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医护合作,提高了消融成功率,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论 护理是保证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2018年7~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实施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并应用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比较实施前(2018年1~6月)及实施后(2018年7~12月)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冬玲  肖竹 《中国康复》2009,24(2):139-140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将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然后经导管输入射频电流.通过热效应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的变性失活、发生凝固性坏死。破坏心律失常的折返途径或异位兴奋灶达到根治或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RF—CA频率为100kHz~1.5MHz。用于消融治疗的一般为350~750kHz。RFCA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已成为根治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在护理领域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更高要求。现将近年国内有关RFCA围手术期护理状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明显上升[1]。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颤是近年来的热点。我院对48例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治疗,经精心和高质量的护理,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5.
张军 《临床医学》2000,20(4):F004-F00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技术。采用低能量射频电流导管消融心脏异常传导途径,达到根治的目的。因其创伤小,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被临床广泛采用。现结合临床病例谈谈RFCA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面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自1997年1月~1999年11月我院心内科16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所进行的射频消融病例。男102例,女58例。年龄30岁以下49例,30~60岁96例,60岁以上15例。消融方法及成功标准遵循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制定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  相似文献   

6.
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作为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已被公认,而且射频电流对心肌损伤作用轻微,不会形成新的心律失常[1].但部分RFCA术后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房性心律失常,个别发作频繁持续,使病人不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并存有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是否适宜作RFCA报道较少,本文总结我院6年来对87例并存有心血管病的室上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1987年应用于临床,我国1991年引进RFCA。十多年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根本变化,被推选为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8月,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作为影像学引导射频导管消融术 (RFCA)时大头电极导管到位的可行性。方法 :5只健康杂种犬 ,分别由 TEE引导大头电极导管入左心和右心系统。结果 :TEE引导大头电极导管到左、右心相应部位的成功率均为 10 0 %。结论 :TEE可引导 RFCA时大头电极导管的顺利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射频等消融术(RFC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RFCA的75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以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72例1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0%,3例AVRT患者第1次手术后PSVT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消融及导管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老年PSVT患者在RFCA围术期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治疗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广泛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但经导管RFCA后有0.4%~2.0%的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其形成机制不明,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射频消融引起血栓栓塞的治疗方案。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对7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并通过检测其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功能等反映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指导RFCA引起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我科成功为80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行RFCA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射频导管消融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洁  王慧  韩玉静 《上海护理》2004,4(6):38-39
射频消融术是近10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护理对安全有效地开展射频消融术的意义重大。现将射频导管消融术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是九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射频消融即利用射频电流对组织的热效应作用于局部心肌组织,使心肌组织变性坏死,达到切断异常传导经路的目的,从而使SVT终止并彻底根  相似文献   

15.
郭英  郭航远  屈百鸣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52-225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e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PSVT疗效确切,临床上已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杜红莉  许敏  叶常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08-100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总结278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护理使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8%.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汤雁玲  郑强荪  王海燕  王毅  刘军  吴学勤 《现代护理》2007,13(11):1004-1005
目的阐述在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来发现和确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增加判断手术成功的合理性,论述了试验过程中如何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在进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的149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49例行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中有134例成功诱发心律失常;134例行RFCA治疗的患者手术时行Iso激发试验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RFCA手术成功。全部受试者均顺利地完成激发试验。结论Iso激发试验在电生理检查中确诊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和判断射频消融术成功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术前心理准备,试验中严谨的护理,充分的急救预见,是患者Iso激发试验顺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总结278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护理使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达98%。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治疗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广泛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但经导管RFCA后有0.4%~2.0%的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其形成机制不明,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射频消融引起血栓栓塞的治疗方案[1].  相似文献   

20.
蒋艳 《当代护士》1996,(9):37-38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治疗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疗技术。由于此术系以心导管术为基础的创伤性治疗方法,术中及术后都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故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通过11例病人的护理,认为除做好基础护理外,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与医技人员密切配合;术后进行监护,防止并发症是RFCA护理的关键。本组11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