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 将109例实施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组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预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分子靶向治疗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2.
分子靶向药物凭借其高效低毒的特性,在肿瘤药物治疗中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是治疗多种恶性实体肿瘤的有效靶向药物,其最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本文综述了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化疗所致皮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超过8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对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肝功能异常、胃肠功能异常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总体缓解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74.4%;同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较低。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副作用较少;靶向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减轻服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从护理团队、药物使用细则、患者知识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护理流程。结果 107例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105例顺利完成治疗,另2例中断治疗。结论统一规范化的护理流程管理能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保证护理成果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支持对非小细胞肺癌出院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共42例实施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指导,以计划、实施、反思3个步骤进行循环,评价活动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遵医行为评估表进行评价。结果遵医率达92.9%,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出院后继续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遵医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使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结果已表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尤其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点的药物。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以及其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疗效的预测、怎样与传统治疗方法配合以提高疗效及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服用分子靶向药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0.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机能、社会机能及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服用分子靶向药物患者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分子在体内具有药物载体的特性,与生物靶向分子结合,可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与放射性核素的结合,可实现在体内靶向分布与靶向聚集的可视化,从而达到对特定病变的显像或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树状纳米分子聚乙酰胺-胺(PAMAM)的靶向分子修饰及核素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治疗,对照组用药期间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用药期间应用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NSCLC患者口服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治疗期间的自护能力,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化疗药物是晚期癌症治疗重要药物,其毒副作用已被专科护理工作者所熟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以肿瘤相关特异分子作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晚期癌症治疗的热点。贝伐单抗是2004年2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通过抑制血管生长发挥抗癌作用的新型靶向抗癌药物,我科自2005年8月开始使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9例晚期恶性肿瘤,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靶向性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较少作用于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模式,而且提高了某些肿瘤治愈率。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性质不同,本文就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靶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超声微泡是一种超声造影剂,利用超声微泡声学特征和靶向功能可提高超声分子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利用其药物载体和释放功能可进行靶向药物治疗。现对超声微泡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口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口服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出现皮肤毒性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综合征、皮肤干燥、脱屑、斑丘疹、皮肤色素改变、毛发色素减退等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并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结论早期针对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癌症除外科手术、放射和化疗的第四种治疗方法。有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在研究,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和潘尼单抗是得到批准应用于治疗进展性和(或)转移性癌症的临床药物。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1],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开启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鲁璐  陶敏 《临床荟萃》2012,27(5):443-447
心脏毒性是癌症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多种抗肿瘤药物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等均能引起严重的心脏功能损害,并且这种心功能损害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不可逆的。随着新的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院外继续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非小细胞癌病人的心理体验及心理需求,为制定院外靶向药物护理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学中现象学研究法对院外继续口服分子靶向药物的10例肺癌病人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并将其访谈内容深入解析。[结果]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即病人出院后的压力、疾病影响病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对口服药物的接受及了解程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需要得到关心和照护。[结论]院外口服靶向药物的肺癌病人存在复杂的心理状态,需要家人及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医护人员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关心与支持。在目前医务人员紧缺的状态下,希望探索出一种以护士主导管理模式针对院外口服靶向药物的肺癌病人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基因分子分型逐渐明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998年曲妥珠单抗作为首个靶向治疗药物问世[1],随后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成为在临床应用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于2011年成功上市[3],而目前正在研制的还有 Nivolumab、Cabozantinib、BEZ235和Ramucirumab 等抗肿瘤新药。在部分肿瘤治疗领域,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诊治手段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已革命性改变了肿瘤的诊治模式,其研发、创新、临床转化历程令人惊喜[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护理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6月收治的2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9月收治的3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2组均采用曲妥珠单抗靶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用药不良反应告知、常规输注、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症处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护理,即冷链管理患者的药物,建立输注患者药物滚动式使用模式,细化输液流程。比较2组靶向药物输注期间药物浪费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靶向药物滴注期间药物浪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护理可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在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的使用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免疫毒素是一组人工构建的具有特异性细胞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由靶向部分和毒性部分组成。靶向部分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一些生理上重要的配体,毒性部分可以是蛋白毒素、放射性同位素、小分子药物等。蛋白毒素大多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表达重组免疫毒素。而放射性同位素和小分子药物则大多采用化学偶联的方法与靶向部分相连。本文总结了各类免疫毒素的靶向部分和毒性部分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