照氟银猪皮。浅Ⅱ度创面术后(712±138)天猪皮开始松动,猪皮下面的创面基本愈合。深Ⅱ度创面(1235±315)天辐照猪皮全部脱落,大部分创面愈合,小部分未愈创面用SD-Ag软膏覆盖包扎,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辐照猪皮与硫酸新霉素软膏纱布覆盖包扎治疗Ⅱ°烧伤创面,对创面感染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方法选用辐照猪皮包扎46例Ⅱ°烧伤创面(治疗组),同期随机选择全身情况、烧伤面积和深浅度无显著差异者42例(对照组),两组清创后均用1%PVP-I和等渗盐水洗净创面。治疗组用辐照猪皮覆盖包扎,对照组用硫酸新霉素软膏纱布覆盖包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感染率下降,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时疼痛减轻。结论在Ⅱ°烧伤治疗中,辐照猪皮优于硫酸新霉素软膏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低,换药时的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9.
辐照猪皮治疗Ⅱ°烧伤创面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辐照猪皮与硫酸新霉素软膏纱布覆盖包扎治疗Ⅱ°烧伤创面,对创面感染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方法 选用辐照猪皮包扎46例Ⅱ°烧伤创面(治疗组),同期随机选择全身情况、烧伤面积和深浅度无显著差异者42例(对照组),两组清创后均用1%PVP-I和等渗盐水洗净创面。治疗组用辐照猪皮覆盖包扎,对照组用硫酸新霉素软膏纱布覆盖包扎。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感染率下降,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时疼痛减轻。结论 在Ⅱ°烧伤治疗中,辐照猪皮优于硫酸新霉素软膏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低,换药时的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10.
在烧伤治疗过程中,尽早封闭创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早期封闭创面,才能终止由创面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结束创面细菌感染。我们对150例患者进行了227次手术。其中削痂118次,切痂99次。削切痂后即植自体皮覆盖人工皮者182次。削切痂后延期植皮3例。切痂后用猪皮者3例,切痂用羊皮1例。削痂后直接覆盖人工皮2例。手术最早在伤后2小时,最晚在伤后28天。Ⅱ°烧伤面积最大为90%,Ⅱ°烧伤面积最小者为0.5%。治愈率及及病程:轻、中度烧伤面积组中,治愈率为100%,功能恢复差者为3%,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磨痂与烧伤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5例烧伤面积〉30%且创面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对创面处理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磨痂组和保痂组。保痂组17例,用苯扎溴铵简单清创,创面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处理,并上悬浮床或翻身床,换药治疗。早期磨痂组18例,休克纠正后,48 h内在全麻下行磨痂术,用钢丝球磨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刚好有小出血点为止,创面冲洗后,再用术尔泰纱布湿敷,最后将生物敷料(脱细胞猪皮)覆盖创面,外层用纳米银纱布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发生率,以及内毒素(LPS)、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早期磨痂组,磨痂时间在伤后48 h以内,磨痂面积30%~60%,平均愈合时间为14.1 d,保痂组平均愈合间为19.8 d;磨痂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发生率为31%,低于保痂组的85%。LPS、IL-6、IL-8同时低于保痂组。结论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早期全麻下磨痂,不仅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而且降低创面感染及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科应用医用人造皮生物敷料治疗 6 4例烧伤创面 ,发现对Ⅱ度创面 ,具有很好的保护屏障作用 ,并对不同烧伤创面的疗效作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烧伤 6 4例 ,男 5 1例 ,女 13例 ,年龄 13~ 6 0岁 ,烧伤面积 0 .5 %~ 43%TBSA。应用于以下创面 :浅Ⅱ度创面35例 ,深Ⅱ度创面 2 1例 ,供皮区创面 8例。其中以同一病人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各 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粉暴露保痂疗法作对照。方法 人造皮用于Ⅱ度烧伤创面 5 6例 ,其中 5 1例先清创包扎 ,伤后 1~ 2天创面渗出基本停止 ,用 3%碘伏消毒创面 ,人造皮覆盖后暴露治疗 ;5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应用依济复 (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 12 0例 ,效果良好 ,并与目前较好的烧伤创面外用药Ag -SD进行疗效比较 ,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治疗组 :共 12 0例 ,其中浅Ⅱ度烧伤创面 78例 ,深Ⅱ度烧伤创面 4 2例 ,患者年龄 0 5~ 6 5 0岁 ,烧伤面积 0 5 %~ 2 0 0 % ,受试面积 0 5 %~ 5 0 % ;(2 )对照组 :共 10 0例 ,烧伤面积及深度与治疗组基本一致 ,其中浅Ⅱ度创面 6 0例 ,深Ⅱ度创面 4 0例 ,均以Ag -SD做对照药物。1 2 用药方法 :(1)治疗组 :创面以 0 1%新洁尔灭…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1999年6月~2002年5月,我科收治18例头面颈Ⅱ度烧伤小儿,年龄最大10岁,最小1岁,平均4.7岁。