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阴道瘘诊治效果的方法。方法:报告6例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全为子宫切除术后8~15d发病。经B超、美蓝试验、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加逆行造影等确诊。6例均于发现漏尿3个月后行经膀胱患侧输尿管移植术。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效果满意。结论:输尿管阴道瘘的定性诊断依据美蓝试验,侧别诊断依据膀胱镜检查加逆行造影及KUB加IVP,B超诊断价值有限。治疗以经膀胱患侧输尿管移植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外院会诊手术共2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66岁,病程3个月至30年。所有患者均行膀胱镜检,单个瘘口16例、2个瘘口4例、3个瘘口1例,瘘口大小0.3~1.5 cm,瘘口位于输尿管口旁6例,膀胱底后壁9例,输尿管间嵴后方6例。 结果21例均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16例经膀胱途径,4例经膀胱联合经腹途径,1例经膀胱联合阴道途径。除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引起者行膀胱联合阴道途径修补术后2个月仍出现少量漏尿外,其余20例经膀胱途径修补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65个月均无漏尿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复杂性瘘,术中根据瘘口具体情况联合经腹或阴道进行修补,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并分析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14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资料。年龄27~69岁,平均(44±5)岁。发现阴道漏尿时间为1~29 d,平均12 d。左侧9例(64.3%),右侧5例(35.7%)。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生化、泌尿系彩超、美蓝实验、静脉泌尿系造影以及CTU检查确诊。结果 本组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用时100~16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术后平均3 d拔除腹腔引流管,7~10 d拔除尿管;住院时间9~18 d,平均13 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全部治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未行特殊处理嘱多饮水保守治疗后好转(Ⅰ级);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血常规复查提示血白细胞升高,尿常规白细胞升高,予以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Ⅱ级);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Ⅲ-Ⅴ级)发生。结论 引起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主要为妇产科手术所致,对于输尿管阴道瘘建议早期诊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修补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7例曾于外院行膀胱阴道瘘修补,均失败。病因包括:子宫肌瘤作子宫全切术4例,宫颈癌作子宫全切术2例,经阴道分娩损伤8例。所有患者均以不同程度阴道漏尿为主诉就诊,术前通过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我们均采用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进行膀胱阴道瘘修补。结果 14例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16.2个月,7例初次治疗的患者均治愈(7/7,100%),曾行膀胱阴道瘘修补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治愈(6/7,85.7%)。另1例经再次修补后治愈。结论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修补膀胱阴道瘘,因其具有视野暴露清楚、瘘道清除彻底、瘘孔缝合牢固等优势,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膀胱瓣填塞法修补巨大膀胱阴道瘘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1月间采用膀胱瓣填塞法修补巨大膀胱阴道瘘 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年龄 39~ 5 2岁。均为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损伤导致膀胱阴道瘘 ,病程 3个月~ 1年。其中 2例首次 ,1例 2次经腹部修补膀胱阴道瘘失败。尿瘘均位于阴道穹窿顶部 ,膀胱三角区及底部 ,瘘孔较大 ,直径约 3~ 4cm ,术前常规抗炎治疗并用高锰酸钾液坐浴。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 ,截石位 ,下腹正中切口经腹腔或耻骨后腹膜外径路 ,自顶部纵形切开直达瘘口底部上缘。留置双输尿管插管以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沿瘘孔边缘…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6年3月~1989年5月,采用真皮皮片修补膀胱阴道瘘3例。年龄32~51岁。2例为难产所致,1例宫颈癌术后损伤所致。外院均行修补术一次失败,入院时合并膀胱结石。瘘孔分别为2.0cm、3.5cm、3.0cm。病程9个月~3年。 手术经阴道进行。①在供皮区根据术前检查瘘孔大小取比孔周径大2cm皮肤,去除表皮,制成  相似文献   

7.
