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运用循证护理在1例高度肥胖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发肾穿刺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科2020年7月12日收治的一例1例高度肥胖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发肾穿刺出血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理念,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最佳满意度护理方法具体制定和实施。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增加患者依从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1例高度肥胖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并发肾穿刺出血取得了良好 的护理,患者满意度良好,经63天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往往局限于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实际的情形是,仅仅从提高护理质量和技术还不足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此,笔者试图运用营销学的原理,就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出自己一些浅薄的思考。在笔者看来,临床护理不仅仅一门技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产品,一种通过市场交易(等价有偿),被人使用和消费(患者),并能满足人们(医疗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某种需求的产品,因此,当顺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实行服务产品化,使无形的服务变成可以预见、可以选择、可以评估、可以明码标价的有形“产品”,让患者及其家属能以如同其他大宗商品消费者的角色,明知的、有选择的情况,参与消费(接受临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1例食道癌术后并发急性胃吻合口出血的护理体会。探讨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及抢救配合: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吻合口出血保守治疗的护理,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术的治疗及配合。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吻合口止血成功,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4.
2010年国家卫生部号召全国各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又一次推进医院临床整体护理的开展。20余年前,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也曾得到广泛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形式上得到了保留,而其真正的内涵,很难在每一位责任护士工作中完全得到实现,这深深值得护理管理者的深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求护理同仁开拓护理发展的视野,从培养护理人的内涵着手,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专业服务能力,达到整体护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总结一例高龄盆腔巨大平滑肌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出血的护理体会。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平滑肌肿瘤术后并发盆腔的出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方法:采用监护、引流管的观察、检查判断出血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患者伤口愈合,康复出院。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术后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1]。  相似文献   

6.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越来越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拥有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帮助病人改善心理痛苦、缓解负性情绪的影响等。叙事护理为此应运而生,它是科学与人文在护理中的调和,用以对经受疾病伤痛的病人进行关怀,是实现整体护理的独特方法[1]。叙事早在20 世纪90年代即进入了护理领域,但20世纪前对其研究极少,目前,国外学者对叙事护理已有相应的研究,而国内刚刚起步,还没有对叙事护理向更深层次和更大的范围进行研究扩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至护理领域,文章围绕信息化在护理临床中的发展史、应用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为护理人员了解护理信息化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法规的不断出新,病人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肿瘤患者疾病本身及治疗的特殊性,科学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药物溶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76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38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出院6个月后肺栓塞复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制动期间舒适度、制动治疗依从性、康复锻炼的开始时间、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药物溶栓患者的护理中较常规护理效果佳,护理方法更规范明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RDSN伴PPHN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若不及时处理或护理不当,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而有效的综合护理是患儿恢复的重要保证。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护、良好护理、充分镇静、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文通过基层护士的认知层面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临床开展中,基层护士认为最重要的十大影响因素。同时并对不同学历、工作年限、不同的临床科室的三大维度进行影响因素的再分析。为推进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1]。方法对基层护士215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数基层护士认为护理资源、收费标准、护理工作量是影响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的护士对影响因素的认知调查的结果分析仍然是护理资源、收费标准、护理工作量为影响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结论: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从增加护理资源,合理护理收费标准、进行合理护理工作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八段锦对妇科癌症术后首次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 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妇科癌症术后首次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化疗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加八段锦训练。采用癌症疲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疲乏状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疲乏得分(30.68±6.587),对照组为(35.16±6.498),观察组的疲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以科学为实证,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中医八段锦操的训练能够改善妇科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劳。  相似文献   

13.
总结 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采取护理措施的关键是在原疾病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标准预防,密切病情观察、血糖监测,做好药物护理、口腔护理、心理疏导、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职业防护、终末消毒环节。经治疗23d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Ⅱ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患者实施精心的术前后护理,包括:术前进行有效评估状态、血糖的监测及术后注意病情观察、血糖监测和控制,加强营养管护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0例患者术后3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胃转流术能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手术安全可行。对Ⅱ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患者实施精心的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49例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患儿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访视、用物器械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249例手术配合成功,腺样体无残留,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随访症状减轻。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视野暴露好,定位准确,微创安全的特点,术前围手术期的护理,用物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师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创新改进 ,积极营造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人人重视质量管理的氛围,以提高护理质量 。 方法:通过挖掘科室质量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整改。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科室质控员大胆、公平自查,持续改进。 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我们科的质量自查有了很大的进步,整改措施针对性增强,整改率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理人员执行常规、制度的自觉性。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摘要】总结1例自发性脑出血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伴蝇蛆病患者的护理。在严密观察患者颅内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基础上,针对肺部及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和蝇蛆伤口不同时期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于第36天转出ICU。  相似文献   

18.
报告一例冠脉内支架术后并发低钾血症引起频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即原因分析,电除颤的使用,静脉补钾,积极配合抢救,护士应意识到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将除颤仪、抢救车、吸引器、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物品迅速备齐,保持沉着冷静,迅速熟练地配合抢救,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和综合分析病情,有利于早期发现低钾血症,同时要重视抽搐及饮食的护理可以促进其恢复。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患者于术后15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过程中,“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为中心,建设优质护理服务的职业文化”是其一个关键的环节,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高度重视医学人文和护理道德学习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护理现状堪忧,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此文仅以客观角度分析我国临终关怀现状与研究进展,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善我国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