浅Ⅱ度烧伤13例,深Ⅱ度烧伤5例。火焰灼烧5例,热液烫伤13例,烧伤主要分布头、面、颈部,多在伤后1~2h内入院。18例病人入院时坏死表皮保持均较完整,清创时小心保护,加以创面外敷,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配合医生全力治疗,创面平均13d治愈,均无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烧伤整形科于 1981~ 1996年 16年中共收治新生儿烧伤 9例 ,现对其创面的早期切痂植皮和保守治疗的愈合效果进行初步的比较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受伤年龄由出生至 10d ,平均 3.4 5± 4 .2 4d ;烧伤总面积 3%~ 15 %,平均 6 5 6 %± 4 .2 6 %;Ⅲ°面积 0~ 15 %,平均 4 89%±4 4 6 %;切痂组 4例 ,保守组 5例。伤情及治疗情况详见表 1。表 1 伤情及治疗情况组别性别受伤年龄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 (% )总 /Ⅲ°/Ⅱ°手术时间 (d) /手术面积 (% )愈合时间(d)切痂组男 6h 7d 1 5/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烧伤早期全身应用巴曲酶对改善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 烧伤面积10%~30%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n=12)和对照组(n=10)。用药组伤后24h内10BU东菱克栓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h连续3d。测定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D二聚体(D-Di)及抗凝血酶Ⅲ(AT-Ⅲa)等指标;对创面摄像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深Ⅱ度创面脱痂和浅Ⅱ度创面上皮化面积。结果 用药组24、48、72h及伤后7d浅Ⅱ度创面上皮化大于对照组,而深Ⅱ度创面溶痂快于对照组。用药组Fg、Pl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D-Di、AT-Ⅲ显著升高。结论 中小面积烧伤后早期应用巴曲酶能促进浅Ⅱ度创面的愈合及深Ⅱ度创面的溶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烧伤早期全身应用巴曲酶对改善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 烧伤面积10%~30%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n=12)和对照组(n=10)。用药组伤后24h内10BU东菱克栓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h连续3d。测定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D二聚体(D-Di)及抗凝血酶Ⅲ(AT-Ⅲa)等指标;对创面摄像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深Ⅱ度创面脱痂和浅Ⅱ度创面上皮化面积。结果 用药组24、48、72h及伤后7d浅Ⅱ度创面上皮化大于对照组,而深Ⅱ度创面溶痂快于对照组。用药组Fg、Pl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D-Di、AT-Ⅲ显著升高。结论 中小面积烧伤后早期应用巴曲酶能促进浅Ⅱ度创面的愈合及深Ⅱ度创面的溶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肢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93例,在手、足背、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于烧伤后4~6d采用滚轴取皮刀削除坏死组织以整张中厚皮片移植。结果随访6个月~2年,植皮区瘢痕增生轻微,未发生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结论烧伤后4~6d,手、足背及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早期手术削痂植皮,可使四肢瘢痕增生减轻或无瘢痕,减少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渗盐水加庆大霉素治疗浅度烧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佳军  孙帅  臧传津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74-875
浅度烧伤临床多见 ,采用高渗盐水加用庆大霉素外敷治疗浅度烧伤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浅Ⅱ度 ,共 8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3例 ,男 2 9例 ,女 14例 ;年龄 5~ 5 0岁 ,烧伤面积0 5 %~ 8%。对照组 3 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 6~ 5 2岁 ;烧伤面面积 0 5 %~ 7%。伤因 :热水烫伤 64例 ,火焰烧伤 17例。就诊时间 :最早伤后 2 0min ,最晚伤后 4 0h。2 治疗方法治疗组 :无菌术的原则 ,1∶10 0 0新洁尔灭清洗创面 ,用生理盐水 5 0 0ml冲洗 ,去除泥污。水疱皮破溃者 ,去除边缘 ,重新铺平 ;水疱皮未破…  相似文献   

20.
骆贤辉  郑楚添  黄健聪  黄冬逵  黄全 《广东医学》2003,24(12):1353-1353
我院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4月共收治 6 9例烧伤患者 ,用聚维酮碘加氯霉素粉治疗 ,烧伤创面愈合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5例 ,女 2 4例 ,年龄 8个月至 5 2岁 ,平均 2 9岁。其中Ⅰ度 17例 ,浅Ⅱ度 4 7例 ,深Ⅱ度 3例 ,Ⅲ度2例。1 2 治疗方法  6 9例均采用先将烧伤创面彻底清创 ,再将氯霉素粉直接撒在创面、外贴 1%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一层 ,最后外敷烧伤纱布或棉垫 3~ 5cm厚包扎固定 ,2~ 7d后更换敷料。 3例深Ⅱ度及 2例Ⅲ度患者采用早期游离植皮手术 ,8d换药拆线。常规抗休克、防治感染 ,在休克期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