膀胱粘膜肌瓣局部转移修复手术失败的膀胱阴道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枯膜肌瓣修复经多次手术治疗失败的膀胱阴道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例膀胱阴道瘘患者,平均年龄42.2(27~54)岁,其中,产伤3例,妇科手术1例,外伤1例,均经2~8次手术修复失败,包括经阴道修补14例次,经腹5例次。5例均为单个瘘口,直径1.8~3.8cm。均经膀胱采用膀胱粘膜肌瓣修复膀胱阴道瘘。结果均一次修复成功,随访22~78个月,均排尿通畅,无术后漏尿和其它并发症。结论运用膀胱粘膜肌瓣修复多次手术失败的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双J管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1996-1月~2000-10月收治输尿管阴道瘘患者16例,使用双J管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女性,年龄22~60(平均41)岁。因妇科肿瘤行字宫切除术10例,剖宫产术6例,术后出现漏尿时间为10~20 d,每日漏尿量400~800 ml,伴发热、患侧腰痛,B超、IVU检查示患侧肾盂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内注入美蓝未见阴道蓝染,静脉注入靛胭脂阴道内蓝染,证实为输尿管阴道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医源性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探讨膀胱阴道瘘修补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发现阴道漏尿,45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行修补术,8例患者因全身或局部状况不佳于3个月后行手术修补。其中初次修补39例,二次及两次以上修补14例。单纯瘘口修补术28例,行瘘口修补+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3例,12例复杂膀胱阴道瘘中行腹直肌瓣修补术8例,行带蒂大网膜修补4例。结果:5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尿液外渗,留膀胱造瘘管1个月后漏尿症状逐渐好转。术后随访6~78个月,均未再发生阴道漏尿。结论:膀胱阴道瘘修补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修补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复杂性膀胱阴道瘘67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复杂性膀胱阴道瘘67例,年龄19~38岁,平均24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5年。均为产伤导致,瘘口最大径2.5~4.5cm,平均3.0cm。合并输尿管阴道瘘15例(左侧5例,右侧7例,双侧3例),输尿管开口狭窄4例(左侧2例,右侧1例,双侧1例);肾盂积水17例(左侧7例,右侧9例,双侧1例),膀胱结石9例。均采用移植带蒂大网膜覆盖于膀胱和阴道瘘口修补后的创口之间,形成具有保护层等作用的牢靠“屏障”。结果 67例手术一次成功63例,成功率94%。其中2例术后出现0.2~0.4cm小漏尿口,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等处理后治愈。手术失败4例(6%),行输尿管膀胱再植2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29例(46%),经对症处理后治愈21例。63例随访3个月,尿瘘无复发,轻度尿失禁8例,B超及IVU复查肾盂轻度积水3例。结论 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手术成功率高,同时还可处理输尿管开口狭窄、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阴道瘘的早期修复(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1965~1994年共收治输尿管阴道瘘患者10例。均发生于妇科手术后。尿瘘发生时间为术后3~30天,平均13.4天。联合应用IVU、膀胱镜、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及染料染色检查确诊。患者均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随访1~2年,全部治愈。认为早期修复输尿管阴道瘘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阴道瘘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输尿管阴道瘘少见 ,多为盆腔手术的并发症。笔者自 1 990年 1 2月~ 2 0 0 0年 1 2月收治输尿管阴道瘘 5例 ,均为子宫切除术所引起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35~ 65岁。其中 3例为宫颈癌根治术所致 ,2例为单纯子宫切除术所致。左侧 2例 ,右侧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大量漏尿。全部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 ,未发现膀胱内瘘口而排除膀胱阴道瘘 ,可窥见健侧输尿管口蠕动及喷尿 ,偶见患侧输尿管口蠕动 ,但无尿液喷出。 2例静脉注射靛胭脂可见健侧输尿管口喷蓝频率及浓度均佳 ,未见患侧喷蓝。 3例未注射靛胭脂者在膀胱镜检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2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14例于损伤发生后3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6例经阴道途径,8例经腹部途径。结果:1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镜辅助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18例膀胱阴道瘘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膀胱镜、CT尿路成像(CTU)以明确诊断,术式均采用膀胱镜辅助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膀胱镜主要用于输尿管保护及瘘口定位,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并随访3~12个月,询问有无尿漏及尿频等常见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且术中均未打开膀胱寻找瘘口。手术时间(125±31)min;术中出血量(65±24)ml。随访(8±4)个月,18例患者均未出现漏尿,且均无尿频等并发症。结论膀胱镜辅助下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有出血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可降低单纯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手术难度,且可减少因术中较大范围打开膀胱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对5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每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随访1~2年。结果全部病例的治疗均获成功,临床效果满意。5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无阴道漏尿症状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原性输尿管膀胱损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医原性输尿管膀胱损伤患者47例,男7例,女40例.其中妇产科手术损伤38例、泌尿外科5例、普外科4例. 结果 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16例,其中断裂14例,输尿管壁部分撕裂伤2例;行输尿管断端吻合术13例,肾盂输尿管吻合术1例,1例输尿管镜手术引起输尿管穿孔者予终止手术并留置双J管,1例被迫切除肾脏;术后3~7 d发现输尿管损伤7例,其中输尿管下段被结扎4例.输尿管阴道瘘3例,均于术后2周内行输尿管下段膀胱再植术.术中发现膀胱损伤19例,膀胱壁不规则撕裂长约1~3 cm;行膀胱修补术17例,由腔镜和TVT手术引起膀胱穿孔2例予留置导尿1周;术后1周~1个月发现膀胱阴道瘘5例,均于3个月后行瘘管切除修补术.术后47例随访5个月~11年,平均47个月,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 结论 医原性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出现尿瘘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癌症性乙状结肠膀胱瘘少见。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6例有关资料报告如下,并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6~72岁,平均59.3岁。病程1~9个月。临床表现为气尿2例,大便时肛门溢尿1例,另3例缺乏特征性症状。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3例作膀胱美蓝试验,粪便着蓝色2例。4例作膀胱镜检查,窥见瘘孔3例(均为单个小瘘孔)。4例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前壁小瘘孔2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适宜手术切除癌症性乙状结肠膀胱瘘者4例,其中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加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加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另2例因为远处转移,仅行膀胱造口加活组织病理检查术。 2 结果 本组6例术后生存2个月~3年,其中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者术后生存7个月,3例施行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者分别生存2个月、13个月及3年,2例仅行膀胱造口者分别生存5个月及1年。 3讨论 3.1 发病机制 癌症性乙状结肠膀胱瘘是一种继发于晚期乙状结肠癌或膀胱癌的罕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我们认为系晚期癌症直接浸润所致(即乙状结肠癌延伸至肠壁外,突破Denonvillier筋膜或腹膜,累及膀胱并粘连成固定块,随着炎症反应加重而破溃,形成乙状结肠与膀胱之间的瘘管)。同样,膀胱癌也可以直接扩散至乙状结肠壁,造成乙状结肠膀胱瘘。本组病理活检均确诊为乙状结肠腺癌,分化程度为G2~G3级,并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反应明显。 3.2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为气尿或(和)粪尿,也可以大便时肛门溢尿。据此诊断并不困难。如果瘘孔较小,可能造成漏诊。结合原发癌症的临床特点,我们建议遇到下列情况应注意乙状结肠膀胱瘘的可能:①原发癌症进展期出现顽固性膀胱刺激征者。②反复发作直肠刺激症状,经治疗无效者。③肛门周围有慢性湿疹或难以治愈的化学性皮炎者。④排便时可闻及氨臭味者。⑤肛门排出不均匀的混合性水样便。本组有半数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这与本组乙状结肠膀胱瘘的直径均<1 cm有关。膀胱美蓝试验是诊断乙状结肠膀胱瘘简便有效的方法。膀胱镜检查可作为癌症性乙状结肠膀胱瘘的常规诊断方法,并能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3.3 治疗 癌症性乙状结肠膀胱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膀胱病变多数位于膀胱顶部或侧后壁,作切除术的可能性大,若乙状结肠癌以及瘘管本身也能同时切除,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治(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途径。方法:20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除1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2例恶性肿瘤复发未行手术外.17例于损伤发生后3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8例经阴道途径,9例经腹部途径。结果:17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蒂腹直肌瓣修补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39例较大瘘口的膀胱阴道瘘患者行带蒂腹直肌瓣修补,其中初次修补34例,2次以上修补5例;单纯瘘口修补30例,瘘口修补并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结果:39例患者中有38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一次手术成功率97.4%(37例);1例(2.6%)行二次修补治愈。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漏尿。结论:利用带蒂腹直肌瓣覆盖修补瘘口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在放疗后膀胱阴道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8例放疗后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7.3±10.4)岁。18例均因宫颈癌接受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接受(24.6±2.8)次(20~30次)放疗。放疗结束至出现膀胱阴道瘘的时间中位值14.0(7.8, 18.2)个月, 漏尿持续时间中位值12.0(9.8, 18.0)个月。18例术前每日需使用尿垫中位值19.5(15.8, 27.5)块, 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5.0(5.0, 6.0)分。3例曾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2例曾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1例先后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其余12例均为新发膀胱阴道瘘。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18例均接受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患者取俯卧折刀位, 采用经阴道途径, 解剖分离膀胱阴道瘘口并关闭两层, 取左侧大腿内侧股薄肌带血管蒂肌瓣, 经皮下隧道翻转填塞修补膀胱阴道瘘口。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者同时修补关闭阴道直肠瘘口。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